古樸而神秘的皂隸舞
城廂區靈川鎮東汾皂隸舞是一種古樸而神秘的民間舞蹈,自明代以來,世代相傳,經久不衰。
東汾皂隸舞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廿日東汾村民舉行隆重而熱烈的五帝郊游儀式時表演。
東汾皂隸舞隊,由皂隸、旗牌官、八班和樂隊組成。皂隸八人,臉戴假面具,青面獠牙,口吐帶夸張的紅紅的大舌頭,頭上插著彩色的紙條,身著黑衣紅褲,腰系紅布帶,手持竹棍,腿扎綁帶,足登草鞋。旗牌官一人,頭戴呢質禮帽,身穿長衫馬褂。八班八人,頭戴藤制高帽,身穿黑衣黑褲,手持水火棍。樂隊六人,樂器有大鑼、嗩叭、小鼓、韻鑼、沙鑼、鈸和嗩吶。
皂隸舞的表演分為“請牌”、“收牌”和“開道”三個部分。“請牌”和“收牌”在五帝廟的前殿和頂埕舉行。上午十時許,皂隸、八班、嗩叭手、鑼手分列前殿的兩側,旗牌官站在中殿神桌的左側。隨著旗牌官一聲高喊:“掛起參謁牌!”此時,大鑼緊敲,嗩叭吹起,現場立時充滿著一種神秘的氣氛。一名皂隸離開隊列,提起參謁牌,開始獨舞。只見他舉著參謁牌,且跳且轉三圈,跳小步,踢腳,從前殿到頂埕,然后將參謁牌放在頂埕的正中,回到原位。隨后,旗牌官又高喊:“威儀耀武!”八班齊聲呼應,“請牌”禮畢。接著,旗牌官又高喊:“收起參謁牌!”另一名皂隸出列,獨舞,舞姿與“請牌”時相同。然后他小跑著將參謁牌收回原處,“收牌”結束。“開道”,在五帝郊游時的路上表演。皂隸舞安排在皇駕前,為五帝開道。
皂隸舞的舞蹈動作顯得簡樸剛勁、威武整齊,氣氛神秘莊嚴。其基本動作有“盤腿跳”、“左右擺”、“左右望”和“左右跳步”等。樂隊所伴奏的音樂也比較簡單,樂曲是莆仙戲的《得勝令》,旋律和緩,音色低沉而渾厚,且富有節奏感。 (王元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