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冰
杭州亞運會昨圓滿閉幕,體育話題熱度持續。一位曾經的體育人發給我幾張2016年世界技巧錦標賽的圖片,讓我回憶起那場在莆田市承辦的大型國際比賽,以及體育設施和辦賽綜合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的跨越歷程。這些都是莆田建市40周年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縮影,歷歷在目。
1980年初,我大學畢業,到當時的莆田地區工作。雖然工作與體育無關,但我感受到莆田人對體育的熱愛,也了解莆田有著優良的體育傳統,出了不少全國聞名的體育名將。然而,當時莆田體育設施基礎薄弱。1983年建市時,原莆田縣、仙游縣只各有1個體育場,雖也是400米標準跑道,但跑道是煤渣鋪的,一刮風,塵土飛揚。有一個露天游泳池,還是1969年建設的。
建市后,隨著經濟發展,學校體育設施有所改善。1988年,原莆田縣在體育場后左側建了僅容納觀眾1100人的體育館和戶外燈光球場。憑著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莆田田徑等多項成績走在全省前列,群眾性籃球運動火熱。莆田連續5屆獲得“全國田徑之鄉”稱號,2000年獲首屆“全國籃球城市”稱號。但因體育設施及食宿等條件限制,建市20多年只承辦過幾場規模不大的全國體校和初中生田徑分區賽、少年女子籃球等賽事。
1998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莆田市體育中心。當年12月,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市里發動企業和干部捐款,我也帶領市經委干部積極捐款。市體育場2004年10月竣工,那時,我作為預備役三團兼職副政委,在新建的市體育場參加動員演練,覺得新體育場十分“高大上”。
2006年2月,我到市政府工作,分管科教文衛體,才有機會真正“遇見”莆田體育,為推動莆田體育發展出力。
在市委市政府重視和支持下,我與市體育局班子成員一道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申辦2010年福建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在2006年9月專家表決會上,我市勝出;2006年10月獲省政府確認,2010年在莆田舉辦省運會。經過近4年緊張地規劃、設計、征地、建設,我市投資7億多元,建成市體育中心和市體育訓練基地兩個片區“七館六場一中心”,擴建常太皮劃賽艇基地,并促進市、縣區體校和高中體育場館建設。
在市級場館規劃設計時,我與市體育、規劃及設計單位相關負責人馬不停蹄地考察了省內外近20個體育場館建設和使用情況,了解其經驗。對我市體育場館建設規模、功能布局等的設計,在滿足省運會比賽要求和盡量節約資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考慮今后可承辦全國乃至國際單項比賽和滿足群眾健身需求。同時,我市規劃、建設等部門加強城市賓館、道路及綠化建設,促進城市整體接待能力和形象有效提升。國家體育總局與省體育局專家評價我市體育場館科學實用。
一場省運會帶動城市華麗蝶變!
省運會后,我市連續承辦十幾場國際和全國大賽,如亞洲體操錦標賽、世界龍獅錦標賽、國際青年男子籃球四國挑戰賽、國際網聯男子巡回賽、國際拳王爭霸賽、全國青年男子籃球聯賽和全國擊劍、羽毛球、飛碟、射擊、射箭等錦標賽。特別是市體育訓練基地,幾乎每年承辦全國飛碟、射擊、射箭錦標賽,并承接國家和各省市射擊、射箭隊冬訓。2013年2月,該基地榮獲“中國射擊訓練基地”和“中國射箭訓練基地”稱號。同年,我市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體育競賽優秀賽區”,是全國唯一獲此榮譽的地級市。
2014年10月,我和市體育局局長赴南京,代表市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共同與國際體操聯合會簽訂第25屆世界技巧錦標賽承辦協議。
這是莆田建市以來承辦的規格最高的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雖然是非奧運會項目,但觀賞性強,有體操動作的優美飄逸,也有雜技的驚險刺激,在全球頗受關注,加上央視體育頻道(CCTV-5)現場直播和國內外記者宣傳報道,能夠更好地宣傳莆田。
我市迅速成立世界技巧錦標賽籌委會,臨賽100天轉為組委會,下設14個部。我任籌委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各相關單位分工協作,主動作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力以赴將籌備工作按時保質落實到位。那段時間,我看見許多工作人員布滿血絲的雙眼,聽見他們沙啞的聲音,遇見志愿者、擔任升旗手的武警戰士和開閉幕式演員等一遍遍訓練的身姿,還有場館維護人員、電力師傅、園林工人、環衛工人等默默忙碌的身影。
2016年3月20日、21日,國際體操聯合會裁判、官員,37個國家和地區代表隊隊員陸續抵達莆田。寬敞整潔的街道、鱗次櫛比的高樓、郁郁蔥蔥的綠樹草地、繁花似錦的公園廣場、裝修大氣的入駐酒店、品種豐富的美食……無不讓四海賓朋贊嘆!
設計時尚的市綜合體育館內,熱身訓練廳、比賽大廳、分類休息室、裁判會議室、記者室、新聞發布廳等等,設施標準簡潔、安排合理、流程順暢,還有可口的糕點、飲料供應,以及為應對突降寒流而在運動員候場通道及時安放的暖氣機;認真負責的工作人員、朝氣蓬勃的志愿者、身姿挺拔的升旗手、一絲不茍的安檢員、熱情文明的觀眾,保障了比賽安全、順利。
我雖然觀賽不多,但每次到比賽場館檢查、研究工作或頒獎前的等候時間,都會去大廳看一會兒比賽,過過癮。當運動員最后一個動作擺姿落定,全場觀眾總是報以熱烈的掌聲,尤其是中國隊運動員上場和精彩表演后,掌聲、加油聲格外響亮。最難忘的是閉幕式前的最后一場男子4人技巧決賽,中國小將以驚險默契的拋接、靈活輕盈的翻騰、舒展有力的組合動作震撼了評委和全場觀眾。當宣布中國隊獲得冠軍時,全場觀眾自發起立,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像要掀起體育館屋蓋。當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所有人站立,目視著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放聲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那一刻,令人熱血沸騰,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充分展現了莆田人民的愛國熱情!
賽場外,快捷便利的交通服務,多彩別致的賽事氛圍布置,琳瑯滿目的商店物品,燈火輝煌的城市夜景,熱鬧安全的煙火夜市,文明友善的市民,給各國代表隊留下了美好印象。運動員丟失的物品,市民撿到后第一時間送到就近的賽事辦公點,聯系交還失主;購物的運動員迷路,市民熱情地帶路到所住酒店。在莆田,處處遇見的是友善的微笑和“哈嘍”“OK”的招呼與揮手。國際裁判、官員和各國運動員均豎起大拇指夸獎“莆田OK!”
為了更好地宣傳世界技巧錦標賽、宣傳莆田,組委會邀請央視體育頻道(CCTV-5)全角度高清直播開幕式和比賽、頒獎實況,還多次重播錦標賽決賽視頻。我們還邀請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網站的記者前來采訪報道。同時,考慮到一些國家沒有轉播央視體育頻道(CCTV-5),我們全程拍攝錄制比賽實況,每天發送至莆田網,使所有國家和地區的人民,特別是參賽選手家人、親友能用電腦、平板等登錄鏈接,觀看比賽。一時間精妙絕倫的技巧比賽迅速登上各大網站熱搜。湄洲日報社還承擔比賽資源開發任務,發動企業為辦賽提供贊助,通過場內外廣告和媒體宣傳,展示莆田辦賽的精彩瞬間和莆田企業奉獻社會的精神。
為了宣傳莆田美景和人文,我們請市旅游局選擇資質好的旅游公司在各代表團入駐酒店大堂宣傳。3月29日,第一階段第9屆世界技巧年齡組比賽結束。第二天,各國小運動員就迫不及待地結伴,或與隨團觀摩比賽的家長、親友,到湄洲島、莆田工藝美術城、南少林、九鯉湖等景點觀光。英姿亮麗的他們在景點擺拍技巧運動優美而驚險的姿勢,周邊游客圍觀搶拍,發到朋友圈和網絡上,真是“景上添花”。4月3日錦標賽閉幕,次日又是一波莆田旅游潮,一波美照潮,傳遍莆田,傳遍大江南北,傳向世界。
精彩的賽事離不開精彩的開閉幕式文藝演出。3月23日開幕式文藝演出融合了歌舞、雜技、技巧運動以及武術、莆仙戲等文化元素,每個節目都是精心編排的,給觀眾以最中國、最莆田的視覺盛宴。特別是幾十名扮相俊俏的“小春草”蝶步上臺,其規范整齊的運作、甜美可愛的笑臉,一投足一轉身,博得全場喝彩,充分展示了千年莆仙戲后繼有人、“春草滿堂”的景象。老外和市民紛紛持相機、手機拍個不停。
4月3日下午比賽結束,當天18時舉行閉幕式。國際體聯主席格蘭迪·布魯諾在致辭中肯定,這是一屆精彩紛呈的世界技巧錦標賽,感謝組委會、感謝莆田完美地呈現了這一賽事。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羅超毅也在致辭中感謝莆田人民用辛勤付出與求實創新組織了一屆完美的賽會。頒獎、會旗交接、文藝演出緊湊而有序。文藝演出僅一個節目《鼓振雄風》,但融入了南少林武術、太極扇、莆田車鼓隊、民間陽傘及舞獅表演,展現了地方特色和莆田人民的精氣神,為錦標賽畫上圓滿的句號。當宣布世錦賽閉幕時,全場響起長時間的掌聲,運動員和觀眾久久地站立,流露出不舍的目光,大家紛紛到場內外合影留念……
世界技巧錦標賽一年后,我退休。之后,我市又舉辦了不少國際國內體育比賽,但是那場全市各單位積極參與、市民熱情支持的世錦賽仍常常讓我回味和感動。可以說,通過世界技巧錦標賽,莆田市向世界展現了一個真實美好的中國小城。
此生有機會遇見莆田體育、服務莆田體育,我甚為欣慰。建市40年了,相信有著優良體育傳統和完善體育設施的莆田體育定會再創輝煌,譜寫更加絢麗多彩的新篇章。
(作者為莆田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
2023年10月9日
文中照片由翁志鵬、吳芹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