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乘坐舊轎
宋太祖趙匡胤力倡勤儉。他寢殿的屏風(fēng)上親筆書寫著一行大字:“治民莫若愛民,養(yǎng)身莫若寡欲。”他想愛民方能固本,寡欲才能潔身,并以此作為座右銘,天天自勉。《宋史》本紀(jì)載:宋太祖“躬履儉約,常衣浣濯之衣,乘輿服用,皆尚質(zhì)素,寢殿設(shè)青布緣葦簾,宮闈帟幕,無文采之飾”。貴為天子,衣服簡樸,乘輿樸實無華,連內(nèi)殿的門簾也像普通人家那樣竹制加布而已,遠(yuǎn)不及京城“珠簾繡額”的酒家華麗,實為難得。他除了上朝穿黃袍外,其余服用都不講究,下朝后往往是一身粗綢衣褲,一雙苧麻編結(jié)的鞋子,甚至連乘坐的轎子也是前朝保留的舊轎,他到外面巡視,且多騎馬。他曾以麻屐布衣饋贈臣下,對他們說:“此吾舊時所服用,以此為贈,欲令勿忘昔時也”。
其時開封府尹趙光(匡)義覺得皇兄這樣,未免有損大宋皇帝的威儀,故有次委婉地提出這問題。趙匡胤沒直接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啟發(fā):“你還記不記得夾馬營時的往事?”這勾起其弟趙光義對當(dāng)年父親常年在外謀生、母親帶他們兄弟五人艱難度日,長兄光濟(jì)、小弟光贊死于夾馬營的追憶。趙匡胤接著道:“夾馬營時豈止僅是艱辛,那時兵禍連綿,百姓朝不保夕,那年母親用籮筐挑著我們倆逃難,簡直是九死一生!”說到這,趙匡胤眼眶濕潤了,趙光義也默然無語,夾馬營的苦難像刀似扎在心里。趙匡胤緩緩踱著步子,沉重再說:“服飾玩物,珠寶玉器,不可過于追求,否則玩物喪志,國家危亡便會立即到來hellip;hellip;”。翌日,趙光義在退朝后也學(xué)著皇兄,穿起了粗綢衣。趙光義就是宋太祖后以皇弟繼位的宋太宗。
宋太祖趙匡胤對子女的教育,也堪稱表率。永慶公主是他的原配賀皇后所生,在賀皇后逝后,他一看到永慶便想起發(fā)妻的賢惠,更因自己新婚燕爾即離家遠(yuǎn)行,浪跡天涯,沒法照顧妻子兒女,心存歉疚,所以他對永慶公主格外憐愛。但永慶公主要同魏咸信喜結(jié)良緣時,他卻要求從簡。有的大臣曾建議,嫁妝應(yīng)豐厚些,否則不足顯赫皇家威儀,也有失王朝公主尊貴。但宋太祖沒接納,他令有司給公主辦嫁妝不許超規(guī)定,婚禮不得過于鋪張。公主有些不悅,他便耐心開導(dǎo):公主出嫁,自然是大事,但若辦得太過分,朝臣們也會仿效,天下人都崇尚奢華,就會敗政風(fēng)、民風(fēng)。他還頗動感情地講起了唐太宗的女兒長樂公主嫁時的故事,希學(xué)前賢,遇事先以社稷為重。永慶公主默默聽著,雖頻頻應(yīng)諾,臉上仍似帶幾分勉強(qiáng)。
新婚后數(shù)日,永慶公主來向父皇請安,她穿一件貼繡鋪翠的短襦,相當(dāng)艷麗。宋太祖很不高興地說:“你當(dāng)將此衣與我,今后不要這樣裝飾”。公主不以為然地笑道:“父皇何必見怪,一件短襦能用多少翠羽?”宋太祖說:“此言差矣。你這樣打扮,宮闈里必然競相摹仿。京城翠羽價已很高,若買者日多,必使小民為追逐厚利而輾轉(zhuǎn)販賣,這樣下去,豈不害民生、壞民氣!”公主被說得有點尷尬,宋太祖又道:“你還記得唐朝長樂公主下嫁的故事嗎?長孫皇后不僅對公主要求嚴(yán),對太子也一樣。有一次,太子承乾的乳母說東宮缺少器物,請長孫皇后奏請?zhí)碇茫L孫皇后不僅反對還勸誡說,lsquo;做太子的,只擔(dān)心名不揚(yáng)德不立,怎能光想追求享受?rsquo;”“又是長孫皇后”。公主聽著像有些不耐煩。宋太祖馬上提高了聲音說:“長孫皇后乃女中典范,后宮良佐hellip;hellip;你身為女流,怎可不引為楷模?”
永慶公主見父皇有些惱火,忙施禮賠罪。第二天,公主的翠羽襦不見了,手上則多了一本唐朝長孫皇后所撰的《女則》,該書輯錄的是古代婦人賢德之事,此書曾被唐太宗贊為“足可垂于后代”。 (林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