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林錦堂
位于城廂區華亭鎮柳園石獅山出米巖下的卓邁墓,始建于明,坐西南朝東北,墓丘石構,平面呈“鳳”字形,面闊6.9米,進深12米,墓占地面積約82平方米,為三片石砌成。墓前左右各立一獅柱。墓坪原有石像生和兩座墓坊,現尚存石馬一只和石碑坊一座。石碑坊高3.5米,寬3.98米,兩立柱上橫嵌一塊青石門匾,門匾正面刻“世侍御”,背面刻“忠淳特鑑”。20世紀80年代,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卓邁墓旁尚存的石馬,呈直立狀,其身軀壯實,眼睛有神,略低看前方,馬鞍雕刻如真,馬鞍下左右兩側的“障泥”浮雕崇山和如意卷云紋,鐙及鐙帶雕刻線條流暢有力,不失為石雕藝術精品。
據清金皋謝《興化府莆田縣志》中的“鄉舉”篇記載:“萬歷三十一年癸卯,……卓邁,字士英,府學,己未進士。”而“進士”篇則記載:“萬歷四十七年己未莊際昌榜,卓邁,太仆少卿。”莆田《卓氏族譜》記載:“(卓氏第二十五代)邁,字士英,號貞初,居業三子,由郡庠生中式萬歷癸卯科舉人。配蘇氏。己未科會試中二百第九名,廷試三甲七十三名進士。初授工部觀政,南直隸蘇州府嘉定縣知縣,升北直隸監察御史,加太仆寺正卿。”
《莆田市志》載:“卓邁,萬歷四十七年莊際昌榜進士,累官至太仆寺卿。”
卓邁生卒年,未見有記載,但記者在查閱多本史志時,卻發現卓邁還有另一個號:同卿。《卓氏族譜》中有提到:“卓邁,萬歷三十一年(1603)舉人,明神宗萬歷四十七年(1619),中己未科三甲73名進士,年26歲。歷官嘉定知縣、巡按御史、太仆寺少卿,再遷正卿。”由此可推,卓邁生于明神宗萬歷二十二年(1594),明神宗萬歷四十七年(1619)中己未科三甲進士,剛好時年26歲。
根據明代墳塋制度,以及卓邁墓現存的碑坊尺寸規格、石馬配置等實物構件推斷,卓邁當時累官至太仆寺卿,官階為正三品。
現存的古墓、石馬、石碑坊等,不僅是歷史文化遺存,也顯示著墓主人生前顯赫的地位,是考究明代墓葬制度的歷史實物依據,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