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影视风影在线_美女又大又黄www免费网站_免费AV岛国大片在线观看_啦啦啦韩国视频免费观看_残疾人XXXXBBBB视频_中文在线 地址_性福宝色多多_亚洲成色A片77777在线麻豆_亚洲精品无人一区二区_男女作爱免费网站在线观看_午夜香吻视频在线看免费_精品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码区别_日本一道本线一区免费_成人一级黄色片_站长推荐国产精品视频_色人岛_久热久色_大地资源中文字幕第8页_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_青青草a免费线观a

今天是
天氣預報:
史論宋代興化知軍(上)——謹以此文獻給莆田建市40周年
【發布日期:2023-08-04】 【來源:本站】 【閱讀:次】

□林祖泉

 

 


  

陳曉威/

 

 《興化府志》卷一載:“興化為郡(別稱莆陽、莆中),建置自宋始?!北彼翁脚d國三年(978),割據漳州、泉州(含莆田、仙游)地區近20年的仙游縣人陳洪進,因“納土歸宋”有功而官至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享受宰相待遇)。但在他統治期間,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終于爆發仙游縣游洋人林居裔(字茂殷)領導的農民起義。

游洋唐代設鎮,位于今仙游縣的東北部。它是當時莆田、仙游、永泰三縣的交界地,四面崇山峻嶺,地勢險要;又是古代扼住永泰、莆田交通的咽喉要道。農民領袖林居裔“聚眾數萬人(號稱十萬)抗宋,自稱西平王”。起義軍聲勢浩大,占領了游洋、廣業大部分山區,并在何嶺關、古寨嶺、河浪嶺、莒溪嶺、石壁嶺、百丈嶺等險要地段設關隘布防,以御宋軍。

起義軍利用地形優勢,在游洋誘殲官兵,又經何嶺關,突襲仙游縣城。不久,經南安、洪賴,越過晉江西門朋山嶺,奔襲圍攻泉州府城,消息傳到了東京。宋太宗大為震驚,坐立不安,急忙調集兩浙、福建兵力馳援,又增派王繼升率兵前往游洋,在官兵的強力圍剿下,起義軍終被鎮壓。

次年,宋太宗翻閱《泉福圖志》,“念游洋洞地險,思欲以德化之”,下詔割泉州莆田縣紫仁、廣業二里,仙游縣來蘇里;福州永??h(今永泰縣)永泰東、西二里,與福唐縣(今福清市)清源東、中、西三里;合游洋(興泰、福興、潯陽、興建四里)、百丈(崇仁、安仁二里)2鎮計14個里設興化縣,后置太平軍,軍治、縣治均在游洋鎮。

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從泉州析出莆田、仙游兩縣入太平軍,改名興化軍,管轄興化、莆田、仙游3個縣。與泉州分置,始正體統,齊于列郡,為八閩之一。太平興國八年(983),因福建轉運使楊克讓之奏,朝廷才把軍治從游洋遷至莆田縣城。

據史書、地方志等資料記載,自宋太平興國五年(980)至景炎二年(1277)近300年間,共有182人任莆田的郡守(時稱興化知軍),其中代理知軍18人;《宋史》有傳11人;福建籍知軍54人,分別為福州22人,南平12人,泉州11人,漳州3人,三明、莆田各2人,廈門、龍巖各1人。

18名代理知軍中,興化通判代理知軍有6人,福州、泉州、南劍州通判代理知軍各有2人,漳州通判代理知軍有1人,其他代理知軍有5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2人兩次擔任興化知軍,還有兩對父子和一對曾祖孫先后擔任興化知軍的。

在這些興化知軍當中,既有善政惠民的,清正廉潔的,為民請命的;又有重教興學的,著書立說的,忠義節烈的;當然也有未任先卒或任職短暫的,甚至還有被朝廷放罷、罷黜的。

 

一、善政惠民

 

1. 段鵬,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太平興國五年(980)以著作佐郎知興化軍,“為守臣第一人”。

《興化府志》卷四載:“創始之初,庶務劻勷,(段)鵬獨從容整暇,往往于農隙時借倩民力以為之。以都巡檢廨為軍治;建崇樓于軍治之前,以鳴鼓角;遷都巡檢廨于子城之西,以便巡警;建都監于軍治之東,以提舉兵馬公事。(段)鵬雖勞于使民,而民不怨。后世論創始者稱段知軍云。”

創建位于莆田市區中心文獻路中段的古譙樓,是段鵬的一大功績。它不僅是福建僅存的一座鼓樓,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鼓樓之一,系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當時子城的城門和城樓,今天成為莆田市的地標性古建。史家曾贊道:“(宋)太宗建軍曰興化軍,而以(段)鵬領之,得其人矣。”

2. 劉鍔(一作劉諤),嘉祐三年(1058)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五載,宋仁宗嘉祐中任。大興水利,去莆田縣北二十五里,創太平陂,深二丈,闊二十丈,溝三,圳長二十里,引獲蘆溪水來注之,灌田七百頃,廢三塘為田,民利之?!栋碎}通志》卷三十九也載:“大興水利,創建太平陂,灌田萬余頃,人蒙其惠?!?

康熙《莆田縣志》卷八亦載:“(劉)諤他政無所考,惟創太平陂功最巨,世食其利。按:故興化縣有萩蘆溪,流甚紆長,(劉)諤址石溪流堰而為陂,仍作圳引而南注,圳循山行,咸用石砌,遇山壑斷處,復作砥柱,駕石船而飛度之,其勢磬折蛇行二十余里,及入境,始分為上下圳,于是士庶祀(劉)諤陂旁,廟名‘太和廟’,陂為‘太和陂’云?!?/span>

3. 詹時升,字志行,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元豐八年(1085)焦蹈榜進士,政和七年(1117)以朝奉大夫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政尚簡易,而切于愛民。歲大旱,詹時升憂惶無計,乃迎五百佛士于設廳,而自為位于麗譙之下,袍笏立日中,每位設一拜。忽陰云四合,而雨隨至?!栋碎}通志》卷六十四也載:“改知興化軍,大旱,袍笏立烈日中祈禱,民甚德之。宣和初,就除福建提舉茶事?!?/span>

4. 吳偉明,字元昭,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崇寧五年(1106)蔡嶷榜進士,紹興二年(1132)以左朝散郎知興化軍。

《邵武府志》卷十三載:“政尚簡嚴,民安之。后奉祠歸,縉紳高其行?!薄栋碎}通志》卷七十也載:“紹興中,以朝散郎知興化軍,政尚簡嚴。后奉祠歸,縉紳高之?!?/span>

5. 汪待舉,字懷忠,西安(今陜西西安)人。紹興十四年(1144)以左朝奉大夫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本軍有諸色錢,如船澳、浦草等皆有稅,汪待舉奏免之?!堕}書》卷六十一也載:“歷守建昌、興化、括蒼,唯一篋藏衾服而已。知本軍,夜宿外寢,五鼓輒興,煮粥瓦釜中,就燈下讀《中庸》一遍,乃出蒞事。有于以私者,曰:‘某秉筆予奪,如見鬼神羅列其旁,何可私也?’”萬歷《漳州府志》卷二十九亦載:“嘗奏蠲本軍有諸色錢,漁人所輸稅及浦生之草,采者毋出錢。興化人慕之,祀于名宦?!?/span>

6. 張允韜,錦城(今四川成都)人。隆興二年(1164)以左朝請大夫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五載,先是,建、劍、汀、邵盜發。轉運司暫撥本軍苗米二萬五千石,運至福州以應軍期,遂襲為例,名“猶剩米”,民不勝其病。張允韜具利害于朝,詔蠲其半,郡人德之。《閩書》卷六十一也載:“先是,延、建、汀、邵山寇起,轉運使暫移本軍,苗米二萬五百石,輸之會城,以佐軍興。已遂成故事,名猶剩米。每鄰封寇報,郡輒騷屑。允蹈條狀于朝,詔蠲其半?!?

7. 鐘離松,字其紹,淮東(今屬江蘇淮安)人。紹興十八年(1148)王佐榜進士,乾道三年(1167)以左朝請大夫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為人退然自下,治郡如治劇邑,窮日之力而繼以火。善馭吏,如退父之于馬;善牧民,如卜式之于羊。前守張允蹈為民奏除“猶剩米”,詔蠲其半。至是,鐘離松以為言,詔盡除之。

康熙《莆田縣志》卷八也載:“先是知軍張允蹈奏豁‘猶剩米’之半,(鐘離)松感嘆曰:‘此譬之負擔者、稍減重任,未獲息肩,如修涂何?’乃奏言:‘一州一郡自有一州一郡之財賦,設或不免通融支撥,但裒多以益寡,未聞裒寡而益多者也。興化歲入才及福州十二分之一,豈應翻令小壘裨助大藩,伏望盡行蠲除,以寬民力?!t盡除之。”

8. 潘畤,字德鄜,金華(今浙江金華)人。乾道九年(1173)以朝請郎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五載,為人聰明強健,吏畏服之如神明??っ駠淘A,潘畤設科條以屬吏,簡易而嚴密,郡大治。……嘗奏蠲紹興中經制、總制二色虛額錢,乃奏蠲歲輸丁米錢,各千數萬,民大蒙其惠。又筑洋城、陳壩斗門及木蘭陂以灌溉田畝。歲大旱,嘗訊冤獄而出之,雨立至。遇饑,募客舟糴谷,與之錢而寬其限,其人得以再往還,及依限至,而谷價平矣,人服其有識。

《閩書》卷六十一也載:“至郡,究其利病施置之方。為科條屬吏簡易嚴密,無所偏倚。奏蠲虛增經制錢以萬余,歲輸丁錢米千萬。歲旱饑,募客舟與錢博糴而寬其限,人莫喻意,糴者得以其間往返一再,然后及期,則糴價久已自平矣。人服其有謀?!?/span>

9. 汪作礪,字必成,徽州(今安徽黃山)人。淳熙五年(1178)以朝散郎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五載,郡東北十里,舊有蘆浦斗門,溉田五百余頃。紹興二十八年(1158),莆田縣丞馮元肅重造斗門三間,至是傾圯。汪作礪為度地所宜,移置舊址之西?!栋碎}通志》卷三十九也載:“淳熙中知軍事。嘗葺軍學,改建蘆浦斗門,溉田五百余頃?!?/span>

10. 張淵,字叔潛,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淳熙十五年(1188)以朝請郎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五載:“十六年(1189)創涵頭斗門,以潴延壽里諸水,民咸賴之?!比f歷《永福縣志》卷三也載:“乾淳(1165-1189)間有儒學名,人稱為張夫子。壽帝愛其才,擢就館閣,歷知數郡。清廉自守,多惠政于民?!?/span>

11. 趙彥勵,字懋訓,浚水(今河南南陽)人。紹熙元年(1190)以朝奉大夫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五載:“明年(1191),春夏雨澇,三縣民該納夏稅錢一萬七千七百一十一貫六百九十八文,趙彥勵奏乞以撙節過財用,與民挪融代納;又三縣額征僧道免丁錢該六千八百九十八貫九百文,奏乞除去舊額,以見存之數為率。皆從之……又斥公幣羨余砌筑衢路巷陌,凡十有二處,以便行走。創元豐等橋二,以便來往。砌洋城等斗門四,以便灌溉。建隆禮等坊一十三,以表章賢哲。置漏澤園以博恩澤?!?/span>

《八閩通志》卷三十九也載:“紹熙初知軍事,適春夏雨澇,奏撙節官錢,代民輸稅。又奏蠲僧道免丁錢,修郡學、建廩藏、作輿梁、砌衢路、筑斗門,以興水利。斥廢剎田,以贍學廩。復以其力施諸亭傳坊陌,而一新之。莆人繪其像于學宮祀焉。”

12. 曾用虎,字君遇,晉江(今福建晉江)人。紹定四年(1231)以宗正寺丞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五載:“理宗紹定中知軍事。時汀、邵盜起,前守王克恭從郡人陳宓板筑之議,方舉事未就而卒;繼屬通判趙汝盥,又卒;用虎來,銳意為之,乃相度地勢,料量工役,筑軍城,周圍七里有零,建五門,上立樓櫓,巨麗突兀,既完且固,于是邦人始有生意。筑城之明年,乃下令蠲夏稅一年,而以撙節贏余代民輸納,以酬其勞。建平糴倉,出楮幣萬六十緡以為糴本,而益之以廢寺之谷,時其出入,使谷價常平。又建三步泄,溉田千頃。修太平廢陂,民號之曰‘曾公陂’。凡捕盜必竟蹊隊,而豪右害民者必彈壓之。自奉清苦,凡人情贈送,土木游觀,皆屏不用。民間有大利病,必勇于興除,不以役巨費夥而阻。莆人感之,為立生祠。”

《八閩通志》卷六十七也載:“創郡城三步泄,溉田千頃。修太平廢陂,民號之曰曾公陂。期年蠲夏稅,代編戶輸納直弛舍余三萬緡。復設平糴倉,以備兇歲?!?/span>

 

二、重教興學

 

1. 陳執方,字良器,今河南開封人。慶歷八年(1048)以駕部郎中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十五載:“宋重儒術,天下慕之。真宗咸平元年(998),有詔立軍學。進士方儀、陳翊及邑人輸錢三十萬;二年,方儀與弟方能、從子方慎言舉茂才,至京師,復上書請官錢三十萬,修三禮堂、步廊、崇閣;越六年而學成。皇祐元年(1049),知軍事陳執方嘗辟而大之?!?/span>

《八閩通志》卷八十六也載:“興化多進士,就鄉舉者常八九百人,而學舍弊小,無文籍。公(陳執方)至則新而大之,為之講書,而國子之所有者皆具。時慶歷中也。今三歲一詔就試,凡六千九百三十四人,凡七倍也?!?/span>

2. 姚康朝,字廷賓,吳興(今屬浙江湖州)人。淳熙二年(1175)以朝奉大夫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存心平易,為政寬猛適中,吏民悅服。士告以貢院無定所,姚康朝忻然從之,為相地于軍治之西,屬通判趙善仁以相成其事?!栋碎}通志》卷三十九也載:“淳熙(1174-1189)中知軍事。為政平易,不寬不猛。年登盜息,閭里晏然??こ鯚o貢院定所,(姚)康朝為相地于軍治之西,屬通判趙善仁督而成之?!?/span>

3. 王居安,字資道,臺州(今浙江臺州)人。淳熙十四年(1187)王容榜甲科進士,開禧元年(1205)以司農丞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其論治以正本為先,初至,條奏便民事,乞行經界法。蓋經界法行,則賦役可得而均矣。又言與番船相交易,多得犀、象、翡翠、香物,不過崇侈俗而耗泄銅鏹,無益也。其居官則通商賈以平米價,擒劇賊以安平民,撥廢剎永寧田一十頃,歲人谷千斛,以充學廩,皆正本所為也。”

《閩書》卷五十也載:“開禧中以司農寺丞來知軍事。乞行經界法,兼言番舶交易所得象、犀、翡翠諸物,誨淫啟侈,敝所恃,以貿無益,犯者定按治之。通商賈以損米價,撥廢剎田以充學廩,逐捕盜賊,萑葦肅清。”

4. 吳炎,字濟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紹熙元年(1190)余復榜進士,嘉定七年(1214)以朝奉郎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為人清介恬靖,出于天性。色睟而莊,言簡而遠,若甚和易而有毅然不可犯者。為政先教化,崇禮遜賓,興賢能,命樂工按古音譜歌《鹿鳴》之詩以饗之。創郡學曝書會。士隸上舍者,眎與己如同舍。蘆浦斗門濱海泥濘,址虛易壞,吳炎筑固之。當時稱吳炎為儒吏云?!栋碎}通志》卷七十也載:“改興化軍,先教化,崇禮遜,政績甚多?!?

5. 楊夢信,字材翁,廬陵(今屬江西吉安)人。端平元年(1234)以國子監丞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天資愷悌,襟度坦夷,有前輩風韻。特僚屬如子弟,待士民以禮。莆舊有濠塘田以充學廩,后堤為海水所奪,郡人陳龍圖宓嘗以所辭俸錢八十萬筑內堤矣,既而謀筑長圩以抵于海,乃稱貸以益之,于是田入于富室而學不得收其利。教授顏若愚言狀,楊夢信乃出公幣錢三十萬以贖之;不足,又出三十萬以益之,而田始歸諸學。”

《閩書》卷六十一也載:“豈弟坦夷,待僚屬如子弟,愛禮下士。郡舊有濠塘田以贍學廩,數沒于海水。郡人陳宓捐緡八十萬筑內堤捍之。既而謀筑長圩抵于海,乃以塘田貸于富人。久之,田沒貸主,(楊)夢信出幣錢六十萬贖之。”

6. 張友,毗陵(今屬江蘇常州)人。嘉熙二年(1238)以直秘閣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嘉熙中來知軍事。嗜學好修,趨向近正。嘗謂莆地褊小,賦入不敵江浙一大戶,而魁人韻士居多,乃出金錢二十萬以贍學費;又以此非久計,乃割廢剎崇福田,歲收租三百余斛以充學廩。一日視學,見十三齋不免上雨旁風,退而益加樽節,又得二千楮以畀諸學,令并修之。師生乃肖像祠于學官焉?!?/span>

《閩書》卷六十一也載:“嗜學好修,謂莆地褊小,賦入不敵江浙一大戶,而魁人韻士居多,乃出金錢二十萬贍學費,割寺租三百余斛充學廩。樽節得錢二千緡,以修十三齋。師生肖像祀之學官?!?/span>

7. 楊棟,字元極,青城(今屬四川)人。紹定二年(1229)黃樸榜進士第二(榜眼),淳祐五年(1245)以編修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四載:“初闕里孔氏有曰仲良者,當唐敬宗時為莆田令,因家于涵頭;傳十余世,為宋慶元己未(1199),朱文公(熹)過莆訪得之,為語郡縣,特立先圣四十九世孫戶籍,以自別于齊民。至是楊棟為郡守,乃相涵鎮鎮官鄭雄飛為建廟、辟田、作書院,以訓其子弟云?!?/span>

《閩書》卷四十二也載:“闕里之裔,唐時有孔仲良者,為莆(田縣)令,其子孫即家于莆(田)。(楊)棟為建夫子廟,辟祭田,設書院,以訓子弟?!?/span>

8. 徐直諒,字端友,上饒(今屬江西)人。景定四年(1263)以寺丞知興化軍。

《興化府志》卷十五載,淳祐中,知軍事楊棟與涵江鎮官鄭雄飛作書院并夫子廟,仍給田以供祀事以及月廩之費。景定四年,知軍事徐直諒請額,宋理宗御書“涵江書院”四大字賜之。

民國《福建通志》總卷二十六也載:“涵江書院,《莆陽金石初編》云:額為(宋)理宗御書。初,知軍楊棟同涵江鎮官鄭雄飛作書院并夫子廟。景定四年,知軍徐直諒請額,理宗御親書賜之。”

 

分享至:
打印】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班戈县| 镇坪县| 嵊泗县| 天峻县| 望江县| 阳春市| 古浪县| 突泉县| 沾化县| 德庆县| 鄯善县| 容城县| 德惠市| 漳平市| 怀化市| 重庆市| 崇文区| 和林格尔县| 惠州市| 柳江县| 松潘县| 申扎县| 平塘县| 儋州市| 汕头市| 中江县| 南木林县| 合阳县| 宜君县| 重庆市| 施甸县| 黎平县| 崇左市| 化州市| 枣庄市| 沛县| 卓资县| 海晏县| 玉溪市|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