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鑾
幾個月前,我們一行徒步登望江山。望江山,拔地穿云,海拔1038米,為莆田第一高峰。人站在山峰上,可以看到百里外的東海波濤,故得名。
大自然的神力,妙繪出她的靈山秀色。望江山山上有天然巖石,如“筆架峰”“墨池”“竹板”“金筆點春秋”“鎮風寶石”等。它們是大自然的饋贈,是添彩于人間的文化瑰寶。
在望江山上觀日出,意境悠遠。紅日與光芒共舞,如文人們寒窗苦讀,聞雞起舞。峰下百岳,山巒延紳數百里,生機盎然,萬物可愛。
云霧上層凸露出的幾座小山峰,成為霧海中的島嶼,懸掛于半空,云海翻騰,島嶼飄浮在白云間,若隱若現,虛無縹緲,似是天上仙境降臨人間。大自然賦予“望江云海”之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登高山辛苦,欲罷不能。眼前是一片綿延不絕的竹林,竹子挺拔清秀、亭亭玉立,當微風吹過時,竹葉飄逸,音聲清晰,似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婦人,用慈祥溫和的語音,細聲細語地與你談起某個話題,希望贏得你親近她。
當大風吹過時,滿山頭的竹林枝葉臨風飄搖,如一碧萬頃的浪海。沉浸于竹海聽濤之中,觀看著“山海涌潮”的壯觀景象,此時,你定會忘卻灰心,心潮頃刻澎湃,鼓起勇氣向更高處挺近。
望江山山頂,一叢叢一簇簇的映山紅到處怒放,像火焰燒紅了山頭。這是春天的燦爛,春天的艷麗。她們用青春與熱血,展現出生命的蓬勃。巖石峰頂上一叢叢盛開的映山紅,恰是玉女插花的生動寫照,煥發出一道奪目的光彩。徜徉在高山之巔,移步觀花,不禁撩撥起喜悅的心弦,無數的詩意在胸中幻化,鋪展出無限的情懷。
站在主峰上,一種如夢如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俯瞰峰下,周圍的八岳名峰皆成此山之屏障。遙望遠方,海天一色。
大自然的神力,描繪出靈山之水的娟秀。望江山山高林深,萬頃竹海鋪天蓋地,它是“仙水”的發源地。從巖石中溢出的清泉,人們稱它為“竹根水”,其水質清甜爽口。山頂有格外迷人的天生巖石,“仙潭”“龍口垂簾”“鏡湖映日”等奇觀,別有一番神秘的景韻,“絕壁飛泉掛白龍,一簾風送玉玲瓏”和“湖光山色映日月”的自然風光在我們面前一一展開。
此時,我不禁想起幾年前的一個夏天,莆陽詩人王琛帶著一群文友,一路穿山越嶺,登上此山尋幽探秘。當王琛蒞臨主峰時,早已是汗流浹背了,但王老還是提起筆來寫下一首詩《登望江山》,并留下珍貴的墨寶。
往事越千年。相傳,宋代的蕭國梁、鄭僑和黃定三位狀元曾同游望江山。他們相約于中秋佳期回故鄉探望蔣邕等恩師,而后一起暢游望江山,傾訴著不盡的昔日同窗與“歲寒三友”之情誼。游舊地,憶往昔,賞美景,論古今。登高作賦,指點江山,你一言,我一句,用“神來之筆”對酒當歌,盡情地抒發著心中的情感。
古風蘊藉,文氣沛然。千百年過去了,望江山成了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名山。此勝地,也成為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聚會的地方。
歲月的風塵,拂去千百往事;美麗的名字,喚起多少歷史與記憶。望江山,仙境天成,文景藏秀,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