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
大暑將臨,一年中最熱的節(jié)氣即將到來,天氣熱得就像紅彤彤的荔枝!
仲夏時節(jié)又逢“君”。
有人說,荔枝是被太陽的熱情染紅的。我卻認為是她內質向紅、夢紅、盼紅,一顆紅心向太陽,所以像鄰家愛美的小姐姐一樣,濃妝艷抹,把自己抹得唇朱臉紫。
既然選擇仲夏季候成熟,大紅大紫正是她的本相。
家鄉(xiāng)是以“荔枝”命名的小城,荔城自古就有“煙火萬家,荔枝十里”的美譽。
小時候,家住古城羅弄里,隔壁宋湖民先生家掛著的門聯,便是“梅花學士賦,荔子狀元篇”。
那是北宋名臣蔡襄為宋氏先祖題寫的族聯。可謂冬品夏韻,文采斐然。
荔城存世名荔,首推1300多歲的“宋家香”,論資排輩,是我國荔族的老祖婆了。
又推延壽橋旁那棵陳紫古荔,沾“狀元”之光紅得發(fā)紫,每斤價高50元仍搶不到哩!也不知吃了會不會中狀元?
還有木蘭溪下游下橫山那棵“荔枝王”,13條枝干虎踞龍盤。
前些年,大荒老弟前去拜“王”,特地為我?guī)Щ厝w“王子”,說是抵得上王母娘娘三千年一熟的蟠桃,吃了會福壽綿延。
我仔細咀嚼,呀呀呀,品出了一股想當然的“王”味,縱橫天下豪情頓生。
“宋家香”壽星高照,“狀元紅”富貴榮華,“荔枝王”雄霸稱王,總覺得還缺了點什么,噢,是不是愛江山也要愛美人?
哈,所謂美人,在水一方。
美人當然就是一年等一回的荔枝仙子了。
荔紅時節(jié),那抹胭脂涂口紅的荔枝仙子臨水照鏡,半遮著綠衫羞紅了臉頰,誘惑你的眼球,挑逗你的味蕾,惹得不安分的小子們春心萌動,直流口水。
記得有一年荔紅時節(jié),文化部門組織一批“攝郎”乘船采風,綬溪一派水綠荔紅,對著劃來的船兒,有個穿紅碎花衣的采荔娘轉頭嫣然一笑,臉兒與荔果相映紅。
這下可好,“攝郎”們笑得神魂顛倒。他們爭先恐后擠向船舷,掏出長槍短炮對準采荔美人,上、下、左、右、正、直、歪、斜、長焦、特寫一通亂拍,弄得船兒都差點翻了跟頭。
啊啊,荔鄉(xiāng)荔事多,你是否憶起孩提時暑假里,在荔果點燈的荔枝灣,一伙光腚的小淘氣賊頭賊腦爬樹偷荔,被發(fā)現后笑著跳河逃遁的頑皮時光。
那歡樂光景,既刺激又浪漫,早就存入了“鄉(xiāng)愁”記憶。
所以,在仲夏夜,你就可能做起甜蜜蜜的荔枝夢,赴夢中去約會荔枝仙子,一同唱響那首《荔林水鄉(xiāng)》的歌謠了:
女:采一片天邊紅霞
掛在童年的溪邊
駕只悠悠荔枝船
蕩進莆田的南北洋
男:阿妹——
女:哎——
男:荔枝譜,荔枝仙
荔枝結在狀元的故鄉(xiāng)
唱響千年采荔歌
歌聲蕩開了絢麗詩篇
女:是誰在木蘭溪邊
撒下甜蜜和芳香
采荔姑娘搖著船
笑聲喚醒金紅朝陽
女:阿哥——
男:哎——
男:狀元紅,宋家香
荔枝映紅姑娘的容顏
大紅喜悅采滿船
這是咱們的荔林水鄉(xiāng)
男女:
荔子香,荔枝甜
歌聲伴著笑聲飛揚
文獻名邦文采風流
這是神奇的荔林水鄉(xiāng)
采荔船搖向荔林水鄉(xiāng),搖向盛產荔枝的荔浦村。昨天,友人提著一簍鮮荔枝來了,一串串羞答答如待嫁娘般紅得可愛,紫得令人垂涎欲滴。
于是學“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東坡先生,狼吞虎咽來了好一頓荔枝饕餮大餐。
結果荔神附體,眼睛紅了,喉嚨腫了。但不管怎樣,啖紅嚼紫,吃香吞甜,就是舒爽!
走啊,摘荔枝去,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