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
五月,是一個和暖的月份,什么花最美?油桐花。
周末回老家,經(jīng)過省道202線,車沿萩蘆溪畔而行。映入眼簾的是,滿山遍野競相怒放的油桐花,如在綠海中翻起朵朵浪花,又如白雪般布滿一座又一座山頭,將綠水青山裝扮得如同冰雪童話世界一般。
油桐花開得那樣激情澎湃,開得那樣自在奔放。密密匝匝,重重疊疊,一團團,一簇簇,一朵朵,掛滿枝頭,在綠葉的映襯下,清新素樸,景致怡人。放眼望去,層林染白,構(gòu)成一幅如詩如夢的畫卷。在柔和的清風里,油桐花飄搖飛舞,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惹人沉醉。
油桐樹,是中國古老樹種,樹干高聳,樹冠舒張。其花碩大嫵媚,潔白的花瓣兒淺淺地泛著紅暈,那種白,白得潔凈、純粹,全無脂粉氣。那種白,不先聲奪人,不咄咄逼人,溫馨得像童話里的某個細節(jié)。只需一道清風,或是一陣細雨,潔白的花朵便翩然而落,為人間下一場浪漫的“五月雪”。
山上一樹一樹的油桐花,朵朵都是心中盛開著的鄉(xiāng)愁。
小時候,大人們在山下的農(nóng)田勞作,小孩子就在山上爬油桐樹玩耍,或踩在樹干上搖啊搖,或折幾朵清香的油桐花放于鼻前聞一聞,或?qū)⑼┤~串成帽子在頭上戴戴,嬉笑著,打鬧著,快樂天真的笑聲久久回蕩山谷。炎炎夏日,鄉(xiāng)親們在山上割芒萁,累了,就在油桐樹下乘涼歇息,嘮嘮家常,望著那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眼里有一種欣喜和希望;渴了,就用桐葉做飲水工具,到山泉取水解渴。
童年時,我家是十幾人的大家庭,經(jīng)濟不寬裕,幸虧爺爺是教師,每個月都有工資,日子過得去,平淡實在,且有點幸福感。作為小孩的我們,希望自己有些零花錢,平常可以花一花,不向大人拿零花錢。平時我除了賣雞蛋外,還會賣桐子,在那個時候,感覺挺快樂,也挺好玩的。
中秋節(jié)過后,就是打桐子的時候。放學后,我們幾位小伙伴經(jīng)常肩扛竹竿,手提竹筐,到家鄉(xiāng)后山上四處搜尋散落的桐子,眼睛專注,生怕漏掉一個。往往在樹梢,才掛著一些桐子,我們爬到很高的樹杈上,才能用竹竿打到。桐子掉下來,大家歡呼著、爭搶著,好一副“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的場景。
我們幾個人把裝滿桐子的籃子,高高興興地提回家,之后把青綠的桐子去皮后,放在竹匾上曬,待桐果枯干后,就賣給了小販。一斤兩三毛錢,六斤多,也賣了兩元多,一個人分了幾毛錢。在那個年代,自己通過勞動,賺到一些小錢,是多么快樂的事!
一些老人告訴我,其實油桐花,過去是沒有人“追”的,因為人們忌諱漫山的雪白色。現(xiàn)在觀念改變了,人們反倒覺得油桐花清新淡雅,惹人喜愛。
油桐樹大都是木油桐,也叫千年桐,以野生居多,屬高大的落葉喬木。其盛花期有一個月左右,欣賞油桐花的最佳時間是清晨和傍晚,若遇晴天,朵朵白花更是熠熠生輝。
十幾年來,封山育林,生態(tài)保護越來越好,家鄉(xiāng)的油桐樹越長越多,越長越茂盛。它生命力之頑強令人贊嘆。無須去培育,無須去打理,獨自生長,開花結(jié)果,在風雨中笑傲山間。
家鄉(xiāng)的油桐樹,不只是花開時給人美麗的視覺享受,甚至還把整個身體都無私地奉獻給了人類。它全身是寶,據(jù)說用途多達幾十種:樹果榨成的油做藥能消腫,防止破傷風;桐油為油漆、印刷油墨的優(yōu)良原料,還能點燈,不通電的年代,很多人都在桐油燈下度過無數(shù)漫漫長夜;樹皮可制膠,果殼可制活性炭。
家鄉(xiāng)的油桐花,多年來一直陪伴著我的成長,如溫和慈祥的母親,慰藉著我的心靈。
那些親切淳樸的鄉(xiāng)音,那些散落天涯的兒時玩伴,那些再也不能相見的故人,像朵朵油桐花在心靈深處開著。每一朵都是曾經(jīng)的故事,每一朵都是深情的眷戀,每一朵都是抹不去的思念、揮不去的鄉(xiāng)愁。
今夜,油桐花又開滿了夢境,我不禁輕吟一句:“桐花開處是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