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春回大地,繁花似錦。走進仙游縣金沙中學,校園里綠樹成蔭,紅花似錦,迎面即見學校辦公樓外墻壁上的校歌,讓人感受到校園文化有溫度。該校辦公樓經受多年風雨歲月的洗塵,雖然沒有那么寬敞美感,卻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感覺;辦公室內的教材、書本和作業本都被細心歸置整理,擺放有序;張貼上墻的文字標語,句句溫馨入心……學校操場上三五成群打藍球,同學們矯健如飛,籃球穿搭,不由得讓人駐足觀看,助威吶喊,給校園增添了無限生機。
校園,是一首無聲的詩,一幅立體的畫。金沙中學,位于人杰地靈的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與泉州市永春縣交界,為莆仙方言與閩南方言混交區。這是一所創建于1981年的初級中學,學校總面積15366㎡,其中綠化用地1300㎡,陽光運動用地4580㎡。金沙中學,雖然比不上歷史悠久的金沙薏米品牌的知名度,然而這是一所融入一方鄉情的“求知育人的搖籃”。該校校園一半與鄉村民居相鄰,一半與鄉間田野作伴,現有9個教學班,370多名師生在鄉村這塊有機的沃土上,同織青春夢想,共誦朗朗書聲。
學校是育人陣地,學校的發展關鍵在于管理,管理是學校的發展靈魂。校長林春明說:“一直以來,學校抓校安先行作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之一;千方百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構建高效課堂,開啟教學新模式,抓實常規管理,公開課、月考、教案作業檢查評比、家訪等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
學校是求知育人的搖籃,校園猶如一個方圓的中心點,牽系于千家萬戶。金沙中學是一所邊遠的鄉村學校,大部分家長在經商或打工謀生,家里幾乎是爺爺奶奶在帶孩子,家庭教育環境普遍比較弱。面對這種情況,該校采取靈活管理方式,盡量把學生留在學校,靈動安排教師監管督學,教育引導他們樹立堅定的自信心,培養好他們的學習習慣,減少學生孤立、貪玩等不良陋習,保障學生以飽滿的精力用于學習。該校注重加強學校常規管理,采取學生自管自律、班級紀律評比、值日班主任巡視和班主任進教室坐班等的形式抓好常規管理,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人人是主人,大家來監督,讓學生以守紀為榮,以守時為準則,強烈的時間觀念和集體意識保障了學生的高效率。每逢中考季,該校成立中考備考領導小組,校級領導及行政人員與班級結對子,隨時跟蹤結對子班級動態;并攜手畢業班教師與同學們深入交流互動,噓寒問暖,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緩解畢業班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緊張焦慮的情緒,讓同學們充滿動力、信心十足的備考應考。在開展“培優補差促中”工作中,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師根據平時考試的成績,認真制定計劃,要求有明確的對象、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記錄,及時交流方法措施,幫助學生點亮求知的燈塔,助力信心與希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林春明是龍華鎮本土人,距離學校只有幾里路,卻是每周星期一到校,星期六才回家一趟。他愛校如家,每天不到六點就起床,晚上忙到十點半左右才休息;他經常帶領教師走村串巷,訪家長找學生,每一次家訪都是夜深人靜才回校。三年來,他的足跡遍布金沙中學生源片的五個行政村,走訪學生家庭上百戶。他注重家校聯系,感情溝通和思想引領,將師生、家長緊密聯合,繃緊思想之弦,共同推動學生成長。近年來,金沙中學全體教職工團結一致,斗志昂揚,傾心教育,教育成績有了質的飛躍,中考成績連創輝煌,從生源入口成績到出口成績在全縣排名中,進步率居全縣第一名。每年都有多名學生考上仙游一中、仙游僑中等省一級達標學校。2022年,還獲評“莆田市教育系統進步學校”。
為人師者,教書育人。林春明深有感觸地說:“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沒有質量,學校任何事情都無從談起。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責任,也是使命,還要有教育的情懷。” (時報記者 林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