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
作品《小鹿》
作品《雙鹿圖》
作品《受天百祿》
作品《松鹿圖軸》
作品《設色松鹿圖》
楊舟,字漁者,號蘭水,官興化游擊(武職官名),后隱居莆田苦竹山麓,致力丹青并課徒傳藝,成為畫路廣且多能的職業(yè)畫家,卒葬西天尾下垞村。其擅繪巨幅畫,擅畫龍、虎、猴、鹿等動物題材,尤以畫鹿著稱。
文獻史料中的傳世巨作,《閩畫史稿》記載楊舟的《虎》《鹿》兩軸,以紙本設色,且每圖尺寸為223×116厘米。依筆者所見,“以鹿為師”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畫家楊舟,繪本應來自對物象的直接觀察或即興寫生。例如,《小鹿》圖中筆墨技法扣準幼鹿的形體結構,隨著不同部位與質(zhì)感而輕重徐疾落墨,寓形似于渾璞之間,特別是鹿身敷色蘊蓄,渲染適當,表現(xiàn)出煙褐色毛皮及斑點的光澤效果。
《受天百祿》畫面精準傳神,布局大膽求新,作者集中表現(xiàn)至臻至美的細節(jié),以及在美妙的色調(diào)變化和飽含藝術氣息的氖圍中,追求最大限度的審美。山林中百只不同動態(tài)、年齡之祥鹿,作者采用藏、露、擠、接等藝術手法,傳達出圖說祿文化的視覺意涵。這種吉祥圖案在傳統(tǒng)建筑、器具和裝飾上較為常見,寓多福、祝頌之意,體現(xiàn)了對于事業(yè)、官運、財運的祈求心理。
據(jù)載,流傳金門的清代楊舟《雙鹿圖》,尺寸為250×90厘米。畫面尺幅之大,給人幽靜清雅的美感。雙鹿動若有神,形致逼真。寫墨梅下筆勁利,樹枝順勢斜出及麻雀隨風俯視,寥寥數(shù)筆并以淡墨烘托配景,恰當?shù)乜刂扑值臐B透,是一件成功之作。鹿的天性機敏嫻靜,矯健美麗,成為古今許多文人藝術家喜愛的傳統(tǒng)題材。2020年,江西省婺源縣推出“婺華天寶——婺源博物館藏特展”,明清名家書畫代表作品中,有一幅清代楊舟的作品《松鹿圖軸》,紙本設色,尺寸為171.5x95厘米。左上側以行書題款:“癸酉夏日戲筆于三友草堂 楊舟”。畫面不單赭繪一只雄鹿安詳?shù)囟紫⒂谒芍χ?,還淋漓盡致地渲染出天色空蒙的意境。
福建博物院收藏《設色松鹿圖》軸,宣紙材質(zhì),尺寸為160.5x8厘米。畫面中一鹿一樹一月,立鹿昂首仰望,像是發(fā)現(xiàn)了松樹上的動靜,又像是喜悅地望著天上的圓月。此“向上看”表示有信念、有斗志、有理想之意,富有生活氣息。右中上側卻落款“雪莊”,筆者推測應為楊舟的別號。
有關楊舟畫鹿的民間傳說很多,有“仙人授筆,狐女點睛”,有“嗜竹,常隨寺僧登山放鹿,挖竹筍”,有“畫鹿于方丈,僧人夜聞群鹿飲水聲”,等等。此多數(shù)屬神話幻想故事,但皆反映了楊舟作品在當時的社會影響力。而后,筆者查閱清代筆記小說《咫聞錄》,慵訥居士于文章開頭就擬定:“楊舟,會稽人,勤于誦讀,艱于功名,而簡練揣摩,未嘗間輟。倦則引錐自刺其股。”但作者卻以怪異的敘事手法詳述情節(jié),如“……女曰:‘我乃九尾狐也,因君雖沉潛于學,非特不得功名,且恐有絕食之憂,特求相牧。’楊曰:‘將何以數(shù)之?’女曰:‘須教爾學畫,日得微銀,可以鯝口。明日開賬與爾買顏料畫筆,以教之。’于是女不回去,竟如夫婦。先教以用筆之訣,次教以襯托點苦之訣。三四月間,楊亦知面法矣。兩日畫鹿一張,而鹿睛必須女點,天然精神意致,恍如生成,無不愛售。由是楊舟頗得畫家之名,而食豐履厚矣。朋來值值,皆以為楊得能畫之名。……天光皎潔,紅日無云,只聽霹靂一聲,地若震動,而桌上水碗中浮起寸長狐貍也,女亦不見。楊大哭失聲,鬻棺收殮,將狐之平日穿戴服物,盡入棺中,造墓以葬。而楊坐亦哭,臥亦哭,人慰之亦哭,兩日失明,醫(yī)治乃愈。今所畫鹿,形雖如前,而神全無,楊亦苦之無極。至今有人向問,楊仍然哭而訴焉。……”不知該文中的“楊舟畫鹿”敘事是否為本文的主人公楊舟?若據(jù)《閩畫史稿》中言其原籍蘇北,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
歷史上,楊舟不僅工筆重彩與寫意水墨兼長,亦善山水,煙云飄渺,巖豁嶙峋,風格接近沈周,傳世作品頗多?!镀翁餁v代書畫選集》還刊有楊舟的《鐘馗賞笛圖》《八哥》等佳作。如《鐘馗圖》軸,工筆重彩,形神兼?zhèn)洌V彩著色艷麗而不媚俗,畫風近似仇英。圖中刻畫鐘馗兄妹的表情親切且富有世俗人情味。楊舟間作精彩的人物畫,所繪《打獵圖》,平沙一片,寸馬豆人,列隊數(shù)百人眾,人馬形態(tài)躍然紙上。因此,從清初至中葉,擁有多能手的職業(yè)畫家里,出現(xiàn)有“莆仙二楊”之稱,即楊津寫關羽像和楊舟畫鹿之藝壇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