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呂四娘獨自拿著武器(花鋤)來暗殺(淚暗灑)雍正皇帝,雍正終于在毫無防備(空枝)的情況下人頭落地(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聽信讒言的昏君(昏)雍正(正)皇帝(黃)的頭顱只能僵硬地窩在盒子里,不能像杜鵑那樣發出凄厲的叫聲。呂四娘平安地攜帶武器回到住所并把門重重關緊。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復仇后的呂四娘也不能高枕無憂,時刻警惕著窗外的一切動靜。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呂四娘始終為報仇的事和報仇后的事倍感神,對雍正皇帝的下場既存憐憫之心又感痛恨之情。春即春天,陽光明媚,冰雪消融,暗示呂家冤仇已報。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這種對皇帝報仇事關重大,只能是暗中秘密進行,來去忽忽,絲毫不能聲張。
“昨霄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指的是呂家冤魂,鳥魂指的是雍正頭顱被放在盒子里的魂。這種悲歌是花魂,還是鳥魂所發卻不得而知。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雍正的魂必須為自己的殘暴付出代價,無言爭辯。呂家及受牽連的魂也覺得自愧不如一個弱女子能為他們報仇雪恨。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實現了“不殺雍正,死不暝目”誓言的呂四娘已無牽掛,很想象小鳥一樣隨花自由飛翔,與家人團聚。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然而嚴酷的朝廷追捕呂四娘的現實仍在暗中進行,哪里有她自由的安身之處。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不如用裝飾漂亮的盒子收藏雍正頭顱,用干凈的泥土掩埋掉這位曾經風流一時的皇帝。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溝渠”:雍正皇帝高居其位,身不由已。人性本善,本質還是不錯的,不能再象他那樣對待呂家人殘忍地銼骨揚灰,污梁環境。
“爾今無法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收葬雍正后的呂四娘頗有感嘆,自己今后的命運結局將會如何。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奴知是誰”:黛玉(呂四娘替身)葬花對不知情者來看只覺癡傻,而對呂四娘來講,是表孝心一片。而今親人皆被冤殺,有誰將是收葬自己的人呢?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年一度,花開花落,便是人老珠黃之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呂四娘擔心,如果自己一旦死后,對于雍正的死因包括頭顱的存放處以及刺殺皇帝的呂四娘本人結局,世人都將無法知道,成為歷史的一宗懸案。 (續完)(吳明星 鄭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