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琰 許平
焚屋引航
相傳宋朝時,湄洲秀嶼港千帆競發,萬商云集,十分繁華。
當時,興化軍三縣有“三寶”:莆田的桂圓如瑪瑙,興化的糯米瓊膏,仙游的蔗糖天下少。生意人經營這“三寶”,若航行順利,漂洋過海,往往都可以獲利百倍;但若是遇上惡浪險風,自然財喪人亡。湄洲出了個奇女子林默,自幼熟悉水性,長大更是善辨風云。她常常風里來雨里去,樂于為舟船引航、趨吉避兇,所以行船的人都尊她為女神。每逢風暴來時,她總會駕舟出海,把漂流在海面的船只一一引進風平浪靜的秀嶼港內。
有一回,林默一連十幾天日夜為商船和漁船引航,實在困倦極了,才吃過晚飯,便伏在桌上沉沉入睡了。她母親取來一條被子,輕輕為她披蓋讓她休息。
這時,林默在睡夢中依稀聽到海上風聲呼呼,濤聲隆隆。驚醒過來后,馬上跑到海邊的崖石旁觀看,朦朧中只覺得濁浪排空,遠處幾點白光,若隱若現,仿佛有人在呼救。
她知道,那一定是船隊被風暴困住,迷失航向了。可是,風高浪急就算駕舟引航也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林默立即轉身跑回家,沒進門就大聲喊叫:“阿爸、阿母、阿兄、阿姐快出來呀!”
全家人都很敬重林默,一聽到她的叫喚紛紛跑出門外,只見林默一揮手就把油燈摔向茅棚,茅棚燃起了熊熊火焰。
原來,這是一支羅馬的船隊。他們在黑夜里遇上風浪,心慌意亂,不知所措,忽然見到一片火光,辨清了湄洲秀嶼港的方向,拼盡全力把船隊開進秀嶼港,終于化險為夷。
第二天,羅馬的商人上岸來,看到林默古屋的殘垣斷壁,得知是林默姑娘焚屋為他們引航,個個感動不已,紛紛解囊,欲助林默重修房屋。可是林默堅持不收,她比著手勢說:“房屋馬上就會修好,請放心吧!”
果然不一會兒,島上的鄉親們都趕來了,有的帶木頭,有的帶瓦片,大家齊動手蓋起房子。商人們見到這情景,更加感動。
林默焚屋引航的事傳開后,海內外的商人都說:“興化的特產好,興化人的心靈更好!”所以,來興化做生意的商人也就更多了。
鐵馬渡海
當林默長到十八歲時,親眼見過的海難已經數不清了,每次看到都令她心碎。特別是有一年秋天的一次大海嘯,吞沒了島上的數十條漁舟,奪走了百余名鄉親的性命,林默難過得就像得了重病一般。一天午夜時分,林默正在睡覺時,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了一陣長長的馬嘶聲,心里十分詫異。她想:這湄洲島上的人家都慣用舟楫,從來沒見過馬,只有村頭的古榕樹下,立著一尊不知是哪個朝代留下來的鎮邪鐵馬。那鐵馬雖然英姿勃勃、神氣非凡,但畢竟年長月久、經風淋雨,早已斑跡剝落,難道會是它在嘶鳴嗎?
第二天午夜,又傳來一陣馬鳴聲。林默更覺得蹊蹺了。
第三天晚上,林默和衣而臥,虛掩柴扉,側耳細聽,果然又聽到一陣馬的叫聲,而且似乎是從村頭傳來的,她便急忙出門,跑到村頭去察看。然而,鐵馬依舊,并無異樣。林默心中疑惑,便順手摸了摸馬身。
說來也怪,轉眼間那馬身上的斑斑鐵銹竟變成了茸茸細毛,手觸摸著還可以感到微微的溫熱呢!她繞著鐵馬仔細巡看,發現鐵馬竟眨著雙眼,嘴里噴出白氣,長長的尾巴也輕輕地擺動著。
她又驚又喜,雙手捂住胸口,放大膽子爬上了鐵馬,并往馬脖子上輕輕地拍了一下。奇怪的事發生了,鐵馬猛然發出一陣陣雄壯的嘶鳴,昂起頭奮開蹄,踏著如水的月光,馱著林默離開村莊,躍過溝壑奔向茫茫大海。
風里浪尖,鐵馬大顯神威,就像馳騁在千里平川。林默試著駕馭它,只要她的手指向哪里,鐵馬就奔向哪里;她的手五指收攏,鐵馬就戛然止步。林默高興極了,她心想,有了這匹神馬,日后鄉親不管遇上什么災難,就有了指望!
天色微明,海面上映著晨光。林默把手向村莊一揮,鐵馬立刻轉過身來,似箭般奔回古榕樹下。林默跳下馬,用手輕輕地撫摸它,鐵馬一動不動地站立著,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從此,林默常常跨著鐵馬,飛馳在萬里海面,營救遇難的漁民、客商。
相傳,林默升天時,那匹鐵馬也跟隨她去了。
湄峰祈雨
林默長二十一歲那年,莆田正遭遇百年未見的大旱。河流干涸了,樹木枯萎了,田里的禾苗枯焦了,百姓叫苦連天。
城內的父老紛紛到縣衙請求縣尹大人親自到湄洲求默娘設壇祈雨。
這位縣尹平常貪婪歹毒,而且常向百姓們敲詐勒索,百姓莫不怨聲載道。他本也不甘愿降低身份去求一個漁家女,但又怕旱情更加嚴重,使百姓陷于絕境,從而發生變亂。迫于無奈,只好帶著幾個跟班,冒著酷暑,來到湄洲。
縣尹見到林默說明來意,并求她盡力施法,祈雨解厄。
林默問縣尹:“大旱之災緣何而來,大人可知道?”
縣尹答道:“自然是上天所為。”
林默又問:“大人既知上天所為,為什么不捫心自問、自責反省?”
“這……這與本官有什么關系?”縣尹漲紅了眼,急急爭辯。
“恕我言重了。你任上積案如山、賦稅加倍、官吏舞弊、生靈涂炭,早已激怒了上蒼。所以,天以旱象示儆吾郡,告誡你。你這父母官,敢說沒關系么?”
默娘的話如劍一般犀利,當著眾人的面揭穿了縣尹的瘡疤,旁人都為她捏了一把冷汗。
縣尹又羞又怒,恨得咬牙切齒,但又不敢當場發作,嘿嘿一笑,說:“這干旱三年不解,本官的俸銀分毫不少。苦就苦了你們莆田百姓。神姑,今天你愿不愿意設壇祈雨?”
默娘想,為了一郡百姓,何必與他賭氣呢?還是祈雨救民危難為是。于是,她回答:“憑民女法力,求告天地,旱災指日可解。但大人須允一事,方能靈驗。”
“要本官辦什么?說吧!”縣尹聽著。
“大人須素衣齊戒三日向上天表示悔過,三日后的申時,郡內必普降喜雨。”
“這……就依你了。但本官有言在先,屆時若不應驗,可別怪本官……”縣尹依林默的話,穿上素衣齊戒三日,跪在地上面對蒼天,以示悔過。
默娘登上湄峰,焚香設壇,告祭上蒼,三日三夜,念誦不絕。
三日之后的午時,天空依然烈日高懸,而且沒有一絲云彩。那縣尹抬頭看看天空,心想:這時辰快到了,連云彩也不見,還談什么喜雨?一定是這刁女戲弄本官!他怒沖沖地帶著幾個跟班,趕到祭壇之前斥責林默:
“今天我倒要看看神姑的法力,若不靈驗,非治你的罪不可!”
“申時不見雨,愿以身抵罪。大人可要虔誠!”
縣尹忙對眾人說:“諸位可聽清了,神姑說若到申時不見雨,她愿以身抵罪。那時候,休怪本官無情!”
縣尹話還沒說完,天邊就烏云聚起,把太陽都遮沒了。霎時間,狂風大作,甘霖傾落。從申時到午夜,平地水深三尺。枯萎的樹木得到滋潤,蔫倒的禾苗復生,旱情終于解除了。
這年的秋天,五谷豐登。郡內百姓欣喜若狂,各村連日演戲,鑼鼓喧天,慶祝豐收。
菖蒲祛病
莆田縣尹自從親眼見過林默祈雨的神跡后,從心里畏懼她的法力,從此,劣跡就有所收斂,但貪贓枉法的事還是時有所為。幾個月后,縣尹家里四人都患上一種奇怪的病,十幾日內發高燒說夢話,不吃也不睡,到處求醫問診都無濟于事。縣尹一時心虛,認為一定是自己罪過太多,受到神明的懲罰。所以就叫人將家人抬到湄洲,懇求默娘救治。
默娘一見面就說:“縣尹大人,我知道你家里的人全都得了難治之癥,這是天數。你過了這一劫難,才能徹底悔過,從今以后,你要積德行善為民造福,以求德聲遠播,福壽綿長。”
縣尹趕緊下跪求道:“我千里為官,全家客寓,四條性命,危在旦夕,懇請神姑憐憫,日后一切當遵行神示!”
林默扶起縣尹,并從袖里掏出一張黃紙送給他,說:“請大人細看藥單。”
縣尹接過黃紙,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賑濟千家、散銀萬兩、廉潔十分、良心一片。”
他半信半疑,思索一陣,連忙向神姑拜謝,言道:“只怪卑職往日糊涂,連累全家老小。蒙神姑指點,回去即刻照辦。”說著,又磕過頭,轉身就要上轎。
“且慢!帶著這菖蒲九節,煎作茶水服下,病者飲夕,可保無虞。”默娘叫住縣尹,給了他一包菖蒲,才送他上轎。
縣尹回到家里,一邊叫人把菖蒲熬成湯,讓全家人飲服;一邊叫人翻箱倒柜,清點積蓄。傳令開倉賑濟,通知郡內的乞丐、殘疾人、孤寡老人,到縣衙前領銀。次日,他不但親自分發還叫四名衙役對自己施十杖之刑。眾人目睹這一情景,都感到十分驚訝!
后來,這個縣尹不但愛民如子,而且還把莆郡治理得井井有序,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后因政績昭彰,連升三級,官至御史大夫。他活到九十歲,臨終前,還把湄洲默娘的神示囑咐給子孫后代:“你們要記住神姑的圣言:人生在世,為官為民,都要積德行善,才能祛災補過,福壽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