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翁志鵬 通訊員 高亞成 許雙萍 林春盛
12月17日至19日,第七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四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在湄洲島舉辦。
本屆論壇以“大愛和平,文明互鑒”為主題,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在第七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四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期間,還分別舉辦了媽祖文化與兩岸文旅發展論壇、媽祖文化與兩岸青年交流論壇、2022媽祖文化傳媒論壇、媽祖文化與海絲交流合作論壇、媽祖文化與民間交流論壇、媽祖文化與生命健康論壇等分論壇;“媽祖文化傳五洲”大型主題圖片展、“述說、數說、圖說”度假區30周年大型系列成果展、第七屆“湄洲女發髻”表演賽、2022年“媽祖杯”海峽兩岸民間茶王賽頒獎活動、第六屆“媽祖世界·瓷行天下”陶瓷作品展覽會、《祥瑞湄洲》民俗歌舞實景秀、中國“媽祖杯”標識及產品設計文創展、閩臺美食節等配套活動,以及舉辦媽祖文化旅游節北岸分會場活動、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第八屆媽祖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同謁媽祖 共享平安
12月18日上午,第二十四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在湄洲島啟幕。
當天上午8時45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媽祖信俗(媽祖祭典)活動在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廣場舉行,正式拉開本屆媽祖文化旅游節的帷幕。海內外嘉賓、媽祖敬仰者通過線上線下同謁媽祖、共享平安。
大愛和平 文明互鑒
12月18日上午10時許,第七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開幕式在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平安會堂舉行。本屆論壇采用“線上+線下”方式舉辦,未能蒞臨參會的主辦單位領導、境外嘉賓以線上形式參加活動。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媽祖搭心橋——項目推介簽約活動”。共簽約項目37個,總投資556.8億元,涵蓋新型功能材料、鞋服、電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裝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本次項目簽約活動,集中展現了我市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加快培育十二條產業鏈的工作成果。這些項目,既有支撐強勁的龍頭項目,也有強鏈延鏈補鏈的配套項目,必將進一步延伸我市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壯大產業實力,為莆田高質量發展帶來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
論壇上,還發布宣讀了《第七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湄洲宣言》。
媽祖搭心橋 文旅共圓夢
為進一步發揮媽祖文化心靈紐帶作用,拓寬兩岸文旅交流合作空間,共同推動兩岸文旅融合發展,增進兩岸文化互鑒、民心相通、發展共享,推動兩岸一家親,攜手共圓中國夢。
在第七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期間,由省文化和旅游廳、莆田市人民政府主辦,市文化和旅游局、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承辦的“媽祖文化與兩岸文旅發展”分論壇在湄洲島舉行。本次分論壇以“媽祖搭心橋·文旅共圓夢”為主題。
在論壇上,南開大學現代旅游業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導,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旅游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石培華為莆田策劃推出了12條“莆陽開春”莆田市文旅精品旅游線路,并推介了49個莆田市文旅招商項目。“媽祖搭心橋·文旅共圓夢”臺胞代表蔡高暉、李苑芯、林孟蓉分享了創業故事,藝術家代表陳耿龍、李繼成分享了藝術賦能鄉村振興感想。與會專家、學者代表踴躍發言,積極共建共享莆田文旅發展機遇,共繪莆田文旅發展藍圖。
發揮優勢互補 實現合作共贏
12月17日至19日,2022年閩東北協同發展區文化旅游協作活動在莆田舉辦,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南平)聯席會議精神,加強“四市一區”文化旅游深度交流協作,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福州、莆田、寧德、南平、平潭綜合實驗區文化旅游主管部門及相關重點企業代表召開座談會交流閩東北文化旅游區域協作發展經驗,共商閩東北協調發展區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未來合作方向。
座談會上,閩東北“四市一區”文化旅游主管部門領導就各地文化旅游發展及協作情況進行匯報交流,進一步探索區域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期間,與會人員還先后參加了第七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四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活動、媽祖文化與兩岸文旅發展論壇等活動,并實地考察了湄洲島媽祖文化旅游區、百威中國啤酒博物館等文化旅游項目,進一步了解我市在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中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做法。
創作大型木雕 傳播媽祖文化
12月17日至19日,由市工信局、湄洲島黨工委、管委會聯合主辦,湄洲島旅游和文體局承辦的中國“媽祖杯”標識及產品設計文創展在湄洲島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會議中心展出。
在展區入場處最顯眼的左右兩邊各展出一柄金絲楠木如意木雕,吸引了與會嘉賓的關注。據記者了解,這對金絲楠木如意木雕是由輕工大國工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莆田木雕傳承人林建軍所創作。每柄如意為一整塊木料所制,如意上面雕刻的圖案,中間為媽祖圣像和千里眼、順風耳,兩邊為四海龍王攜水族朝圣媽祖,意為四海升平,如意頭尾雕刻著吉祥和平安圖案,一對如意制作得一模一樣,均采用莆田木雕精微透雕技法雕刻。
“這是我和我的團隊歷經兩年時間精心打造的,目前這對如意已基本雕刻完成,僅剩下最后一部分工序,還需要再花費一年左右的時間進行打磨。”林建軍說,“這一對金絲楠木如意木雕一柄的長度是3.23米,寓意媽祖農歷三月二十三誕辰。這個作品最大的難度在于設計,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做過這么大的如意,這一對如意木雕可以算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我也希望通過一對如意,把媽祖文化傳播得更廣更遠。”在接受采訪時,林建軍告訴記者。
傳承非遺技藝 推動項目保護
12月17日下午,由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宣傳部承辦的第七屆湄洲女發髻技藝展示在湄洲媽祖祖廟圣旨門廣場舉行。
本屆湄洲女發髻技藝展示與往屆不同的是,主辦單位還新增設了游客報名體驗環節,旨在讓更多的游客深入體驗湄洲女發髻的美麗,近距離感受媽祖文化。
據介紹,舉辦“湄洲女發髻”技藝展示,旨在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學習此項技藝,在充分展現“湄洲女發髻”獨特魅力的同時,培養更多年輕的“湄洲女發髻”技藝傳承人,進一步推動媽祖信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工作。
“帆船頭、大海裳,紅黑褲子寄平安”,湄洲女發髻又稱帆船頭、媽祖髻,相傳由媽祖設計,是媽祖信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湄洲女發髻有著十分典型的海洋生活特征——“發髻是帆,發卡是槳,頭頂的盤發是舵,束發的頭繩是纜,兩邊的銀釵是錨。”寓意一帆風順、平安歸來。
據悉,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我國第一個世界級的信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湄洲女發髻是媽祖信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媽祖文化的重要象征。保護和傳承傳統湄洲女發髻技藝對媽祖文化的傳播和媽祖精神的弘揚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弘揚媽祖精神 感受文化魅力
12月17日下午,第六屆“媽祖世界·瓷行天下”陶瓷作品展覽會暨捐贈儀式在湄洲島舉行。
捐贈儀式上,福建省德化縣恒豐佳創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營先生向湄洲媽祖祖廟捐贈《媽祖36敕封》《平安如意》《媽祖48個典故手繪花瓶》《天妃定海》《獅子大香爐》等精美陶瓷作品共156件。
為進一步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繼續擴大媽祖文化影響力,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特在平安里景區設置媽祖陶瓷藝術館,讓廣大媽祖敬仰者、游客“零距離”感受中國陶瓷文化與媽祖文化的魅力。
搭建體驗平臺 品味閩臺美食
本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期間,閩臺美食節在媽祖文化論壇會址舉行。
本次閩臺美食節設置有媽祖平安面、湄洲魚飯、湄洲秘鴨等湄洲美食展示區;莆田山里熗粉、仙游海蠣餅、楓亭糕等莆仙美食展示區;臺灣鹵肉飯、炸雞排、太陽餅等臺灣美食展示區以及媽祖文創伴手禮、媽祖糕、莆田鞋、莆田茶等伴手禮展示區,為與會嘉賓、游客吃、喝、購提供“一站式”體驗平臺,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品嘗。
第七屆世界媽祖文化
論壇湄洲宣言
我們,來自世界五大洲49個國家和地區的各方嘉賓,通過線上線下共聚媽祖故里莆田湄洲島,參加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會議圍繞“大愛和平,文明互鑒”主題,開展平等對話、交流互鑒,取得廣泛共識和圓滿成功。
我們宣言,秉承媽祖文化和平使者、文化橋梁的崇高定位,構建全球媽祖文化傳播體系,強化人員交往、文化交流、民心交融,以交流消彌隔閡、以交往化解沖突、以交融共促發展,促進世界文化欣欣向榮,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道路的多樣性,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
我們宣言,秉承媽祖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開放情懷,擴大對外交流交往,積極搭建更多合作平臺,開辟更多合作渠道,推動全球文明互鑒,拓展海洋、旅游、經貿等領域合作,拓增更多市場、投資、增長機遇,推動全球化健康發展、各方互惠共贏,讓資金和技術自由流動,讓創新和智慧充分涌現,匯聚各方經濟增長合力。
我們呼吁,強化湄洲媽祖祖地優勢,共建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凝聚“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全球各界人士心力,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廣范圍上,共同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共同推動減少全球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共同奏響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主旋律。
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組委會
2022年12月18日于中國·莆田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