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凌明信 見習記者 陳曉威
在第十六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即將盛大啟幕之際,記者走進位于莆田鞋服城的兆豐皮業(福建)新材料有限公司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紅色文化”皮革作品展示館:《弘揚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永遠跟黨走》《紅船精神》《贊頌新時代》《奮進新征程》,一幀幀一幅幅,這些作品以紅色歷史題材為主題,用新型皮革材質、通過皮雕創作的形式,歌頌建黨以來的光輝歷程、非凡成就及典型人物。作品各展其長,風格多樣,是對黨、對家鄉、對時代摯愛之情的抒寫和表達,以生動的藝術形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的百年輝煌歷程,生動的視覺語言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精神譜系。
“這項展覽共分為氣壯山河、輝煌歷程、永遠跟黨走三個部分,共展出《紅船精神》《井岡山》《哲理鐘樓》等27幅作品,展覽從10月18日開始持續到現在,吸引了好多市民前來參觀,大家說,這是一場視覺與文化相融合的盛宴,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部鮮活的歷史教材。這是對我開設‘紅色文化’皮雕作品主題展創作理念及藝術表現特點的充分肯定,我將永遠不忘軍人本色,堅持以藝術創作謳歌黨和人民,以企業的使命擔當奉獻偉大的時代?!闭棕S皮業(福建)新材料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志鴻說。連日來,他正忙于藝博會辦展事宜,這次藝博會主會場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的福建工藝特色展示廳,他的皮雕藝術館有300平方米展示空間。“千年傳承與工藝創新點亮生活,讓我們共同期待?!睂τ诩磳⒌絹淼乃囆g盛會,他信心滿滿的。
“志”在必行,在邊角料上“種”出一朵藝術玫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币环ぎ嬜髌飞鷦佑腥?,小巧玲瓏的工藝小作品令人愛不釋手——誰能想到:這些作品的原材料,竟然是來自制革廠的削勻皮屑、皮革邊角料以及制鞋廠的修邊皮塊?陳志鴻做到了這一點!能以如此獨特的皮雕技藝文化盛宴吸引人們,能以《財寶天王》作品獲得第十五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金獎,重要的是,能以獨到的眼光變革創新開拓商業新天,成為莆田市鞋服皮革的經營大戶,這跟他的成長、奮斗和執著追求是分不開的。
陳志鴻出生于一個農村家庭,父親是當地一名美術教師。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受到父親藝術基因的影響,他對音樂和工藝美術情有獨鐘,藝術的細胞從小就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1990年,18歲的陳志鴻參軍入伍,在海軍某基地后勤部服役,歷任戰士、班長,政治處軍樂團團長助理、樂團首席等。
2001年,陳志鴻退役后和愛人創辦了兆豐皮業(福建)新材料有限公司。他沿襲著自己對藝術的酷愛,也從此與皮雕結下不解之緣!
兆豐皮業(福建)新材料的獨特性在于——這是福建省首家皮革智造創業創新企業,也是國家新興戰略性企業。具體上說,就是一家集皮革原材料、皮革工藝品、商務禮品、藝術品、文創產品和皮革邊角料回收再生利用系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展示為一體的一站式供應鏈科技企業,以皮革為主材,以“皮文化+設計智造”為核心理念進行藝術創造。這也是油畫、國畫等畫作的一個創新和變革。
讓高端的皮文化進入尋常百姓家是陳志鴻和所在公司的追求目標,讓生活品藝術化,讓藝術品生活化是他們的愿景!
“皮革邊角料回收再生利用項目,就是‘變廢為寶’的過程,我們團隊已經研究了十幾年了!鞋業是莆田市的第一支柱產業,是第一個產值突破千億元的產業集群。對于制革廠和制鞋廠來說,皮革邊角料就是廢棄物,大部分被直接處理掉。如何處理好這些材料,也一直困擾著各家企業。而對于我們來說,這些皮革邊角料就是塊‘寶’!我們的團隊研究出‘變’的合理過程:對收集到的皮革廢棄物進行分揀歸類,顏色鮮艷的,能用的,經過工藝老師,通過合理的構思畫圖把它加工成一幅幅文創作品或是工藝作品。將真皮下角料或原料粉碎成一定尺寸的皮纖維,然后再將其與天然環保橡膠、樹脂和其它原料混合后,壓縮成濾餅;將濾餅加熱,使其表層的纖維熔化具有黏性,將各層擠壓、粘合、脫水成型,涼干、切片、壓花及表面處理后,得到各種皮板材和各種美圖的最終產品,后續我們在再生皮這種材料上植入科技的制作,我們會通過噴繪、3D打印、激發雕刻等手法,做成美圖進入家居,進入千家萬戶。這個產品項目目前不僅是莆田第一家,也是福建省第一家?!痹陉愔绝櫣菊故緩d一角,他向記者展示著普普通通的、不起眼的皮革邊角料,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一幀幀美輪美奐的皮雕工藝品!一番生動的演示全過程,濃縮著“再生利用”“變廢為寶”的綠色循環、推動莆田制革產業實現綠色發展。
軍人情結,在創業路上“種”下一顆感恩的心
“黨的二十大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彝艘刍剜l后,依靠黨的好政策,成功創業,更應該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人總是有上進思想,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催人奮發的紅色精神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組成部分之一。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才能講好中國故事、講好莆田故事!”陳志鴻說。
正是對紅色文化懷有濃厚情結,正是秉承“守正創新”理念,他用新型皮革材質創作了《井岡山精神》《一顆紅心》等作品,并贈送軍屬家庭和優秀退役士兵。同時,他還在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皮雕藝術班,為退役軍人后代等培養創業創新人才。
“我永遠是一個兵,非常感恩部隊培養。前不久,我還與荔城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共同策劃,創作《威震海疆》《紅梅禮贊》《和平頌》等紅色題材作品,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痹谧约撼晒摌I之余,陳志鴻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識和經驗,熱心幫助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做好他們求職路上的“引路人”。前不久,他獲聘全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指導團隊成員?!拔覍l揮自身皮雕藝術、音樂特長和企業優勢,為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提供信息資源、就業服務,與退役軍人一起共同創業?!?/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