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陳海容
以茶訴情誼,以茶結同心。日前,由莆田市政協牽頭,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莆田市食品行業協會、湄洲島工商業聯合會(商會)等相關單位和企業共同組織舉辦的2022年“媽祖杯”海峽兩岸民間茶王賽已正式啟動。短短一周時間,迅速激活兩岸同胞的“茶”細胞,數萬網友關注支持、留言點贊,引起強烈反響。
茶事興旺 悠悠千年
武夷山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在唐朝。那時,武夷巖茶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現,后來由研膏茶發展而為蠟面茶。南宋,武夷山成為理學名山,講學、斗茶、品茗,以文論道,極一時之盛,茶事興旺。元代始成為皇室貢品,并在武夷創辦御茶園。
明末清初,晉商開辟了從武夷山下梅到俄羅斯恰克圖的“萬里茶道”。它是繼“絲綢之路”之后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武夷山市作為“萬里茶道”起點城市和海上“絲綢之路”節點城市,成為連接“一帶”與“一路”的重要聯結點。
至今,武夷山中遍布茶文化遺址,有唐至民國古茶園、宋遇林亭窯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園、明大紅袍名叢、清龐公吃茶處、明至民國古茶廠、清茶政告示石刻等。
武夷巖茶 茶香繞梁
武夷巖茶產于武夷山坑谷溝壑間,生態條件優越,優質的巖茶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蜓頭”,葉背起蛙皮狀砂,俗稱“蛤蟆背”,色澤油潤帶寶光。內質香氣馥郁雋永,具有特殊的“巖韻”。
“巖骨花香”是武夷巖茶的獨具特征,“巖”即山場,“骨”即滋味及香氣。武夷巖茶注重“活”“甘”“清”“香”的特點。滋味醇厚回甘,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柔軟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淺黃綠色,葉脈淺黃色,持久耐泡。
武夷巖茶重水求香,以茶水的厚醇度決定主要的品質高低。武夷巖茶的優質茶應具備無明顯苦澀、有質感、潤滑、回甘顯等特點。而茶香作為品種特征鑒定的第二因素,又分為熟香型(足焙火)和清香型(輕焙火)。熟香型的茶以果香及奶油香為上,清香型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為上。茶葉的葉底可作為茶葉品質的參考。
品評鑒賞 嚴謹公正
記者了解到,此次茶王賽分為武夷巖茶、高山烏龍茶兩項賽事,其中武夷巖茶項目于8月23日至30日送樣。茶王賽組委會執行副主任林東村向記者介紹,參賽期間,專家評委將根據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方面進行嚴格專業打分。兩大項目滿分均為100分,其中武夷巖茶滋味30分、香氣30分、外形20分、葉底10分和湯色10分;高山烏龍茶依茶區之茶葉外觀20%、水色20%、香味30%、滋味30%認定。
林東村表示,武夷巖茶的不同品種有不同的品質表現,具體標準也是不同的。此次參賽的武夷巖茶品種有“大紅袍”“武夷肉桂”以及“武夷水仙(老樅)”三種。
大紅袍既是茶樹名,又是茶葉商品名。大紅袍茶的品質特征是條索扭曲、緊結、壯實,色澤青褐油潤帶寶色,香氣馥郁,有銳、濃長,清、幽遠之感,滋味濃而醇厚、鮮滑回甘、巖韻明顯,杯底余香持久,湯色深橙黃且清澈艷麗,葉底軟亮、勻齊、紅邊鮮明。
武夷肉桂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選育推廣的品種,以香氣辛銳濃長似桂皮香。肉桂外形條索勻整卷曲,色澤褐祿,油潤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香氣濃郁持久,以辛銳見長,有蜜桃香或桂皮香,佳者帶乳香,滋味醇厚鮮爽、強、回甘快且持久,湯色金黃清澈,葉底黃亮柔軟,紅邊明顯。
武夷水仙為傳統的茶樹品種,種植在武夷茶區將近百年。武夷水仙品質特性優良穩定,外形條索肥壯、重實、葉端扭曲,主脈寬大扁平,色澤綠褐油潤或青褐油潤,香氣濃郁清長,具特有的蘭花香,滋味濃厚、甘滑清爽、喉韻明顯,湯色清澈濃艷、呈深金黃色,耐沖泡,葉底肥厚軟亮、紅邊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