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合浦
▲周秀廷《神女護使》
這個故事絕對是最重要的媽祖故事之一,甚至說它是經典中的經典也不為過!因有了這個故事的發生,才讓媽祖信仰從民間走上封建王朝的最高層,所謂“上達天聽”——皇帝老子都知道了。當時全國少說也有成百上千種民間信仰,可有幸讓皇帝認可的卻是屈指可數。
媽祖幸運闖進皇宮;皇帝幸運認識了媽祖!
這個故事發生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那一年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是一個才子,名字叫趙佶,他正途皇帝做的不咋地,可偏偏書畫全能,尤其是那個字寫得漂亮極了!后人評價他的瘦金體無人可及!有趣的是接下來要說的這個故事還多少與他寫的字有關。
話說北宋宣和五年,朝廷派出給事中路允迪為使者,渡海遠赴高麗去辦事,可能是去訪問,也可能去宣示國威。為什么呢?因為那時高麗(今朝鮮、韓國)只是一個大宋王朝的藩屬,意思就是它雖然是一個國家但附屬于宋,對宋王朝俯首稱臣,每年還要向宋王朝納貢。除了這個高麗,當時宋王朝附近還有許多藩屬國,比如東海之外的琉球國,從隋唐開始就是中國的藩屬國了,一直到清朝都是,連它那個國王都是這邊派人去加封去確認的。
這個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就是代表大宋朝廷去辦事的。他一共帶了八艘船去的。宋代造船業已經成熟,尤其福建首創的“福船”可以適應遠海航行了。這八艘船浩浩蕩蕩遠航去高麗,事情辦完了就返航,可是中途出事了!出什么事?就是航海人最最害怕的颶風!
東海上無風三尺浪,一旦刮起颶風那就不是三尺浪而是滔天巨浪了!險象可想而知,八艘船有七艘被風浪卷走,消失得無影無蹤,獨路允迪所在的這艘船脫險,得以沖出風浪,化險為夷!文獻資料上是這樣子描寫的:“值風浪震蕩,舳艫相沖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這就奇了!七艘船被風浪淹沒,獨路允迪所乘的船化險為夷,是誰救了他們呢?答案是:媽祖!
原來路允迪這艘船上有一個小官保義郎名字叫李振,他來自莆田的圣墩,圣墩這時已經有了湄洲媽祖分靈廟,而且這座廟是媽祖托夢給圣墩百姓,因一根枯槎顯靈而建起來的,號稱“圣墩祖廟”,附近老百姓都是媽祖的虔誠信徒,這個李振是圣墩人氏,自然無例外。平時他就燒香拜媽祖,在船上更是倍加虔誠。
這一天海上遇險,李振什么都沒有想,趕緊在船上跪下來望天叩拜,祈求媽祖顯靈,庇佑全船化險為夷!不一會兒,果然看到有女神從天而降,穿著朱色衣裳,手提一盞紅燈,佇立在檣竿上,只見她輕輕一揮手,海上立馬風平浪靜,這艘船倏忽間闖過險區,俄獲安濟!
以上這一幕也被路允迪看到了,但他不知道這是何方女神,又是誰請動了女神來救助的?
終于有人告訴路允迪,這個必須問來自莆田的保義郎李振。于是李振上前把此事的來龍去脈一一和盤托出,告訴路允迪那個立在檣竿上的朱衣女神是湄洲媽祖!她生而靈異,羽化后成為海上女神,專門在海上護航救險,禱之即應,萬分靈驗!
路允迪聽李振如此說,方知自己是朱衣女神媽祖所救,不僅救了全船上下人等,還保全了這次出使高麗的成果。于是返回朝廷復命時除了匯報辦事結果,還將海上遇險、八舟溺七、僥幸得到海上女神媽祖救助的事,一五一十、繪聲繪色地稟報給皇帝。徽宗皇帝聽了也連連稱奇!也許這次出使高麗收獲巨大,也許是要褒獎使臣聯同也褒獎護佑有功的朱衣女神吧,皇帝開心之余就來了雅興,決定給朱衣女神媽祖的“圣墩祖廟”賜廟號,就是御賜大匾額,上書“順濟”二字。
按照歷代御賜的習慣,此廟額的書寫有兩種可能:一是皇帝親筆題寫;二是著有司辦理,請宮中書法家(此時徽宗皇帝在宮中建宣和書畫院,養著數百位各有造詣的書畫家)寫了,以皇帝的名義送出去。
按說是上述第一種可能性更大,因為皇帝老子技癢,想把瘦金體傳播天下。如果是他親自寫的,這個廟額是這樣子的,請欣賞!(附圖。用趙佶傳世書法集字“順濟”。)如果是第二種可能,那今天我們就無緣一見廬山真面目了。大概也是十分的“高大上”吧。反正從此以后媽祖廟都統一改稱“順濟廟”。直至今日,專家也以廟名是否叫“順濟”來判斷該廟的年代是宋還是宋之后。
再說給事中路允迪受到皇帝褒獎,又為朱衣女神媽祖爭取到了一個御賜“順濟”廟號,開心之余,還發表了一番感慨。
他說——世間惟生我者恩罔極,我等飄泊大江,身瀕于死,雖父母愛育至情莫或助之,而神姑呼吸可通,則此日實再生之賜也。
這段話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說,世界上只有生我養我的人,其恩德是最大最大的,而我們這些人在大海大江中飄泊,一旦遇到狂風惡浪就等于瀕臨死亡,即使像父親母親那樣對我們疼愛萬分,也沒有一點辦法來救助我們。可是,只有女神媽祖呼吸可通,可以在危難之際顯靈,讓我們轉危為安,而這一刻無疑是我們死而再生的恩賜啊!
誠哉斯言!
路允迪既不是什么高官顯貴也不是什么英雄好漢,但卻因為這一段話流芳后世,人們因此將他當作媽祖的八大陪神之一來奉祀。他的話穿越歷史時空,至今仍在我們耳邊回蕩……
值得一提的是,“朱衣著靈”的故事是最早被文人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故事。因為媽祖故事首先是由民間口頭創作和傳播,到了南宋才有文人介入收集資料和形成文字記載。這則故事被南宋文人廖鵬飛記在其所撰寫的《圣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中;后來又被明末清初的僧照乘改寫為神跡故事,收錄在《天妃顯圣錄》一書中,題目就叫“朱衣著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