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凌明信
酷暑季節,在莆田市區中心地帶的梅峰寺,那二十來個大口徑的圓形陶瓷缸中,荷花羞答答地露出了緋紅的小臉,神情悠然,亭亭出水中,宛如凌波。還有睡蓮,歪著腦袋貼著水面,仿若臨水照鏡。雖然沒有鄉村荷塘那“接天蓮葉”般蔚為壯觀,可種在陶瓷缸中的荷花、睡蓮,散透著獨一無二的精致,一缸一池塘,一缸一勝景!這種抑制不住的純美氣息,給市民帶來了絲絲清涼和柔美。
梅峰寺即梅峰光孝寺,是藏在鬧市區里的一處靜謐之地,一處“綠色客廳”,始建于宋代,因其歷史悠久、影響深廣、規模宏大,與南山廣化寺、龜山福清寺、囊山慈壽寺并稱為“莆陽四大叢林”,被譽為福建佛教發祥地之一。據舊《莆田縣志》所載,寺內原有一口宋代名匠蔡通鑄造的銅鐘,“聲聞江口間,且音有揚抑,能卜陰陽”,人稱“梅寺晨鐘”,為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也是國務院第一批批準開放的全國重點寺院。宋代的梅峰,梅花布滿了山頭,宋徽宗還曾欽賜手書“梅林佛國”額。千年時光流轉,梅峰寺以梅花著稱,梅花盛開季節,寺廟成了“花海”,美不勝收。
從山門進入,沿著254米長的中軸拾級而上,寺廟建筑依次為天王殿、瞻拜亭、大雄寶殿、法堂兼藏經閣、大悲殿。特別是建于山巔海拔55米處的大悲殿凌空高聳,殿高22米,殿中一尊高14.2米的觀音坐像,為八閩之最、全國少有。這不,梅峰寺的香火一直旺盛,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來此祈福的香客甚多。而在炎熱季節,一些上了年紀的市民,更是把梅峰寺視為一處賞荷、納涼、養心、鍛煉的好去處。確實這樣,擇一隅清幽,與古色古韻相伴,登廊賞景,荔城風光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