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8月14日,荔城區北高鎮舉行聚德教育基金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暨第十一屆頒獎典禮。
本屆頒獎典禮共發放獎教助學金74萬多元,其中頒發獎學金23.1萬元。獎勵46名研究生和31名優秀高考學子;發放助學金14萬元;資助38名在校貧困生,發放獎教金36.9萬多元;獎勵北高鎮13所中小學286名優秀教育工作者。此外,“聚德綠色通道”結對幫扶3名特困學生每人5000元,共資助1.5萬元。
據了解,聚德教育基金會創辦于2012年4月,是由北高鄉賢自發成立的非公募民間教育基金,其宗旨是“聚集愛心、弘揚美德”。聚德教育基金會成立10周年來,基金會的影響力、社會聲譽和品牌形象不斷提升,為北高的教育振興和公益慈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促進作用。截止2022年6月,已發出各種善款658.5萬元,主要惠及北高12村13所中小學等師生3342人次。其中,聚德獎學金149萬元,獎勵了高考等成績名列全省前百名的有7人,全市前三名的有5人、前50名的有27人;考上保送北大清華11人,研究生44名,“雙一流”大學288人,本一批大學707名。聚德勵志助學金、綠色通道等資助從初中到博士困難學生1163人次183萬元。聚德獎校金和獎教金1472人次209萬元。同時,基金會還捐助北高鎮教師節表彰、教育醫護人員慰問、助力抗疫和資助困難學生等67.7萬元。
另外,在荔城區北高鎮聚德教育基金會成立十周年期間,一首由鄭祖杰作詞,陳諾作曲的聚德教育基金會會歌《聚德百代馨》MV也正式上線,該會歌的MV全部取景于北高境內具有代表性的鏡頭。
“北高,古稱興福里,依山傍海,人杰地靈。歷史上,北高‘雖云濱海,無異于城’,山川秀氣,清緋相望,重教興學,蔚為人文,共出進士逾56名、舉人超過90名,是‘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重鎮之一,自明倭患,尤其是清‘截界’后,北高被劃到界外。自此,界外‘鶉衣百結、椎魯無文,逾三百年猶不能復曩時之盛’,成為貧窮落后和文教不昌的代名詞”。聚德基金會發起人翁美瑞告訴記者,在拍攝中,我們選取了竹莊翁氏祖祠、前營龍泉書院、埕頭中小學、埕頭葉仙芳博物館,東皋、沖沁媽祖園以及珠寶城、地標五侯山、汀汀海堤等具有歷史人文代表性的景觀,充分展示了我們北高“高山高水,高文高才,高人高智”的精神風貌。
“北高鎮作為是中國黃金珠寶特色小鎮、中國黃金珠寶首飾之鄉,諸多在外經營珠寶的北高人作為莆商‘同鄉同業’的重要分支,他們長期背井離鄉,遍布海內外各地,吃苦耐勞,敢拼會贏;飲水思源、愛國榮鄉;報效桑梓,扶危濟困,重教興學,集善成德,生動體現了我們北高人‘謀事無中生有,做事腳踏實地,成事報效桑梓’的精神與情懷”。翁美瑞說。 (時報記者 翁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