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合浦
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前后,全世界大大小小幾千座媽祖宮廟,都要舉行隆重的“媽祖節”,來慶祝“媽祖生”。媽祖節是由群眾性祭祀媽祖活動發展的定期廟會。媽祖廟會,各地都有,最著名的要數天津媽祖廟的“皇會”。據說“皇會”原名“娘娘會”(天津人稱媽祖廟為“娘娘廟”),起源于清初,后來因乾隆皇帝路過天津時觀看了娘娘廟的這種廟會,便被人們改為“皇會”,意為皇帝看過的廟會。
盡管各地廟會規格不同,但慶祝“媽祖生”的熱烈氣氛是相同的。在湄洲媽祖祖廟,每年臨近農歷三月二十三,香客、游客如潮涌來,尤其是三月二十二晚上,祖廟山全是虔誠的信徒,一個個都在等待午夜吉時的到來。
這一天,湄洲祖廟有一個富有人情味的習俗,那就是在媽祖誕辰前夜為媽祖“梳妝”。夜已深,燈火旺,祖廟董事會的老阿婆們聚在“梳妝樓”,這里供的是不戴冕旒的媽祖神像,人們要為她“梳妝打扮”。明天是媽祖生日,老阿婆的心情比女兒出嫁還要激動萬分,喜盈盈地忙著為媽祖梳妝,給她簪花,給她插釵,給她擦拭臉上的香灰,給她換上一身新袍。這真是一個最切合女神身份的禮儀風俗,可能全中國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了。
零點的鐘聲敲響。圍在寢殿香爐前的人們,爭先恐后地把捧在手中的一炷清香插進香爐。煙火熏得誰也睜不開眼,可誰都不在乎。因為點上“頭支香”是蘊積已久的心愿,今天終于實現了!而在寢殿內,華燈如晝,映照著神龕,端坐的媽祖更顯慈祥親切。長長的供桌上擺滿信眾奉獻的各式各樣禮品,有花有果,有壽面有酒漿,有“三牲”,有“齋菜”,琳瑯滿目,爭奇斗艷。一會兒“師公”作法,嗩吶銅鈸聲喧;一會兒“女眾”誦經,木魚鐘磬和鳴。跪拜的信眾一茬接一茬,熙熙攘攘,擠成一團……這真是一個狂歡的不眠之夜!祖廟各殿,人流不斷,鞭炮聲不斷,“十音”“八樂”此起彼伏,舞龍舞獅翻飛騰躍,共同營造了廟會的沸騰場面。而戲臺上正演出曲調高亢的莆仙戲,好戲連臺直演到天亮。
到了二十三日上午10時左右,祖廟廣場要舉行的是媽祖節的“重頭戲”——祖廟祭典。氣勢磅礴、恢宏壯觀的祖廟祭典終于把媽祖節推到了最高潮。
媽祖是海神,大海是她重點管轄和顯靈的地方,所以,人們除了廟祭之外,還要舉行海祭——對海祭拜。海祭主要是漁民的節日,是在三月廿三媽祖誕辰這一天舉行,禮儀同廟祭一樣隆重,只是把供桌、供品擺到海邊沙灘上而已。信眾面朝大海,向海神媽祖跪拜,祈求海上出行平安,海上捕撈豐足。海祭因地域不同而名稱也不同,如,在浙江象山稱“開漁節”,在廣東稱“辭沙”,在臺灣澎湖則是稱“海上巡安”。
與海祭關聯的習俗是水族朝圣與漁民禁捕。傳說三月廿三這一天,海龍王也率所有的魚蝦龜蟹來到湄洲灣海域,向湄洲媽祖朝拜。人們常望見水族輳集,追波逐浪,競相騰躍,陽光下鱗光閃爍,水沫翻飛,煞是壯觀。原來水族也通靈,過節來朝圣,因此,漁民們相約,媽祖誕辰前后幾天海上禁捕,好讓魚蝦同人類一樣慶祝媽祖誕辰。此俗由來已久,從未破例。如今看來,此俗頗符合現代人保護海洋漁業資源的理念。據說,有科學家觀察,這幾天的氣候和洋流,正是魚類產卵的最佳時機。水族繁衍與漁民禁捕不謀而合,這也許是媽祖的巧安排吧。
民間流傳的水族朝圣故事很多很多,但最奇異的要數“湄洲大魚獻燈油”的故事,說的是水族不僅朝圣,居然還有大魚主動上沙灘,獻上自己身上的肥油肉,以供給祖廟和其他分靈廟熬成油,用以在媽祖神龕前點長明燈!
這個故事記載在清代薛福成的《庸庵筆記——述異》一書中。茲摘錄如下:
天后威靈顯赫,佑庇生民,其神力著于南北海面者二三萬里,蓋近千年矣。
福建莆田之湄洲,為天后故里,素稱閎麗。每歲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圣誕。先期數日,輒有大魚暴鰭瀕海之沙灘,聲如牛吼,聞十余里。湄洲之人皆曰:“大魚來獻燈油矣!”廟祝率數十人,擔筒挈缶而往。
大魚長十余丈或數十丈,開口馴伏不動,若有待者。
人皆攜尋丈巨木,撐拄其上下腭,恐其一擊(上獻下齒)而殺人也。遂各負擔秉燭而入,兩足皆穿草鞋,恐其被滑傾跌也。諸人皆歷魚喉,抵魚腹,觀其臟腑間積油甚多,無不任意挹取,滿器而出。或既出復入者數次,大約取油數十石,可敷神前點燈數年之用。即不復入,去其口中拄木,魚即揚鰭鼓鬣而逝,觀其意若甚自適者。或曰,魚腹中剌油過多,其氣不能舒暢,去其有余,則魚意自樂也。或曰,魚以得獻悃于神為快也。
若人謀捕而殺之,必有殃咎,故相戒不敢萌此意,而魚亦似知之,必飄然而去也。
據閩人述之如此。
作者薛福成,字叔耘,號庸庵,1889年任出使英、法、比、意等國大臣。著有《庸庵全集》。
后人讀此《湄洲大魚獻燈油》的記載,估計大都認為屬無稽之談,其實這故事應該是有所本的。因為文中所說的“大魚”應該是大鯨魚,湄洲島海面有這種“大魚”。據我所知,1999年3月,湄洲宮下海灘就曾出現一條巨型鯨魚(須鯨),長約12米,體重約20噸,人們想將其推回大海但沒有成功,漸漸因缺水而亡。后來只好運上岸,找了造船廠的一間大房子安放,請專家來將其制成標本,供游客參觀。依我看,這鯨魚即是薛福成在書中所描述的“大魚”吧。只是時過境遷,大魚并不知道如今廟里燈油充足,光明燈終年點燃,已經不需要它再來獻油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