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松
張氏宗祠前大門
內埕
宗祠內院
后大廳堂
宗祠石鼓
塔峰張氏宗祠,位于大濟鎮垅溪村塔峰(塔兜),始建于明朝永樂二年(1404),距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有五座,有四個大天井,分別擁有大門坊、大埕、中大廳、小廳、兩邊走廊、附院、中廳和大廳五進院。
仙游塔峰張氏源出清河張氏,其入閩始祖是睦公。睦公號宗和,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僖宗授光祿大夫,中和二年,因秦宗權等叛亂,跟隨王審知等義軍入閩,居今閩候縣上街榕橋村。唐昭宗乾寧四年(897)授三品領榷貨務,因佐王審知于后梁開平三年(909)封為梁國公,卒后追贈太師進尚書右僕射,睦公之孫濬公后遷出居仙游縣城內。
塔峰張氏始祖淇公是濬公的23世后裔,平生素齋禮佛,無意故居,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8)從埔尾巖坂出發,肩挑娘媽木塔,歷游南行,意欲另選宅開科。一日返至大圳(今大濟)時,頓覺疲乏,放下肩挑休息,舉目遠眺,望西山峰拱秀,曲水環流,山光秀色,一時留連忘返。后舉步欲行,卻肩挑不動,認為娘媽與貴地有緣,遂建造小廟,領家人定居于此,距今已有600多年,后裔繁盛,此為仙游塔峰張氏。
塔峰張氏后裔聚族而居的村落現分布于德化、鵬溪、南平、莆田。仙游縣境內分布大濟、度尾、鯉城、賴店、郊尾、楓亭、園莊、榜頭、石蒼、社硎等鄉鎮,大濟鎮分布境內古瀨、溪車寨頂、湘亭、將軍山、張厝、三會后厝、山岑后厝、山岑涍溪、坑北塔兜、壩頭壩岑、坂頭、瓦頭埔、新厝、烏石埔尾等村落。
據介紹,張氏宗祠目前是仙游縣最大最古老的宗祠。史上出過一名進士,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張兆鰲。張氏宗祠于1992年重修,1998年至1999年再次修繕,雕梁畫棟精雕細刻,歷時二年,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