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琰 肖涯賓
媽祖文化經過千年演繹,已經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當前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重大舉措密切相關。世人認可的“立德、行善、大愛”媽祖文化的核心精神,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媽祖精神貫穿中華儒家思想
媽祖文化,是整個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包含了儒家思想內涵在內。在媽祖文化的故事中,充滿了“忠”“孝”思想內涵。儒家思想注重“仁義禮智信”等,在家庭中,男人要有擔當,有氣魄,有愛心,為人要陽光、正派、積極、努力、勇敢、向上;女人更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這些內容的深刻思想內涵,與媽祖的精神基本是一致的。
媽祖精神接軌當代社會發展成趨勢
21世紀,人類在“崇拜信仰和海洋主導”方面竟爭“話語權”,已成為不言而喻的話題。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快速的今天,弘揚媽祖文化,傳播媽祖精神,是一個“利在當代,功于千秋”的課題。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都有內在的必然聯系。解決從人到家庭到社會的一些問題,思想的因素往往起決定作用。從一個人一個家庭做起,將會直接關聯到整個社會。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影響了一些人對價值觀的判斷,且因之連貫出許多當前急需撥正的“事與物”,來促進和適應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這個是“利國利民”的舉措。因而,媽祖文化精神更廣泛融入人們思想深處,去影響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將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一個趨勢。
媽祖精神與家風家教相融合
家庭是形成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良好的家風家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家教的建設和傳承,不僅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家庭的現狀和未來,更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繁榮和發展方向。媽祖愛國、親民、孝悌、仁義、崇善、誠信、智慧、包容、勇敢、奉獻等崇高品質和良好家風,與現代提倡的家庭家風建設不謀而合。從媽祖急公好義、拯危救難的動因,到“菜嶼長青”“懇請卻病”等許多媽祖傳說故事,都體現出媽祖一切德行的出發點是慈悲善良,媽祖特有的寬容和睦的精神內涵,使得媽祖文化具有了更多的母愛色彩,具有了更多的親和之力,鼓舞激勵人們永葆向上、向善、向美的樂觀心態和大愛精神,成為引導培育現代人養成良好品行的精神之一。把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與家風建設相融合,可以進一步豐富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內涵。
媽祖精神融入家風家教工作,必須多方努力,從單體的人,到一個家庭、一個機關、一個企事業單位,到整個社會,最后由政府關心重視推進,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提速發展。
單體人從個人做起,多做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從家庭做起,向媽祖精神看齊,營造好的家風家教氛圍。從學校做起,編寫相關的教材,把這些工作納入學生“鄉土教育”的內容,常抓不懈。機關企事業單位,結合一些政治學習和黨員思想教育等相關的學習活動,把媽祖精神當作材料納入整個學習工作體系中。企業要把“媽祖精神與家風家教”,當作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一種理念,來指導企業的發展;在全社會范圍內,一起行動,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持續下去,逐漸見成效。
以法律和道德雙驅動,宣傳法律,倡導道德,從法治層面懲罰,從道德方面鼓勵。要與普法宣傳工作結合,推廣法律知識,以案例說話,防范于未然。結合治安工作,對每一個“有問題動向”的家庭,及時關心、疏導,以鄉里鄉親的身體力行,講述“媽祖如何做人做事”。也要從道德教育方面入手,教育子女勤勞、好學、熱心、上進。
媽祖精神融入家風家教工作,結合“村民禮尚往來”習俗。村民的一些傳統,如,往日農村蓋房子都是友愛互助,這種好風氣要繼續發揚光大。媽祖誕、媽祖祭、媽祖福(春節)活動做到“禮俗結合”。時間上,每個節慶都有慶典,這是“俗例”,如何進行慶典,那是“禮”的行為。如在“禮”活動內容中,把“二十四孝”故事制作成供品等等。也可以以各媽祖信俗活動場所中的“藝展、壁畫、塑圖、廣播、視頻”等具體工作入手。內容結合媽祖助人為樂的故事,如“祈雨濟民”“焚屋引航”等等,進行展示。同時,褒揚獎勵家風家教模范。
媽祖文化的發展對人類的貢獻頗大,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進一步發揮媽祖文化的作用,已逐步被各界人士所重視,并且付之實施。中華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媽祖文化精神“立德、行善、大愛”已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核心內容,受到全人類的關注。如何進一步弘揚媽祖精神,用媽祖精神來指導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如何來結合傳統的家風家教的傳承,是排在人們當前的一個任務。一個家庭是一個社會的一分子,好的家風家教的傳承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展會發揮巨大作用。在當前客觀條件下,加大媽祖精神的推廣力度,采取相關的措施,逐步抓落實,將媽祖精神與家教家風密切結合將對社會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是一個值得各界人士來進行研究和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