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愛紅
接到娟的電話,已是凌晨一點多了,她輾轉(zhuǎn)幾小時的車程,才進家門就想找我聊天。無奈,我是閉著眼睛,半夢半醒當(dāng)聽眾,任娟在電話那頭唱“獨角戲”了。
“我們各自喝了兩杯咖啡,本來我想告訴他,我這幾年怎么熬過來的,但看到他張口閉口說我過得好,他放心了,我欲言又止了。后來他目送我登機,我只言快樂,不言傷了……”這是娟在掛電話時,對我說的最后一段話。
被娟的善良打動著,那一夜我輾轉(zhuǎn)難眠。腦海里,不停歇地回放著娟這些年歷經(jīng)婚姻挫折的酸楚。而每見到她時,她總以笑臉相迎。在她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將快樂傳遞。
這是一份善良。因為善良,娟遠離了憎恨,收獲著心靈的純凈,并將快樂傳于他人。
而快樂是什么?
也許你會說:就是感覺開心、高興。
是的,快樂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一種心靈上的滿足,與財富、環(huán)境無多大關(guān)系。做一個善良的人,將歲月里的滄桑,以笑容化簡;將經(jīng)歷的風(fēng)雨,安暖地存于時光之中。待有朝一日,當(dāng)你回望過往,會發(fā)現(xiàn)你的人生演繹了灑脫與溫暖。
魯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圖》中有這樣一段話:昨天看這個,今天也與善良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里還閃出蘇醒和歡喜的光輝來;劉半農(nóng)先生在《敲冰》中寫道:結(jié)著七十里路的堅冰,阻礙著我愉快的歸路。
這些愉悅心情的文字,告訴我們,若不能以善良和快樂待自己,那么生活將折騰著自己。
想起舊社會里,很多人的溫飽都成問題,若能得到一頓飽餐,一件新衣,就異常喜悅,滿懷感恩。而在這個衣食無憂的年代,很多人常有莫名的郁郁寡歡,重視財富攀比,斤斤計較得失。經(jīng)歷一次病災(zāi),或一場劫難后,才感到只要能活著,一家人能團圓在一起,就是莫大的快樂、幸福。
人世間,總有不同的緣分、際遇。當(dāng)一些人耿耿于懷地抱怨命運不公時,有人卻在偷偷羨慕著對方擁有的。你無意間為之的善意的舉動,往往會給別人幾許溫暖與美好;你無意間成為了他人心里的風(fēng)景,你的善良會為他人點亮一道心靈之光。
或許命運不同,經(jīng)歷的事情也不同;自然,體會快樂的程度和感知也大不相同了。
下班回家,我經(jīng)常會看到一對年邁的夫妻,在市場路口的垃圾箱中翻找紙盒、可樂瓶,夫妻倆配合得非常默契。經(jīng)常有店家給些紙盒,這對夫妻總感激地將店家門口掃一遍。一天,晚上六點左右,我看到這對夫妻坐在垃圾箱附近的石階上吃快餐,女人把一個雞腿夾到男人盒中,男人露著幸福的笑容,將雞腿塞回女人的盒中。夫妻倆相互關(guān)愛著,邊吃邊笑談著什么……那平淡又甜蜜的一幕,至今還停留在我腦海里。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
在某年的一場同學(xué)聚會,本來說好大家AA制的。一位大家眼中混得最光鮮的男同學(xué),悄悄地出去買單了。他說,多年未見,同學(xué)們一直尊稱他為“X總”,一直請他來聚,他都抽不出時間來,現(xiàn)在他務(wù)必得請同學(xué)們開心吃一頓。飯間,一男同學(xué)問他:“這幾年家具做得如何?虧損沒有?”他淡然一笑,只回了句:“同學(xué)們難得相聚,我們只帶來快樂,不談任何不愉快的。”而我聽說,他接近破產(chǎn),廠房被拍賣了。兩個多小時的聚會中,只見他的笑容,未見他有沮喪表情,或傾吐一句怨言。我心里暗暗為他的善良點贊。
身邊有位女同學(xué),人美心善,在基層工作。她的工資微薄,還背負贍養(yǎng)父母、培養(yǎng)孩子的重任。而每逢在外,遇上乞討之人,或是大病困難的家庭,她都會相助。有朋友問她為何這么做?她淡然地說:“幫別人,自己也收獲快樂。”
我想說:善良是人性最柔美的力量,善良是高貴、寬容的體現(xiàn),讓善良與快樂,永遠相伴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