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彬
龍鳳呈祥祈福屏是一座巨型木制鏤雕多扇描金彩漆屏風,造型渾厚,體形龐大,裝飾繁瑣、富麗堂皇。它是莆田木雕的傳世寶物,是媽祖文化的吉祥光輝,是祈福習俗的薪火傳承,是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巨屏高7.5米,寬12.5米,“媽祖巡游”“八仙過海”等九十六尊人物組畫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二十一條巨龍騰云駕霧,施霖布雨;八只鳳凰展翅飛翔,欲棲梧桐;四匹麒麟維妙維肖;八只獅子英姿颯爽;千片祥云匯聚瑞氣,底座二十對夔龍排列齊整,屏風的背面亦是祥云芝瑞精雕細刻。
巨屏由五扇組合而成,象征五福,寓意五福臨家門(五福即壽、富、康、德、善)。巨屏色呈七彩:赤、橙、紅、綠、青、藍、紫,寓意七彩祥云,瑞象永輝;雕刻有龍鳳麒麟瑞獸,寓意媽祖賜福,富貴禎祥。
巨屏選用閩中名貴木材紅豆杉制作,重達六噸。莆田方言稱紅豆杉叫“喜至”,為吉祥之木,常用于婚床或吉祥木構的打造,更顯得珍貴無比。
巨屏始創于清代宣統二年(1910),有莆田最后一名進士張琴題跋。屏主蔡長安是世居于涵江沁后的蔡襄后裔,曾長期旅居海外經商,深得媽祖女神護佑,晚年返歸故里,不惜重金,創設龍鳳呈祥祈福屏。當時聘請了涵江木雕名師黃文廉團隊,歷一年多精心雕制而成。
蔡長安按照南洋尊重藝人的習慣,特意要求題留督造人的姓名。得益于黃文廉名師團隊的匠心獨運,精巧設計,巨屏所雕龍鳳花鳥,精致華麗,流云芝祥,波瀾壯觀,凝聚著手工藝人富于創意的智慧和巧奪天工的技術。金漆彩繪色彩艷麗,燦如錦繡;雕填戧金線條流暢,富麗堂皇;刻灰潤彩刀鋒犀利,氣韻渾厚。巨屏折射出璀燦的藝術光芒,氣勢恢宏,碩大無朋,堪稱世間最大的藝術屏風。
屏風最早起源時就是作為御用器具,彰顯天子威儀。屏風在古代反映了一種禮制文化、環境文化、審美文化。屏風精湛的制作工藝和屏風上記錄的民俗民風、歷史故事,使屏風具有了富貴禎祥、鎮宅旺家、祈福祝禱、平和性情、江山永固的精神和文化內涵。
清代屏風設計受宮廷的影響,在用料上講究厚重,尺度宏大,雕飾繁復。因此,龍鳳呈祥祈福屏形成了造型渾厚穩定、裝飾手法雍容華貴的風格。
統觀巨屏,透雕,浮雕、淺雕、線雕技法靈活運用,充分展示了莆田木雕的精湛工藝,令人心靈震撼,嘆為觀止!
也許,很少人知道,這一件傳世百年的寶物,蘊含著一段曲折的歷史,書寫著一個傳奇的故事。
蔡氏一門,三代執著,以獨特的文化情懷,完成創屏、護屏、修屏的使命。自從蔡長安創立巨屏之后,恰逢清末亂世,其子蔡傳仁為保護巨屏幾經周折。經過百年侵襲,原來的巨屏損蝕嚴重,其曾孫蔡金國立下宏愿重修巨屏,從部隊回來后,矢志創業,成為一位知名的企業家,他的創業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專題報道,事業有成后他花巨資耗精力,經多方征召,延聘了著名的木構件修復大師,歷時一年多精心修復,終于如愿以償,成功修復了這座巨型木制鏤雕多扇描金彩漆龍鳳呈祥祈福屏,使之流金煥彩,光耀藝壇!
四代人接力,只為傳世寶物閃光;百余年歲月,見證媽祖文化弘揚。
《龍鳳呈祥祈福屏》價值評判主要有三點:
1.媽祖之鄉,特色文化。祈福重器,價值連城。
2.華僑之鄉,承載商史。載德感恩,激勵后昆。
3.工藝之鄉,名師杰作。雕縷精工,精美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