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翁志鵬
荔城區北高鎮美蘭村(又稱:美瀾村)地處興化灣南岸,該村三面環海,是北高鎮較為偏遠的鄉村之一,目前全村總人口10000余人,是該鎮的人口大村。“面朝黃土地朝天,能否吃飽靠老天”。曾經的美蘭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土地貧瘠,村民一日三餐食不果腹,生活、生存條件極度困難,是個典型的貧困村。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近年來,美蘭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領導下,特別是諸多在外鄉賢、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該村村兩委、全體村民團結一心,結合和充分發揮自然風光等自身特色,先后修建了休閑公園,硬化村道等,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的美蘭村已從當初貧窮落后村蛻變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先進村、“首富村”。
沿著寬敞筆直的“埕美大道”進入村中,道路兩旁一座座鱗次櫛比的小洋樓拔地而起,讓人著實不敢相信這是曾經那個村民窮得揭不開鍋的貧困村。穿梭在干凈整潔的村道,向村民打聽“榕樹群”所在的位置,熱情的村民們都會為來者認真指路,或熱心當起向導。
“要保一方平安,移樹百來棵”。小時候就經常聽老人如是說,今年已65歲的村民林美提介紹,在一輩輩老人口口相傳中,村后一片榕樹群是媽祖為庇佑該村,用神力移植而長的,榕樹多達160多棵,樹齡已上百年,具體多少年至今沒有人知道。以前村民環保衛生意識差,榕樹群下到處是生活、建筑垃圾,不僅臭味難聞,蚊蟲也滿天飛,村民們避而遠之。近年來,大家的生活條件提高了,環保意識也隨之增強,由部分在外經商的村民發起倡議,大家積極籌資捐款,利用古榕樹多的特色,因地制宜修建“興福榕光孝和園”主題文化休閑公園,并配套修建了“幸福院”、漫步小道、十二生肖石雕等,成為該村村民休閑、健身、納涼的好去處?!昂茉缫郧?,這里還是大海,漲潮時到處都是海水,這應該就是滄海變桑田吧!”一路熱心充當向導的村民林建忠笑著說道。
漫步在老榕樹下,茂盛的樹葉遮天蔽日,猶如一把把參天般的綠傘深埋地下,直插云天。老榕樹的樹根似蟠龍,形狀各異;老榕樹的樹干皮若裂巖,飽經滄桑。一串串“成年”的樹須深插地里,為粗壯的樹干起到支撐的作用,一蓬蓬茂密且短的樹須從樹干自然下掛著,好像老人的胡須,像極了一群老態龍鐘的老人拄著拐懶洋洋地擠在一起打盹,亦或正在互訴曾經的過往。
“能夠有這么一大片成群的老榕樹,在莆田是首屈一指,甚至全省也是不多見”。村民林文龍說,枝繁葉茂的老榕樹就像是一群勇敢的衛士,靜靜地守護在海岸邊,為村民擋風,給村民避暑納涼;深埋的樹根就像廣大的興化兒女,無論離家多遠,故鄉永遠是根,是那份無法割舍的思念;老榕樹猶如一群老者,見證著滄海桑田日新月異的變化;老榕樹更像是慈祥的父輩,靜靜地矗立著,盼著在外孩子平安歸來。
走訪中,當地老人介紹,美蘭村不僅自然風光秀麗,更是塊風水寶地,有“獅保門,象保口,金龜堵水口”一說,其中的“金龜”指該村附近海面上一座“菜嶼島”形似海龜趴在海面上,海浪拍打,仿佛是“金龜”在游動。此外,該村還是個革命老區村。“撐船撐到老,就怕美蘭后”。這是當年流傳在漁民中間的一句諺語。美蘭村老協會老會長林南天說,現在的“孝和園”就是在以前“小宗”游擊革命遺址上重新規劃改造修建的,美蘭村位于興化灣南岸的入海口,此處常年風高浪急,一些經驗不足的漁民駕船經過此處,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船翻人亡,許多漁民、船夫都聞之色變。也正是由于此處海面的險,革命戰爭時期,游擊隊曾在該村的“小宗”駐扎,憑借過硬本領和不畏犧牲的精神,開辟出一條溝通興化灣南北兩岸的海上紅色“生命線”,該村村民林文帝、林風國等熱血青年先后積極投身游擊隊伍,為全面取得革命斗爭作出了貢獻,目前,在“孝和園”旁邊還能依稀可見當時一個天然的“藏兵洞”,在“藏兵洞”上方還曾修建有哨崗,由于年久失修,如今已不見蹤影。
在美蘭村南面有一座突兀的小山,當地村民稱為“神山頂”,山上怪石嶙峋,喬木郁郁蔥蔥。據老人說,很早以前,山頂上有一座古剎,居住在山下的村民每天清晨都會聽見從古剎傳來聲聲鐘聲,傳聞還有老虎伏居在山上,山的北邊當潮水退去,石縫中間會有每天然淡泉流出,村民稱其為“龍泉”。站在山頂上舉目遠眺,遠處海面上點點船只歸港,在夕陽的映照下,呈現眼前的就像是一幅“漁舟晚唱圖”,晚清邑中布衣詩人李光榮曾標出莆田“沿海十景”,“美瀾夕照”就位列其中。
在神山頂有一座據傳是始建于明代的航海標志燈塔,該石塔與北高鎮汀江村附近海面上的“塔仔塔”遙相呼應,為來往船只提供保駕護航。在石塔的不遠處有一塊大石頭上有一個天然的“腳印”,當地村民相傳該腳印是“仙人”所留下。近年來,通過村民自發籌資,該村在神山頂上修建了文化休閑廣場、景觀池等,為附近群眾增添了一個休閑、娛樂、旅游的“網紅”打卡地。
走訪中還得知,在當地還曾有“美蘭母雞不識谷”的民間諺語,形容該村曾經貧窮落后的面貌。窮則思變,該村一撥又一撥的年輕人遠離家鄉父母,以勤勞勇敢、敢拼會贏和吃苦耐勞的性格,從事金銀珠寶等經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村村民經營的黃金珠寶終端零售店遍及全國各大中城市,數量達2000多家,其中不乏一些自主知名品牌。事業發展的同時,該村村民心系桑梓,反哺家鄉,積極為家鄉獎教助學、修橋鋪路等各項公益事業捐資出力。特別是近年來,該村致力于打造宜居環境,不斷加大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全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提升。
“如今的美蘭已不再是當初那個交通閉塞的貧窮村,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和全體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美蘭村成功華麗蛻變,我們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下一步,我們將不斷開創鄉村振興建設工作新局面,積極發動在外鄉親、企業家為家鄉建設發展出謀劃策,推動美麗美蘭美上加美,讓全體村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美蘭村支部書記、主任翁金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