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范
手工制作線面(圖片來自網絡)
節日飲食往往具有象征意義,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們每年正月初一早上吃的線面是一種糧食復制品,傳統面食,而常用做禮品、祭品,說明其本身具有約定俗成的象征意義。
線面也叫索面,手工制作的,工序多,方法復雜,技術性強。其中一道主要工序是拉長。一排線面的兩端都用木棍橫著串起,一端的木棍固定在架子上,人抓住另一端向后向下拉,把線面拉長,用力要均勻,不要拉斷。然后緩一緩,讓面松弛,再拉,線面越拉越長,越拉越細,然后晾干成成品。所以莆仙線面又細又長,絲絲縷縷,線條均勻,色澤潔白。可以長久保存。拉的動作也叫做“遒”(普通話讀qiú,莆仙話讀音相近。)。遒的本意是收或拉長線。插秧的時候,用細長的麻繩(俗稱布田索)拉直放在已平整好的水田上面,用做列的界限。收布田索時,是站在水田中的一端,把繩索往身邊拉,收起來。收布田索的動作也叫遒。莆仙線面拉面的工序是遒(拉)之使變長。
線面的吃法很簡單。鍋里放入多量的水,燒開,放入線面,煮一會兒,撈起來,放入碗中,加上芳香的食用油,用筷子拌一拌,就可以吃了。由于在生產過程中已經放入了少量食鹽,故不必再加鹽或醬油。口感軟韌滑潤,咸香。可以在盛好的面上加上事先煮好的菜肴如雞肉、牛肉、排骨等,也可以做些羹湯,就羹湯吃。
線面雖然是一種普通食品,但在莆仙民俗活動中卻有很多用途。
按照民俗,每年正月初一早上,每個人的早餐是一碗線面。碗底先要墊上一點煮熟的青菜,如韭菜或芥藍菜,然后放入煮熟的線面。盛好的線面上面還會放上豐盛的煮熟的菜肴,如豬肉、炒花生米、紫菜、香菇、黃花菜、炒蛋、豌豆、蔬菜等等(這個過程俗稱撒碗面),五顏六色的。這些碗面上的食材是澆頭,相當于下飯的菜,不要一下子都吃掉,要就著面吃。在莆仙,如果你問上了年紀的人的年齡,他(她)會告訴你,吃了面(線面)就多少歲。民間認為:到了正月初一,才算進入新的一年,而不是在元旦。他們是根據農歷年份計算年齡的。
按照舊時禮儀,客人來了,主人一般先煮荷包蛋招待,然后煮出一碗食材豐富的線面。煮面待客,沿海人的慷慨(俗稱“厚意”)是出了名的。他們會煮出滿滿一大碗,上面放滿食材,客人簡直無法下箸:動一動,碗面上的食材如花生啊,香菇啊,就掉下來了。
莆仙婚俗,姑娘臨近出嫁,男方要特意送一次禮品給女家,稱“擔肉面”。這次禮品的內容是在定親的時候女方作為條件提出,并定下來的。禮品主要是豬腿肉和線面。用大的紅禮盤(俗稱“花籃”)分裝,以擔為單位,一般要雙數,有的多達十擔,由男方派人排隊挑往女家。女家收下后,用于分送親友。現在一般都折成錢了。
祝壽時,親友的禮品中必有豬肉線面。線面屬于家常菜,酒家的菜譜中是沒有的,但在壽宴上,如果主人有要求,店家就會上一道壽面。而在民間,女兒還會每年一次回娘家為父母慶生。不一定在父母親生日的那一天,只要雙日就行了。一般選在農歷十月份。禮品也是豬肉線面,認真一點的用禮盤挑了送去,一般不那么聲張,只用籃子等裝了。所以在莆田,如果有人生了女孩,父母會說“有豬腳吃了”。在重男輕女的年代,如果還沒有生男孩,說這句話是自我安慰。
在莆仙,每年大年三十的凌晨,家家都會舉行辭年儀式。擺上一大桌祭品,高燒明燭,祭拜天帝神祇。祭品中有線面。在元宵祭品(俗稱宴桌)中,也有線面,放在盤子中。
如果某人在一次災害、事故中逃過一劫,事后家人會特意煮一碗線面給他吃,是壓驚,去晦氣,也是祝他(她)大難不死,長命百歲。
喪禮之后,喪家會分線面、月季、柏枝給參加喪禮的親友,希望他們遠離死亡,而且平安,健康長壽。
線面與米粉豆腐為主料,再加上豬血、豬腸子、海鮮、蔬菜等,用高湯煮成羹湯,也稱為面糊,是一種美味的家常菜肴,在民俗活動中有重要作用。
上述這些民俗活動,大部分屬于人生禮儀。
線面的拉伸與綿長給我們以啟示,于是就有了“長壽”的象征意義,在民俗活動中有了那么多的用途,人們希望自己的生命也應該和線面一樣綿長。前面說過,線面制作的一個工序是拉長,越拉越長,但要小心,不要拉斷。這跟人的壽命一樣。人的出生標志著一個新生命的起點,這個起點是固定的,指向遙遠的未來。隨著歲月的流逝,生命在延續,年齡增長了,只要生命足夠強韌,壽命會維持很長,正如一句話所說的,“天增歲月人增壽”。而到了老年,生命也越來越脆弱,所以要小心,呵護生命。當人們送“肉面”祝壽時,會對壽星說:“這幾結面送給你長遒(qiú)。”煮給壽星吃的面不能弄斷,線面又比較長,吃面時要用筷子夾起來,有時會拉得很長很高,所以說“長遒”。這句話表面上是“請你吃面”,又蘊含著“祝你長壽”的意思。線面是越拉越長(俗話說彌遒彌長),表達出希望壽星活得長久,即長壽的意思。
截取一段晾干的線面,對折,然后在頭部用麻線扎起來,就是成品。由于經常用做禮品,為求吉利,麻線染成紅色。有一個關于線面的謎語說:“白鷺鷥,紅髻縛脰呂”,這個謎面的意思是,白鷺鷥,脖子上系著紅頭繩(紅髻是紅頭繩),是個很有詩意的謎。用于線面的量詞是結。
線面做為飲食象征符號,體現了中國食俗的祈福象征,豐富了莆仙飲食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