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閑
黃文壽在創作
黃氏木雕作品
一、所在區域及地理環境
黃氏木雕工藝保護單位為莆田市丹桂工藝有限公司,公司坐落在莆田市涵江區國歡鎮經貿工業園內,占地面積1.33公頃。公司周邊有多處與黃氏有關的文物保護單位。公司西側黃崗祠石刻、東側國歡寺、黃岸墓,均與黃氏有關,都是文物保護單位。
二、歷史淵源
黃氏木雕與唐代盛行的佛教寺廟建筑雕刻有著很深的淵源。黃氏先祖中有伏虎祖師黃妙應和兄弟本寂皆為唐代高僧(名載《傳燈錄》),妙應興建“囊山寺”“國歡寺”“上生寺”等佛教寺廟,給黃氏雕刻提供了發展空間。黃氏木雕第三代傳人黃丹桂在民國期間的雕刻技藝,就是以寺廟雕刻為主。他擅長山水花鳥、人物的薄浮雕、高浮雕等。如今在涵江區九峰村的方氏大宅九廂房,還有江口、石庭、梧塘等地寺廟、古民居都留下許多非常精致的丹桂木雕。中央電視臺、省電視臺和有關專家都對這些木雕給予好評。第四代傳人黃文壽、第五代傳人黃淑欽、林飛鶴經營的“丹桂工藝有限公司”,其產品多與佛教題材有關。
三、基本內容
莆田木雕根據記載可以追溯至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晚清莆田出現許多木雕名家,惜多數已失傳。但黃氏雕刻世家至今傳承五代,仍長盛不衰,大放光芒。
清晚期黃氏雕刻創始人黃榮泉師從于何人現已無從查證。那時的雕刻特點以古建筑的雕梁、雕柱、窗花、屏風為主要內容,普遍用于生活、融入生活。由于時代的需求,那時的雕刻技法,平雕較為多見,且以精雕透雕尤為專長,并以一些富貴吉祥的圖案為主題。在這些吉祥圖案里,涉及一些人物典故場景。正是這些人物形象場景,為今天的黃氏雕刻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民國時期,第三代黃氏雕刻傳人黃丹桂不僅完全傳承先輩花鳥專長的藝術風格,并開始以人物為主,山水花鳥作為配景的大膽嘗試。木雕是一種以減法為工序的民間技藝,在雕刻過程中很有可能不小心將擬保留的給打掉或碰斷。但是,花草山水的處理可以用密和稀的形狀來回避,所以在雕刻者手中,仍然可以將它處理成一件完整的作品。久而久之這種風格對雕刻者本身產生了比較隨意的心態,這種心態體現在山水花鳥場景的隨意性,從而更顯得自然。而人物的雕刻手法卻不能那么隨意性。首先要考慮它的構圖、動態、比例和結構。人物是普遍接觸的,雕刻者身邊就有很多的“參照物”。所以雕得好不好一目了然。在雕刻的過程中容不下半點馬虎,否則作品就成為一個“殘疾人”。民國時候的黃丹桂與許多先輩一樣,為一些達官貴人及鄉紳雅士,雕刻古建筑、生活裝飾藝術和寺廟佛像,當時的人物雕刻手法受中國繪畫的影響比較深刻,比較注重意境,對人物的結構及解剖學有所不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黃丹桂受邀到莆田工藝一廠擔任技術總監與技術總教練,為培養莆田雕刻藝術人才立下汗馬功勞。這段時間,由于西洋藝術和中國藝術互鑒,好學的黃丹桂在中西交流的藝術影響下,不斷深入研究,在人物刻畫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創新不斷,新作層出不窮,為人物形象雕刻樹立一面旗幟。黃丹桂的這些作品,至今仍是莆田木雕行業的楷模之作。黃丹桂用他畢生的精力為木雕藝術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也給工藝美術后輩留下了許多藝術瑰寶。黃丹桂的這種對木雕藝術的執著追求精神,為今天的莆田木雕開拓了一條風格獨特的藝術道路。所以黃丹桂被莆田的木雕后輩尊稱為“祖師爺”。
改革開放初期,生于黃氏雕刻世家的第四代傳人黃文壽,在傳承的道路上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由于受到西方美學的教育,他的雕刻作品在追求意境的前景下要求更加嚴格,人物比例、動態、結構和構圖要求更高。黃文壽木雕藝術開始走向世界,此時他的雕刻技法以人物為主,山水花鳥為襯。他擅于人物雕,也繼承先輩精于山水花鳥,而且在宗教雕刻技法上有著唐宋時期的遺風,在人體解剖方面有著更透徹的理解,作品更是標新立異,蘊含大家之氣。從此黃氏雕刻步入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
黃氏木雕管理和生產流水線:
1.設計稿和泥塑的溝通過程。如客戶定購一尊〈關公〉題材,雕刻者必須了解客戶的用途,擺設形式和作品的后處理。如是宗教用,必須彩繪;如是藝術佩用,就不必彩繪,保持木頭本色。
2.選材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宗教用品一般采用香樟木料,它的香味有防蛀功效。收藏用品則必須用高級的昂貴的小葉紫檀等材料,這樣收藏更有價值,作品更有檔次。
3.造型雕刻,這是整個作品制作的關健。
①它須體現客戶的需求和雕刻者藝術上的優勢。雕刻者只有堅持把傳統風格與現代人體解剖知識和藝術造型相結合,才能創作出一流的當代藝術品。
②雕刻過程只能成功完好,不能失誤,否則前功盡棄。
4.修光流程
①臉部雕刻,這是關鍵一環。它須有內在的個性與表情和理想完美的人物容顏。
②手腳雕刻
③服裝龍袍雕刻
④磨光工序
⑤噴底漆
⑥彩繪或噴透明漆
四、基本特征
1.藝術傳承與創新
作品傳承中國優秀宗教造像的精髓,吸收西方雕塑的寫實性進行創新。
2.藝術與產業
藝術產業化是一個既艱難又漫長的道路,經營者必須懂政治、懂政策、懂管理、懂外交等,黃氏木雕已經形成為一個現代企業。
五、重要價值
1.文化藝術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標志。丹桂工藝是全國輕工聯合總社的“百強企業之一”,作品藝術造型獨特,盛譽于東南亞國家。
2.研究黃氏木雕發展歷程,對于做強做大莆田木雕,保護、傳承和提高雕刻技藝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六、傳承譜系
1.傳承譜系
第一代,黃榮泉,男,出生于光緒年間,傳承方式為師承。第二代,黃文廉,男,出生年月不詳,家傳。第三代,黃丹桂,男,1916年出生,家傳。第四代,黃文壽,男,1951年出生,家傳。第五代,黃淑欽,女,1982年出生,家傳。
2.代表性傳承人
黃文壽:2010年11月公布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林飛鶴、黃淑欽:2013年4月公布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七、瀕危狀況
1.信息化不足
①長期做出口都被外國中間商所控制,利潤空間不大。
②近年轉入國內市場,尚未適應。
2.工荒
①培養工藝技工時間長(須5年以上)。
②技工流動性大。
③同行對人才競爭激烈。
盜版盛行,造成不公平、不公正的惡性競爭,影響創新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