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翁志鵬 通訊員 林春盛
金秋時節逢盛事,媽祖故里迎賓朋。11月1日上午,第六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三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在湄洲島舉行。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顒悠陂g,還舉行了第六屆湄洲女發髻表演、《祥瑞湄洲》表演、第七屆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媽祖福佑·匠心傳承”——“海神媽祖”剪紙藝術作品展、“媽祖世界·瓷行天下”第四屆德化陶瓷藝術精品展等活動。
相聚媽祖圣地 共襄文化盛舉
11月1日上午8:30許,在湄洲島媽祖祖廟天后廣場舉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媽祖信俗(媽祖祭典)活動。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海內外嘉賓、媽祖敬仰者通過線上線下同謁媽祖、共享平安?;顒悠陂g,還舉行了湄洲島國家5A級旅游景區授牌儀式。
文化互鑒,民心相通,發展共享。當天上午9:30許,第六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湄洲島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性會址平安會堂舉行。本屆論壇以“構筑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國家、省、市及有關部門領導,部分駐華使節、外籍來賓、僑胞等參加第六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主旨演講。本屆論壇緊扣時代脈絡,服務時代需求,提出以“構筑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希望通過海洋聯結世界,推進海洋合作與治理,契合了當前疫情形勢下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論壇的舉辦將更加豐富媽祖文化所展現的內涵與精神,有力凝聚海內外媽祖文化專家學者的廣泛共識,為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大推力。
本屆論壇主旨演講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主辦單位及海內外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作主旨演講,深入探討,交流互動。期間,與會領導、嘉賓現場觀看了歷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回顧視頻,現場還宣讀和播放了泰國國會主席川·立派,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何厚鏵,菲律賓參議院參議員胡安·米格爾·祖比利,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以及主辦單位領導等賀詞賀信和致辭視頻。
論壇上,還發布宣讀了《第六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湄洲倡議》。
傳承媽祖文化 弘揚媽祖精神
10月31日下午,第七屆(2021)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湄洲島開幕。本次研討會是第六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議以“媽祖文化傳播與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中國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線上視頻參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陳惠黔,莆田學院黨委書記宋建曉,莆田學院校長周瑞祥,福建省港澳臺辦、省社科聯、省臺聯有關部門負責人等領導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研討會共征集論文87篇,會議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來自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通過線上、視頻參會。與會學者主要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海南師范大學、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北京市委黨校、莆田學院等高校、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專家學者圍繞媽祖文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媽祖文化傳播與在地化研究、媽祖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互動研究、媽祖文化交流與海外華人華僑文化認同研究、媽祖文化藝術傳播研究、媽祖文獻史料發掘與研究等主題展開研討。
“媽祖文化發祥于莆田湄洲島,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傳承千年,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上萬座媽祖分靈廟,媽祖敬仰者近3億人,每年來湄洲媽祖祖廟進香朝拜的境內外香客游人達200萬人次?!睍?,陳惠黔說,莆田市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媽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建設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參與“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聯合申報,努力把媽祖文化打造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樞紐,向全世界講好媽祖故事。
為了鼓勵世界各地的媽祖文化研究學者積極投入媽祖文化研究,關注媽祖文化研究工作,本次研討會設置了論文評獎環節。會議期間,還舉行了“東南亞國家媽祖文化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該研究中心由莆田學院、東南亞華人文獻研究中心、英國歐亞高等研究院—馬來西亞道理書院協同建設,旨在推進媽祖文化國際傳播研究。
本屆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莆田學院、福建省媽祖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媽祖文化研究會、福建省高校新型特色智庫·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聯合主辦;由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媽祖海洋文化研究分會承辦。
傳承非遺技藝 傳播媽祖文化
為傳承非遺技藝,傳播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進一步推動媽祖信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工作,在充分展現“湄洲女發髻”獨特魅力的同時,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學習此項技藝,培養更年輕的“湄洲女發髻”技藝傳承人,10月31日下午,由中共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工作委員會、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聯合主辦,中共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工委宣傳部承辦的第六屆湄洲女發髻技藝表演在媽祖祖廟圣旨門廣場舉行。
活動現場,斯洛伐克駐華大使Dusan Bella(杜尚·貝拉)夫人Eugenia Bellova (弗吉尼亞·貝洛娃)現場體驗梳“湄洲女發髻”,吸引了在場觀眾的目光。
據悉,Eugenia Bellova (弗吉尼亞·貝洛娃)是一名醫生,其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目前正在學習中醫醫術,曾多次在一些重要場合宣傳媽祖文化。
“湄洲女發髻”又稱帆船頭、媽祖髻,相傳是媽祖設計的?!颁刂夼l髻”每一個細節,都對應著船的不同部分:發髻是帆,發卡是槳,頭頂的盤發是舵,束發的頭繩是纜,兩邊的銀釵是錨。而這一切造型設計,無不寓含著一帆風順、平安歸來的美好愿景。
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媽祖信俗》的子項目之一,湄洲女發飾、服飾于2008年6月被列入莆田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湄洲島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和推動這一非遺項目傳承。
第六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湄洲倡議
我們,來自世界五大洲52個國家和地區的各方嘉賓,通過線上線下共聚媽祖故里莆田湄洲島,參加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會議圍繞“構筑海洋命運共同體”主題,開展平等對話、交流互鑒,取得廣泛共識和圓滿成功。為此,我們倡議:
——恪守文明底線,共同保護海洋生態。立足媽祖文化關于保護海洋生態、人海和諧共生的傳統理念,自覺踐行“碳達峰、碳中和”莊嚴承諾,開展應對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海洋酸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美麗海洋,共同守住文明交流的傳播線和海洋生物的生命線。
——拓寬合作渠道,共同推進海洋發展。發揮媽祖文化助力海絲沿線發展、構建藍色伙伴關系的紐帶作用,鼓勵各方積極推進海上互聯互通,促進媽祖文化與海洋產業有效對接,在基礎設施建設、海島生態旅游、發展可持續漁業等領域加強務實合作,共享藍色經濟發展成果。
——堅持開放包容,共同維護海洋安全。秉持媽祖文化蘊藏的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的精神力量,共同傳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共同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威脅和挑戰,共同打贏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共同成為構筑海洋命運共同體的中堅力量。
——深化人文交流,共同傳承海洋文化。挖掘媽祖文化促進民心相通相知、人文交流互鑒的當代價值,構建全球媽祖文化傳播體系,完善國際文化交流機制,支持互辦文化活動、互設交流機構、互派高層參會,使得各國海洋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鑒而豐富。
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組委會
2021年11月1日于中國·莆田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