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義
我愛讀書,以至癡迷。雖然讀書有損視力,讓人焦慮,但我卻依然“執迷不悟”,因為讀書既能增長見識,也能愉悅心情。
與書結緣始于還不諳世事的少年時代。一本兒童讀本的《西游記》引我走進墨香的世界里。從此,書伴我左右,走過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書,我的精神食糧,我的良師益友,我的伴侶。一路走來,她給了我豐富的知識,給了我真誠的感動,給了我有益的啟迪。書,她讓我學會了更細致地觀察社會,更理性地品味人生,更清醒地看待生命。
閑暇時,與書相約。每每捧起一本,頓覺一縷墨香撲面而來,遨游在浩瀚的書海中,靈魂得以點化、升華。那里面既沒有旅途的顛簸,也沒有登山的拼搏;既沒有市井的喧囂,更沒有歡場的迷離,只有一片靜謐。
讀書,雖沒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可書中一樣為你呈現了旖旎的風光,你看那深邃的天空,雄偉的大山,那片片紅葉,淙淙的小溪……這是多么醉人的畫面。遠離市井的喧囂,我有更多的時間緊緊擁抱書本,用熱情的目光親吻散發著油墨香的文字,靜靜地聽她講述親情、友情和愛情,詮釋著生離死別。
打開心扉,暢快地與書中的人物進行熱烈的交流,享受心靈與心靈碰撞的感覺。他們的成功,我為其喜悅;他們的失敗,我為其感到無奈;為他們的事跡所鼓舞,為他們的精神所激勵;把自己完全融入書中,和主人公一起思考,感動著他們的感動,快樂著他們的快樂。這種意境是其他途徑所沒有的,真似大汗淋漓后,喝到一杯冰水的感覺。
每當細細品味手頭上的書,都會感受著那份源自內心的喜悅,既不打擾別人,也不會給別人帶去痛楚,并可獲得一種高尚、深刻而又持久的享受……
這不,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我仿佛置身其境,近觀“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年代里祁家祖孫四代的愛恨情仇,深深感慨國家時局對一個家庭的影響竟然如此之大,真的是有國才有家啊;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里我讀懂了“苦難的哲學”,以后遭受再多的苦難,也不會怨天尤人。
讀《毛澤東詩詞選》,詩人那“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豪邁奔放、回腸蕩氣的文字撞我心扉,蕩我魂魄,令我思緒飛揚;《中國國家地理》叢書帶我走進祖國秀美的山川,感受別樣的民族風情,一路歌聲,一路歡樂;而《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告訴了我不論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揭示了“細中見精”“小中見大”“偉大與平凡”的真理,用這真理指導我現在所從事的工作真的得益匪淺……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速,電腦手機的普及,各種利益的誘惑,很多人已無心讀書。但我一直堅持讀書,即使出差、旅游,書也不曾離我左右。漫漫旅途,有書相伴,旅途的勞累頓消。
這么多年的人生際遇中,因為有書為伴讓我得益良多。每讀完一本書,我都會掩卷靜思,思讀書的收獲,思作品對人生的啟發,以理智的心態,閱讀歲月,閱讀人生。
因為讀書,我覺得充實而又美好。能夠安下心來,靜靜地讀你喜歡的書,陶冶一下自己,豐富一下自己,在快樂的閱讀中得到些許升華,真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種感覺,真的是樂在其中,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