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合浦
今天,我講的是媽祖收伏嘉應、嘉佑的故事。
《天妃顯圣錄》收錄了這個故事,標題是:收伏嘉應嘉佑(《敕封天后志》改標題為:收伏二怪)。全文百來個字,大意是:當時莆田海濱有二魔為非作歹,禍害百姓,一名嘉應,一名嘉佑,或于荒山中,或于巨浪中為害。有客船到中流遇風浪將沉,嘉佑赤面金裝水中鼓蕩。天妃變一寶船而游,嘉佑舍客船來犯,被收伏。嘉應從山路遇見獨行的天妃,以為是民間女子,打算侵犯她,反被她用法術鎮住。二嘉俱請宥。收為部將,位列水闕仙班。
由于故事情節與上一期所說的“媽祖收伏千里眼順風耳”十分相似,所以我就不想再展開細說了。反倒想趁此機會說說嘉應、嘉佑這兩個人——你沒有聽錯,嘉應、嘉佑是“兩個人”,是兄弟倆,而且還和媽祖一樣,是由人而神化為“神”,最終成了媽祖的“陪神”,即所謂“位列水闕仙班”。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聽我慢慢為你解答。
據南宋太學博士李丑父(莆田人)《靈惠妃廟記》載:“……東廡魁星有祠,青衣師、朱衣吏左右焉;西則奉龍王,而威靈嘉祐朱侯兄弟綴位焉。二朱亦鄉人,生而能神,揚靈宣威,血食于妃宮最舊。”可見威靈嘉祐兄弟確自宋代即為媽祖陪神,但他倆可不是什么妖魔,而是媽祖的同鄉莆田縣黃石鎮人,名朱默、朱黓。清乾隆《莆田縣志》載朱默之神跡:“年三十二,不疾而卒。建炎四年高宗渡江,中流風濤大作,忽見默擁朱氏旗至,風遂息。詔封默為威靈嘉祐侯,額曰顯濟……默弟黓、諗,女弟六十娘,亦皆生而神靈,并祀附食。”據《莆田朱氏通譜》載,默有四弟四妹。現莆田黃石鎮尚存奉祀朱默的“顯濟廟”。
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末,臺灣學者蔡相煇教授來莆田作媽祖文化考察。臺灣學者普遍比較重視田野調查。他認為嘉應嘉佑既是莆田黃石人,又受過皇帝詔封,那么當地必定有相應的祠廟。他堅持須親自去黃石考察一番。于是我和莆田市博物館館長柯鳳梅一起陪同他去黃石作實地考察。我們來到黃石井埔,這里是入莆朱氏一個支脈的發祥地,俗稱“琳井朱”(本人也是“琳井朱”后裔)。我們特地去尋訪與我相熟、退休在家的著名畫家朱成淦(即畫家黃永玉的啟蒙老師),他當時已經80多歲了,估計對地方史料尤其是朱氏族譜十分熟悉。果然,當我將臺灣來的蔡教授介紹與他認識并說明來意后,他馬上回答:“嘉應、嘉佑就是我們朱氏祖先朱默、朱黓,供奉這二神的顯濟廟就在我家旁邊!”我們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蔡教授更是迫不及待,隨即禮請朱成淦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訪顯濟廟。
從朱成淦老師家往村里走一小段路就到了顯濟廟。廟的規模不大,但十分古樸,因為黃石是“石雕之鄉”,所以顯濟廟建筑多石雕構件。廟中果然祀嘉應、嘉佑兄弟倆。蔡教授如愿以償,顯得很興奮,舉起相機將顯濟廟里里外外拍了個遍。
在我們向朱成淦老師表示感謝,辭別返回城區的途中,蔡相煇教授仍然意猶未盡。他對我和柯鳳梅說,今天收獲很大,終于證實了他原先的猜想。他又進一步大膽猜測,有可能媽祖在生時已經開館收徒,傳授她的經驗和知識,朱默朱黓兄弟倆正好是她的徒弟……所以后來才順理成章做了媽祖的陪神,收伏故事不過是一種假象而已。他還表示回臺灣后準備就此寫一篇論文。
我和蔡教授交往較多,對他有一點了解,知道他在學術上偶有異乎尋常的獨特見解,所以對他的這個想法報之以佩服,并期待早日見到他專說嘉應嘉佑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