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中秋,各種各樣的月餅陸續上市,市面上常見的有閩式、廣式、蘇式……等等。“閩式月餅”——大禮餅以其新鮮、美味備受顧客青睞,逐漸流行的趨勢越發明朗,日漸成為各種民俗活動的主流。
在莆田,傳統大禮餅俗稱“大肉餅”,殼薄、餡飽、味香;外形扁圓,大小如小盆,餅面上一層白芝麻清亮誘人;吃起來皮酥脆、餡香甜,囗感蓬松甜脆、潤而不肥。
這種以古法工藝手作的大禮餅,秉承幾百年來民間代代相傳的配方,以小麥粉、糕粉、麥芽糖、白砂糖、冬瓜條、豬油、肥膘肉、蔥末、花生仁、芝麻為主要原料,經和面、搟皮、包餡、成型、烘烤等多道技藝精制而成。她是莆田民眾“家鄉的味道”和“兒時的記憶”!
作為莆田人喜愛的糕點之一,大禮餅在興化大地極具民俗意義。在興化大地,在閩東南地區民間習俗中,大禮餅具有團圓、感恩、甜蜜、喜慶的寓意。她不但是親朋戚友中秋送禮的“閩式月餅”,還是出嫁的女兒給娘家長輩的“送秋”禮餅,也是男女訂婚的“訂婚餅”,又是親友家紅喜事的“回禮餅”。(“老主顧非遺工坊”林文閃口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