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吳芹芹
又到蟬鳴荔香時節。火紅七月,在舉國歡慶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濃烈氛圍中,涵江梧塘以另一抹鮮艷的“荔枝紅”,獻禮黨的華誕。
壺蘭山水,美“荔”鄉村,百年黨史頌,砥“荔”再出發,近日,莆田涵江區梧塘鎮第二屆荔枝文化節順利開展圓滿落下帷幕。據了解,本次荔枝文化節,主會場設在梧塘鎮溪游村,分會場設在福州三坊七巷和梧塘鎮漏頭村,旨在以荔枝為媒介,以節會友,結合民俗節目、文化展覽、美食品鑒、直播帶貨、泛舟游荔林等多樣活動,搭建荔枝文旅平臺,推動荔枝產業轉型升級,帶動鄉村農業增收,共謀鄉村振興發展。
梧塘風土“展人情”
梧塘鎮位于興化北洋平原,涵江區中西部,東臨江口鎮,南臨白塘鎮、國歡鎮,北扼山區鄉鎮,為涵江區通往山區鄉鎮的“第一門戶”。“梧塘”之名源于唐代吳姓,吳氏在此鑿土墾田,建立村莊,因此名“吳塘”。
為保護好珍貴遺產,延續歷史文脈。近年來,涵江區梧塘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廣泛凝聚各方智慧與力量,加快推進歷史文化名鎮建設,將梧塘鎮建設成在文化特色、生態旅游、村鎮發展等方面具有示范意義的歷史文化名鎮。
農業產品LOGO設計標識展現了梧塘特色——鳳凰、荔枝與農業,印象梧塘攝影優秀作品一一陳列,每一張充滿故事與人情的攝影作品似乎都在述說著一個動人的梧塘故事。活動現場,講解員分別講述梧塘鎮的起源、氣候及物產,幫助游客們認識梧塘、了解梧塘,展區內的一字一圖似乎都在向人們述說著梧塘這座素有“鳳鳴梧桐”美譽古鎮的魅力古韻。
“在前期征集農產品logo、風情攝影的基礎上,通過現場品鑒和視頻直播的方式,在莆田和福州兩地同步推薦梧塘的荔枝文化和農業文化,讓梧塘荔枝走出梧塘、跑出莆田,向大家展示梧塘的民俗、美食、好水、美景等。”梧塘鎮黨委宣傳委員郭陳新表示:“以文化搭臺,全力打造‘鳳鳴梧桐、美荔鄉村’品牌,推動荔枝等農產品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梧塘文化旅游發展,全力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漏頭陡門橋
溪游程文鑄大厝
漏頭村荷花園
莆田荔枝“巧歌頌”
活動現場楹聯展展區,展示多對優秀楹聯作品,例如“梧塘興旺,水舞山歌迎盛會;名鎮繁榮,荔香村美慶豐收”,寥寥數字,卻講述了梧塘的興旺與繁榮;啖荔會區域,人們好似文人墨客一般,以詩會友,以詩詞贊許荔枝,在文人墨士的雅致中展示梧塘荔枝的“美”“雅”。
據介紹,荔枝作為梧塘鎮鄉村振興的產物之一,主要品種有陳紫、宋家香、狀元紅等,依托于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氣候、優良的水質和肥沃的土壤等優勢,梧塘荔枝果色艷紅、香氣濃郁、核小、肉嫩、汁多,質量優而名揚海內外,深受群眾喜愛。梧塘鎮農技干部黃建青告訴記者:“梧塘主要的品種就是陳紫,這種品種的特點就是核比較小,肉質軟滑,甜度高,果汁比較多,水分比較高。目前荔枝主要分布在漏頭村和溪游村,其他村也有少量分布。主要栽種在河流兩岸,河流兩岸的土壤比較肥沃,土層深厚,比較適合荔枝的生長。今年的荔枝面積大概有33公頃左右,產量在100多噸,荔枝的銷售現在是供不應求,大部分是在線下銷售,一般都是在荔枝樹下就被訂購。”
荔枝不僅有獨特的外形,而且有著吉祥如意、生機勃勃的象征。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更深受藝術家們的偏愛。藝術家們利用手工雕刻等技術,將荔枝獨特的外形還原,荔枝文創展館內一件件文創藝術品栩栩如生,讓人心生喜愛。講解員向游客們介紹著這一件件藝術品的靈感來源及創作手法,讓大家認識到藝術品們的深刻內涵,也驚嘆于荔枝的廣泛用途。
愛國華僑“共傾聽”
程文鑄是涵江有名的愛國華僑,涵江歷史上有很多的愛國華僑,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現場設置了涵江愛國華僑展,大家從這些涵江愛國華僑的故事中走近愛國華僑,了解愛國華僑在百年黨史征程中寫下的“一筆”。
講解員帶領大家深入了解程文鑄、王文順等涵江愛國華僑,讓游客們跨越時間潮流,用心傾聽偉人故事。
農業科技“展風采”
農業科技展區內向人們展示荔枝農業產品,科技特派員帶領大家了解農耕文化和農耕用具,布谷信田更是以企業香米及農耕科技化用具展示其企業特色。
中國電信鄉村振興數字化建設館內,中國電信以科技化呈現鄉村治理,企業負責人為大家講述“5G+數字鄉村,助力推進鄉村振興”,并且表示未來將利用科技助力梧塘鎮鄉村振興。
作為該區鄉村振興的重點鄉鎮,近年來,梧塘鎮依托本地優勢生態農業和歷史文化底蘊,加快形成鄉村產業發展格局,打造獨具特色的荔枝品牌,使鄉村振興與旅游開發等深度融合,不斷創新豐富業態,為全鎮經濟發展助力,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同品荔枝“享宴會”
活動現場擺設特色荔枝宴邀人們一同品鑒荔枝,領略荔枝魅力。曾經將“荔枝宴”推向全國人民視野的關玉標大廚,此次與“荔枝宴”再攜手,擔任特色荔枝宴主廚。關玉標大廚為此次活動共準備了13道菜品,菜品以荔枝為原材料,搭配具有地方特色的海鮮或傳統食材制作而成。這些美食不僅色香俱全,更有著的寓意與象征,分別是“梅妃賜恩澤”“春秋雙獻瑞”“寓竟盼團圓”等等。“荔枝宴”不僅賦予了荔枝更深刻、更無法替代的價值,而且將莆田梧塘的風土人情、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一桌特色荔紅飄香宴便是莆田荔枝文化的小小縮影,使人們在品鑒美食的同時,了解家鄉美食文化、感受家鄉風土人情。
現場莆田自己的啤酒——雪津荔枝啤酒,讓大家以酒品荔枝,了解荔枝酒文化。同時還有多家莆田市當地特色農產品企業,并在直播間區域進行莆田特色農產品的介紹、試吃及推薦。
此外,在福州分會場,走進三坊七巷嚴復翰墨館,在游覽福州古厝的同時,品鑒莆田荔枝。在這里,帶著莆田荔枝走近嚴復翰墨館,讓莆田荔枝憑實力出圈;在這里,欣賞嚴復的書畫作品,身臨其境感受偉人生活。在漏頭村碼頭分會場,人們乘坐竹排,游歷于這清流河畔,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向土地,帶著果香的微風緩緩吹拂,經過滿是豐收果實的荔枝樹。一棵棵荔枝樹上掛滿著圓潤飽滿的果實,摘下一顆熟透的荔枝,剝掉果皮,露出晶瑩剔透的果肉,輕咬一口,汁液溢滿口腔,甜滋滋的味道直滲透到心底。市民吳先生帶著孩子在漏頭村體驗了采摘荔枝說道:“覺得很新奇,想不到百年的荔枝樹還可以結出這么好吃的果子,我跟孩子現場也了解了關于梧塘跟荔枝的文化關系和文化內涵,作為莆田市民漲了一定的見識。”
“梧桐棲鳳鳳鳴梧塘清聲,美麗鄉村是我溫馨家園,風調雨順百姓幸福安康,魅力梧塘鑄夢再寫華章。”歌曲《鳳鳴梧桐》這樣唱道,梧塘是美麗鄉村、魅力鄉村,也是美“荔”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