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雨
“一張書桌,兩位院士。”武漢四中校史館2樓的第十館,教室里整齊擺放著10余張陳舊的木質桌椅,第3排正中間的一張課桌,就是當年袁隆平和同桌林華寶的課桌。
2009年10月6日,武漢市第四中學·博學中學師生盛情邀請著名科學家,水稻雜交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校友回母校參加110周年校慶。全校師生還多么希望能請回著名科學家,中國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林華寶校友。但是,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因為,林華寶校友已于2003年8月17日不幸病逝了。痛惜之余,卻熱傳“一張課桌,走出兩位院士”的佳話,像和煦的秋風,沐浴著明亮的秋光,吹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武漢市第四中學·博學中學前身漢口博學書院,創辦于1899年,1928年改辦成私立漢口博學中學,1938年武漢淪陷前夕,遷往四川江津縣,1940年1月為避日機轟炸,又遷往重慶。1946年8月遷回漢口現址復校。現為湖北省首批高中示范校。從這里走出眾多杰出人才,林華寶、袁隆平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1944年2月,遷址重慶避亂的私立漢口博學中學,收進一位在重慶贛江中學讀完初一,轉學插班初二的學生,名叫袁隆平。級任導師一時也不了解袁隆平功課的底,便特意把他安排與好學生林華寶同學同桌,好讓兩人功課上有個照應。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小的課桌平臺,日后會演繹出轟動世人的大戲。
袁隆平在慶典大會上深情說道:“博學中學是我最感親切的母校,她給予我培養和教育,對我的成長起了決定性作用。”他饒有興趣講到體育鍛煉,尤其是游泳項目,對他身體健康和意志力磨練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興致勃勃講到與同桌林華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建立深厚同窗情誼的感人往事。院士校友動人的講話,震撼每一位在場的師生,會場響起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
校慶活動期間,袁隆平凝視著他倆曾經用過的桌子,百感交集,仿佛回到當年共同求學的溫馨歲月。他輕輕拍著課桌,像要叫醒夢鄉中的老同學,神情凝重地說:“老朋友,我來了!”陪同的人聽了,無不動容。
他倆各有所長,袁隆平是游泳好手,而林華寶數學方面很有天賦,連老師都常常驚喜他的解題思路和解題能力,又樂意幫人,是班里的小老師。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他倆義憤填膺,立志學好本領,抗日救亡,報效祖國。習性對路,志趣相同,讓他倆在互學互幫,頻繁交流的過程中建立起深厚的同窗友誼。袁隆平笑著說:“我和華寶同學雙方的所長,恰恰是對方的所短。我游泳游得好,華寶數學成績非常棒。一道數學題,我一晚上都解不出來,華寶卻只需5分鐘。”袁隆平笑著說:“我們取長補短,達成協議,我教他游泳,他教我數學。他學會了游泳,但數學難題我還是不會解。”院士的豁達開朗,深深感動了陪同人員。
1946年5月,他倆初中畢業。1946年8月,博學中學遷回漢口原址復校。林華寶留渝,在重慶南開中學完成高中學業,考進清華大學,又公派赴蘇聯列寧格勒建筑工程學院留學。袁隆平赴武漢,在母校漢口博學中學讀完高一和高二。1947年,就讀高二的袁隆平,毛遂自薦參加湖北省運動會,奪得漢口自由泳100米第一名和400米第一名,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的佳績,讓原先擔心他個小,不列入參賽名單的體育老師刮目相看。1948年2月,袁隆平轉學到南京中山大學附中,完成高三學業,考入重慶相輝學院農藝學系。相輝學院是復旦大學遷回上海后,由重慶復旦大學校友在重慶辦的一所高校。1950年,相輝學院并入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前身),袁隆平在該校完成農學系農學專業本科學業。
武漢市第四中學·博學中學辦學史上一張課桌走出兩院士的佳話,傳到了我市,莆田人歡騰了,興奮而自豪地說:“林華寶,我們莆田人!”沒錯,袁隆平的同桌,著名科學家,中國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為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林華寶,是我們莆田人!正是這位杰出的莆田人,與杰出的袁隆平,共同成為罕見的“一張課桌走出兩院士”故事的主角。那一年,他回過故鄉莆田!
他的父母親,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外地生活和工作,他自己也長期在外地生活、讀書和工作,故鄉對他是個陌生而神奇的夢境。2000年,林華寶終于回到了夢牽魂繞的故鄉莆田。他聽故鄉人敘談鄉情,他給故鄉人科普返回式衛星,他欣賞故鄉的山水如畫,他熱愛傳奇色彩的媽祖文化。壺山蘭水的詩情畫意,激活他“海濱鄒魯,文獻名邦”“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的故土基因,父老鄉親們的深情厚誼,拉近他與陌生故鄉的情感距離。
此次回鄉,他還辦了一件他和他的親人長期牽掛于心的事情:探望當年的哲理中學,后來的莆田二中倉后巷校區舊址。這是因為,他家有太多的親人,在這里讀書或工作。他的父親在這里任副校長期間,他的華媛姐姐就出生在哲理中學的校舍里,成長在哲理中學的校園里。在這里,留下了他的家人太多美好的記憶。
站在哲理中學倉后巷舊址,瞻仰名聞遐邇的百年紅磚建筑哲理鐘樓,林華寶感慨萬千。想到家族、親戚中這么多有成績的親人,都曾受惠于莆田哲理中學的悉心培育,感恩之情油然而生。他決定:把自己的2萬元科技獎金捐贈給莆田二中(其前身莆田哲理中學),為這所樂育英才的百年名校持續發展出一點力。
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不幸病逝,我們懷著崇高的敬意,沉痛悼念惠澤天下的袁隆平院士!我們懷著崇高的敬意,深情緬懷為人類探索太空做出卓越貢獻的林華寶院士!2009年10月6日,袁隆平的那聲“老朋友,我來了”,以其純真的優美旋律,久久繚繞在武漢人民和莆田人民心靈的天空。想來,這一次袁隆平還會走近林華寶的身邊,一往深情地說:“老朋友,我來了。”兩位中學時代的同桌,兩位科學界的泰斗,會在另一個世界,續寫怎樣的友情故事呢?我們相信,一定會的,因為,你們是永生的!你們的業績永載史冊,你們的精神光昭日月,你們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