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庭 文/圖
方家大厝位于梧塘鎮九峰村,主體為兩層樓,北向再加高為龍虎樓,在村里十分突出,被稱為“莆田民間第一厝”。
大厝是富商方文壽三兄弟于1940年開始修建。方家在外經營紗布及百貨生意,方鳳寶是他們的父親。這座豪宅取材石木磚瓦,用料講究。大厝外墻下方四米多高全部用方石砌得整整齊齊,進入大厝內院的拱形石門和墻體設置的炮眼,顯示其防御土匪騷擾的強大功能。大厝就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
大厝面積近5000平米,房屋近百間,據說耗時三年才修成。主厝和護厝連在一起,之間形成天井。屋前大埕鋪滿紅磚,大埕東南角有一口井,八角形的石井圈上刻著“民國三十年冬立”,記載著這座井的修建時間。
走進方家大厝,仿佛進入一座藝術殿堂。木雕、石雕、繪畫、書法,各種藝術集于一身;浮雕、透雕、圓雕、平雕,各種手法,盡顯豪華和匠心。凡是有木頭、石頭的地方,都被雕刻一遍;凡是能繪畫、彩繪的地方,都被精心地描繪著。
墻壁下方的荷花仙鶴圖,石柱礎、基石上的獅子、螃蟹、蝙蝠以及墻上人物故事題材的石雕裝飾,各種雕刻手法,惟妙惟肖,美輪美奐。墻上的石雕裝飾人物的頭部,均不知去向,據說是被敲掉的。
村里另一座大厝莊喜宅的石雕件精美程度不亞于方家大厝。莊家是做桂圓干生意的,當年用泥巴把這些刻有人物的石雕件糊起來,這些人物圖像才沒有遭受破壞,逃過一劫,完好流傳至今。
方家大厝的木雕工藝更是做到極致。飛檐之下、梁柱之間、門窗之中、小姐閨房的美人靠,就連木樓梯不起眼的扶手之間和木質門檻之上,都精心雕刻著花鳥等吉祥圖案,很多地方描金處理。特別是栱孔栱柱采用透雕連拱形成整體裝飾效果,令人驚嘆雕刻技藝之精湛。方家大厝,稱得上是莆田木雕杰作的大觀園、博物館。
據說方家大厝的主人十分有錢,在建這座大厝的時候,只追求做到盡善盡美,不惜一切代價。為了選到最好的木雕藝人,方家還專門舉行了木雕技藝擂臺賽,類似現在的木雕技能比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文壽的父親、莆田木雕界的泰斗黃丹桂脫穎而出,承擔了這座大厝的木雕制作工程。
追求極致和完美,體現在方家大厝的每一處細節上。美人靠上方是木質“安全網”,就連美人靠下方的支架也作了精美雕花處理。我看過其他地方古宅的美人靠,屬方家大厝最是精巧。莊喜宅的美人靠也很罕見,二層走廊通欄一整排的美人靠,美人靠的花格暗含“福祿壽”字樣。那么長的美人靠,不知道當年坐了多少美人?
此外,方家大厝二樓陽臺的綠瓦竹節形護欄也與眾不同,竹節上面的竹子及飛鳥立體圖案,十分精致。支撐二樓樓板的不是一般人家用的圓木,而是精心加工成規整的四方木。樓板之上,還再鋪設了六角紅磚,六角磚之間穿插著梅花形狀的紅磚。凡是能做到完美的地方,絕不將就。
正墻門上的空白處,有莆田最后一位進士張琴的題詩作畫。檐梁構架及很多木質載體上都作了彩繪。莊喜宅大門門額上的“漆園世德”四字,也是張琴所題。
解放后,方家大厝被分給幾十戶貧困人家居住。方家大厝現在已經空置著,由于沒有人看管保護,大厝里的一些精美構件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被盜,已不知流落何處。
據說九峰村建造精巧的古厝有二十幾座,有幾座毀于火災,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