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凌明信
我們的民族歷來推崇“言忠信,行篤敬”,始終把陶冶人的誠實品格放在首位。“誠”與“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對于一座城市而言,誠信是“靈魂”;對于一家企業而言,誠信是“名片”;而至于人呢?誠信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所以,人們共建社會信用體系,希望生活在誠信的陽光中。“國無誠信不立,人無誠信不至。誠實守信是每個人都應遵守的準則,是心靈圣潔的鮮花。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營造誠實氛圍,打造誠實環境,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走向更加強大。”莆田市政協委員、福建曠遠集團副總裁姜升科說。
凝聚文明力量,共鑄城市信用之魂。近年來,莆田高度重視誠信制度化建設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推動,提出建設“美麗莆田”“誠信莆田”的奮斗目標,針對社會治理和經濟管理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健全信用制度為基礎,以信用平臺建設為抓手,以行業信用監管實踐為支撐,以構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建設,在機制創新、模式創新、體系創新上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莆田模式”,以“信用莆田”助力“美麗莆田”建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取得顯著社會成效。目前,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莆田城市信用監測排名第13位。2019年8月,莆田還被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列入全國第二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為全方位推動莆田高質量發展超越營造了良好的信用環境。
“誠信是企業的生命力,沒有誠信,企業就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目前,美麗莆田建設方興未艾,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大力推進發展,莆田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和優化,吸引了大批知名企業客商前來投資興業。所有這一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對誠信工作的重視和實施。梧高鳳至,良好的誠信環境,必然招來更多大項目、好項目,美麗莆田有您有我。”在莆田市政協委員、莆田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游燕萍看來,良好的誠信環境必然吸引聚集更多好項目。
由市發改委主辦,本報融媒體中心承辦的“信用莆田,創造美好生活”融媒體公益活動拍攝已結束,我市各界人士暢談誠信,為信用莆田建設建言獻策。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社會的誠信之聲。
誠信建設引領城市文明之風
莆田市生態環境局 林飛鵬
“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2018年以來創新‘誠信建設+交通管理’工作新機制,將酒醉駕、闖紅燈、逆行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列為失信行為納入誠信交通黑名單,聯合市文明辦等52家單位制定懲戒措施,通過信用體制懲處交通違法者,起到強力震懾作用,形成市級層面推動、縣區聯動、全民共同參與維護交通秩序的良好局面,共建‘誠信莆田’‘美麗莆田’。”
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張揚介紹,近年來,隨著莆田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路網持續拓展、機動車擁有量劇增,交通管理任務更加艱巨,城鄉交通管理能力不平衡、部分交通頑疾無法根治等難題,成為制約交通管理水平再提升新的瓶頸問題。為此,莆田市公安局交警部門廣泛組織研討、征求吸納各界各方意見,聯合市道安辦、征信辦制定出臺《莆田市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納入誠信系統失信人員名單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將違法、違規的道路交通行為,納入誠信系統失信人員名單,明確交通失信行為標準、認定辦法、懲戒措施等,全力推進“誠信建設+交通管理”,并取得階段性突出成效:一是交通事故發生數及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2018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交通事故起數及造成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5.03%和32.39%。二是交通文明大幅度提升。繼莆田八旬老人閔慶昌斑馬線上為禮讓車主吳愛萍脫帽鞠躬的視頻事跡火遍神州大地,又相繼涌現“最美義士”鄭奮華、“最美守護”劉曉敏、“最美背影”石安凱、“最美跨欄”蘇艷平等,文明交通更加深入人心,有力助推了文明城市建設。
可以說,交通誠信制度是莆田交通管理的一次革命,也是莆田以“誠信系統+”為載體,以解決各行業具體問題為抓手的生動實踐。
在莆田,“誠信系統+”正在持續引導社會崇信。通過打造誠信金字招牌,引領城市文明之風——
“莆田市行政服務中心積極推進政務誠信建設,為守信者提供優質服務,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在辦事大廳設立信用信息查詢終端,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信用查詢服務;二是為誠信企業開通‘綠色通道’服務,提供審批業務優先受理、專人全流程代辦服務;三是推行告知承諾制和強化信用監管;四是加強招標投標領域誠信建設,進一步規范公共資源交易行為。中心將持續推進政務誠信建設,不斷提升政府部門誠信行政服務水平,為誠信企業和個人提供優質服務,助力‘誠信莆田’建設。”莆田市行政服務中心周雪娟介紹。
“近年來,我們立足全市交通運輸工作實際,以‘信用交通省’創建為載體,聚焦推進事前、事中、事后全環節信用監管,加強信用宣傳,推動信用交通走進車、船、路、港、站、場,走進從業人員和基層群眾;加強失信公示、懲戒、修復,引導企業群眾在交通出行、運輸服務中誠實守信,營造‘做誠信人、走誠信路、乘誠信車’的濃厚氛圍。”莆田市交通運輸局陳家佩從立足交通運輸實際、聚焦全程信用監管談部門誠信建設。
“人無信則不立,業無信則不興、國無信則不強,普及征信知識,幫助企業和個人了解征信、掌握征信、利用征信為自己創造更多的交易和發展機會,一直是人民銀行征信工作的重點之一。如今,征信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信用報告這張‘經濟身份證’已滲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生活中,并開始以它特有的方式影響著企業和個人的行為,推動著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這張‘經濟身份證’與我們的經濟生活、合法權益息息相關,需要我們大家都來悉心守護。”中國人民銀行莆田市中心支行朱琳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希望:積攢點滴信用,維護良好征信,未來美好可期!
“生態環境局對企業環保誠信實施評價,目的就是要以評促改,督促企業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誠信意識、遵守環保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環保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共建誠信莆田。同時在環保行政許可、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環境監察執法等環境監管工作中,對企業采取差別化措施,讓守信企業獲得獎勵,讓失信企業寸步難行,進一步健全環保誠信體系,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局面。”莆田市生態環境局林飛鵬將“建誠信之城”與“護綠水青山”銜接起來。
莆田市國資委也是充分利用“誠信系統+”這個創新模式,多舉措推進國有企業誠信建設:比如,支持企業參與誠信企業評選活動。以培養企業誠實信用為重點,適時通過開展“誠信企業”評選,促進企業完善健全企業信用服務體系和信用評價、監督管理、責任追究等制度,逐步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企業信用自律、監督和服務機制,涌現一批講信譽、守信用、懂生產、會經營的誠信建設先進企業。再比如,大力推進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工作。加強與工商、稅務、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環境保護、食品藥品、醫療衛生、知識產權、工程建設、交通運輸、檢驗檢測等行業信用信息的資源共享工作,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綜合運用信用評價結果信息。對信用等級較高的誠實守信單位,在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予以加分激勵;對信用等級低和不良行為較多的監管企業重點監管,根據不同情節,給予一定懲罰。
誠信之花處處開,幸福指數節節高。莆田大力推進誠信建設,也擦亮了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以媽祖的名義共同賡續誠信血脈
莆田市委文明辦 吳儀晴
莆田學院大學生 陳穎
“一座城市的可愛,正體現在市民守誠信,商家有情有義。以往,有諾不踐,有約不履,往往止于道德范疇;如今,無信寸步難行,一旦違規處處受限。市委文明辦健全多部門、跨區域、跨行業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聯動機制,并將誠信納入各類精神文明創建評優評先,積極構建‘誠信莆田’。讓謙和善美的人,成為行走在莆陽大地上最美麗的一道風景。”莆田市委文明辦吳儀晴說出了眾多市民的心聲:守信處處受益,失信寸步難行。
近年來,莆田重點圍繞黨的建設、交通、招投標行為等方面多領域突破,推行“誠信系統+黨員干部獎懲”模式,在鞏固全國文明城市的基礎上,出臺《黨員干部帶頭講誠信“十不準”規定(試行)》,將全市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和市屬國有企業的黨員干部失信人員行為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黨員干部個人誠信記錄,在職務晉升、評優評先、個人信貸等方面予以限制。出臺《莆田市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讓誠信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積極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努力爭創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同時,加大誠信文化的建設步伐,將誠信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編寫信用知識讀本,大力普及信用知識,制定頒布公民誠信守則,將誠信教育貫穿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深入挖掘媽祖文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內涵,開展“弘揚媽祖精神,爭當誠信市民”系列活動;弘揚莆商“誠字固本”“誠為商本”的誠信經營準則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契約精神,廣泛開展“誠信守法示范企業”“守合同重信用”“誠信興商”等誠信創建主題活動,營造誠實守信的文化氛圍。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營造“守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憂”的社會氛圍。
“誠信,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強大精神支柱。對一名大學生而言,誠信也是我們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誠信修養,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拿到步入社會的‘通行證’,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成為高素質人才,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莆田學院大學生陳穎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