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黎強
“四溝嘴”在涵江舊鎮的西北角,這里平疇如砥,河道縱橫。三條主河道從西北東三面奔流而來,在這里匯成了一片數萬平方米的浩浩水面,然后向南直貫涵江街區,這就是鼎鼎有名的“四溝嘴”。
民國時期,修建福泉公路,人們在四溝嘴上攔腰造了一座橋(保尾橋),將四溝嘴分為南北兩部分。橋南的四溝嘴寬五十六米,長數百米,碧波清澄,水流舒緩,北岸是成片綠油油的稻田,西南岸是錯落的房舍,環境清幽。自古以來,這里一直是涵江龍舟比賽的天然賽場;而每到炎炎夏日,這里又成了涵江年輕人最愛的天然浴場。
說到龍舟,那可是四溝嘴的一件傳統盛事,故老相傳,這個傳統可以一直上溯到幾百年前。80年前,縣政府發布告示,在涵江四溝嘴舉辦一場龍舟競渡活動,南北洋80多支龍舟隊紛紛報名參賽,比賽整整持續了4天,才決出勝負,盛況空前,四溝嘴由是名聞遐邇了!
端午節一到,到四溝嘴“看爬龍舟”,成為了涵江人世代相沿的傳統。
然而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這個傳統被打破了,數日之內,各村各社的龍舟全被砍毀了!龍舟沒了,龍舟賽也從此消失了,四溝嘴也沉寂了!
直到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民間熱心人士才又發起在四溝嘴組織開展傳統龍舟競渡活動,消息一傳出,猶如春雷炸響,全涵江、全莆田都震動了。端午節那天,四溝嘴一片沸騰,兩岸處處是人,里三層外三層,人山人海!只見數只龍舟在河心上飛快穿行,鼓聲、鑼聲、擊水聲、沖殺聲,聲聲激蕩,一浪高過一浪,一直殺向彩門。兩岸人群中頓時爆發了陣陣的喝彩聲。
比賽結束了,但圍觀的群眾仍久久不愿離去,他們還沉浸在風風火火的鼓聲和槳聲之中。
人們渴望龍舟賽,民間渴望傳統文化活動!群眾的文化需求,就是主政者的責任。1986年,有關部門在四溝嘴組織了一場大型龍舟比賽,共有16支隊伍參賽,這是龍舟中興后,參賽船只最多的一次。
五月初四日,人們便在四溝嘴河心上搭設水亭、彩門,遍布彩帶,沿岸遍樹彩旗,把整個賽場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只大彩球從彩門上直垂而下,十分搶眼。
端午節當天上午,10多只龍舟齊集四溝嘴,這些龍舟幾乎全是新造的。北洋的龍舟數梧郊里社的最漂亮,高翹的龍首雕刻彩繪得十分精美,比賽時龍頭上還插一對高高叉叉的鹿角,龍鼻上纏兩個彈簧紅纓球,顯得格外威風凜凜,俗呼“老船”,南洋的龍舟則大多為齊頭船,齊平的船頭高高翹起,船頭板上一律彩畫大幅龍首圖案,顏色醒目鮮亮。所有的龍舟都在船頭配備鑼鼓,鼓手就蹲坐在龍首下端的斜板上,他是全船的總指揮,掌控著龍船疾徐舒緩的節奏,就如樂隊的總指揮一般。站在龍舟尾部的舵手,個個都經驗豐富,他們直接掌控著龍舟前進的方向,掌控不好,往往會導致賽船的失敗。
龍舟前部的兩側各插一面條形隊旗,旗上題寫隊名,如“華江探花府”“華江太師府”“金山勝境”“梧郊勝境”等,題寫的顏色各自不同。
而12對的隊員一個個穿背心,打短褲,生龍活虎,他們吶喊著跳上龍船,操起短槳。一切準備就緒,船頭的鼓手揮動鼓錘,“咚咚”擊打,隊員們齊刷刷地揮動短槳奮力向前,整只龍舟在飛舞的白霧中向前飛去。
當天中午,四溝嘴兩岸擠滿了成千上萬的觀眾,人們從岸上一直擠到河邊,不少人還不得不蹚在水中觀看。遠處的福廈公路上,保尾橋上,近百米長的路段也全數擠滿了人群,誰不想親眼目睹這空前的盛況!
當天午后,決賽開場了!來自南洋的兩只龍舟隊像兩匹剽悍的戰馬,一路上你爭我奪,互不相讓。在一陣緊過一陣的鼓聲中,風馳電掣,掃過水面,直奔彩球。兩岸的觀眾目不轉睛,凝神屏氣,最后終于爆發出了齊聲的呼喊:華東龍舟隊技高一籌,最終勇摘桂冠!
其實,當天到四溝嘴觀看賽龍舟的人,何止是涵江人,還有來自城里的,江口的,黃石的……乃至山區的群眾,有的甚至男女老幼全家齊出動。這一天,涵江的街頭熙熙攘攘,人流如梭,大大小小的飯店全部出奇爆滿!
涵江四溝嘴龍舟賽歷史悠久,規模盛大,影響遠,魅力大,它不僅是莆田龍舟的一個縮影,更是一個典型。在涵江人的心中,四溝嘴就是賽龍舟的代名詞?;貞浭敲篮玫模胂笫秦S富的,四溝嘴永遠充滿了魅力!
四溝嘴不僅是龍舟比賽的天然賽場,長年以來,又是涵江年輕人夏日游泳的天然浴場。
端午節一過,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下河游泳的人數不斷增多。涵江街區宮口河上熱鬧非凡。每天午后,男孩女孩紛紛下河游泳,河面上“乒乒乓乓”的擊水聲、呼喊聲、跳水聲……響成一片,如同鬧市一般。然而,宮口河太窄了,而且河面上船只來來往往,游泳十分不便。于是,大孩子們便紛紛結伴去四溝嘴大河。那里的河面十分開闊,可以自由自在地大展身手。
每到午后三四點鐘光景,大家就三三兩兩提上一只袋子,內裝背心、短褲、香皂之類,步行一里多路,到四溝嘴橋頭護坡處下水。這里的河水清澄澄的,波光粼粼。兩岸的稻田遠遠地,散發著清香的氣息,讓人感到愜意。大家紛紛撲通下水,自由馳騁。在這里,可以蛙泳,可以仰泳,可以自由泳,可以踩水,當然也可以混合泳,水面上到處激起了無數的水花,遠處還不時傳來了陣陣戲水打鬧的歡叫聲。從東岸到西岸全長50多米,不過游到河心卻是最好的選擇,原來,河心的底部全是沙地,水也清淺,任憑你游20米、30米或者50米、60米都可以。有些孩子幾個人一幫在水上玩起了追逐游戲,雙方你追我趕,比速度、比靈巧、比技術,翻江倒海,把個四溝嘴全掀動了。
四溝嘴西岸靠水田的一線,水特別深,也特別冰冷,聽說是農民常年在這里罱河泥形成的,故此,游泳者少。而且這一線又是城涵汽船必經的航道。每當汽船“嘭嘭嘭”地從四溝嘴急駛而過,便會在船尾沖激起兩道長長的強大的波浪,這時,一些勇敢的弄潮兒便會順勢闖入波浪之中,到波頭浪尖盡情搏擊,享受浪濤翻滾的魅力。這實在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還有一些勇敢的善游者,也常進軍橋北的四溝嘴,這里的水域面積更闊大,寬達一百多米,從橋頭到對岸不下200米,因為水面太大了,中間深淺莫測,故此,到這里嬉水的人極少,但也不乏挑戰者。
我曾經也應幾個同伴的呼喚,做了一次“冒險”長游。應該說,那是平生第一遭,我一口氣游過了200米長的水面,連自己也幾乎不相信!一路上十分辛苦,也十分帶勁。游著游著累了,就改為仰泳,喘息一下。人平躺在水面上,左劃一下,右劃一下,漂浮在水面上,可以不用什么力氣。臉朝著藍天,我忽然覺得天格外大,格外藍。然后又改用蛙泳、自由泳繼續前進,就這樣一直堅持到北岸。站在岸邊的水中,回望福廈公路橋,覺得好遠好遠,一切都變小了。這時,大家的心里都感到了一種難得的高興和驕傲,我們終于征服了橋北的四溝嘴!
一個多鐘頭后,上岸換好衣褲,從護坡下登上公路橋,此時橋上南風陣陣,覺得格外涼爽輕快。孔子說過“浴于沂,風乎舞雩”,確確實實是一種莫大的享受,今人和古人都有切身同感啊。
后來,我離家外出謀生,就告別了四溝嘴。但是,它柔柔的碧波,陣陣的浪花,美美的環境,仍時常印在我的心中,揮之不去。有幾次偶爾還家,又正好遇著夏日,我總忘不了去四溝嘴暢游一番。
待到多年以后返回家鄉,我心中還惦念著那個久違的四溝嘴,于是便特地跑去看看,卻發現兩岸碧綠的稻田早已建起了一棟棟的高樓大廈,四溝嘴的河面變小了不少,河水污染發黑,發出異味,昔日的風景早已不再。我站在公路橋上望河興嘆,噓唏不已。心里想,什么時候,能還給四溝嘴一個清清澄澄的舊貌,能再讓孩子們在河中戲水暢游,該多好啊!
然而,時至今日,四溝嘴河道已經變小了,兩旁的農田蓋起了高高的樓房,幾十年前的風光已經無法重見!不過,去年實行河道清淤,河里的污水黑泥被吸除了不少,河水變清了,令人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