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林錦堂
一座文明城市的多彩“顏值”,滿含著“多元”群體的持恒參與。如今的莆田,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道路,暢通有序;一排排青翠挺拔的樹木,花香蟬鳴;一張張干凈真誠的笑臉,滿含文明城市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你瞧,人人微文明,城市大文明。一個個動人的鏡頭、一張張貼心的照片,都是那樣的讓人感動,為創城“總評”攻堅戰,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孝行情:推出文明的春天
俗言道:“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孝”是人類發自內心最基本、最淳樸的“人性真情”。孝道文化是精神文明核心的價值,每一個人都應從心靈上接受并傳承人性靈魂與人品的涵養。在這座文明的城市里,孝與和諧相伴,與愛心同行。時值創城“總評”攻堅戰熱潮中,我們更應倡導“人人是孝子,處處見孝行”的和諧氛圍,傳承孝行家風形成為孝親敬老的社會和諧文明的溫度。
園藝師:剪出綠意的“靈魂”
為了城市更靚麗、環境更優美,城市“綠雕”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你瞧,這位城市園藝師在陽光下作業早已汗流浹背,卻依然專注在樹冠上“精雕細刻”美的筋骨、美的靈氣,讓綠的“精氣神”融入文明城市的顏值,滋潤著市民舒適愉悅的心靈。
環衛工:掃出潔亮的“晴空”
連日來,記者踱步走過莆田市區不少街巷,更多關注的是那些環衛工人,看到他們大多是大把年齡,陽光下的作業汗流浹背,一幕幕艱辛勞作的畫面,令記者對他們由衷的敬重!他們渴了,拿起隨身自帶的黝黑大水壺,咕嚕咕嚕暢飲三巡,潤喉止渴;他們累了,大地為椅,休息一會,又要堅守崗位與路共舞,掃出一座城市潔亮的“晴空”;他們餓了,來到快餐店打一份最廉價的快餐,端到路旁的樹下簡單填飽體內的“糧倉”。環衛工人,有一個美麗的代名詞:“城市美容師”。他們為了讓城市變得更美好而默默奉獻著,他們像一顆顆小小無名的星辰,點綴在浩瀚的星空,看似微小卻閃耀著璀璨奪目的光輝,用著微小的力量感動著這座城市。
新時尚:垃圾分類“好習慣”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垃圾分類是文明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這是從2018年啟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的探索和創新,并逐漸形成了“以點帶面、梯次推進、不斷深入”的強大合力。垃圾分類“分”出美好生活,人人參與,處處干凈,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放進桶”,從“新時尚”到“好習慣”,垃圾分類的背后體現了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水平,也折射出城市居民文明涵養的提升。
測量師:勾畫城市的“顏值”
一座美麗的城市,有一支敬業測量師的奉獻。他們在陽光露天下作業,日復一日沒有固定點,測一個方位需換一個地方;他們的執業是創新高顏值、高內涵的城市的歷史高度、文化深度、文明角度,展開概念規劃的測繪;他們的奉獻在默默地耕耘中留給這座城市深深的腳印;他們如一朵朵綻放的鮮花,成為城市建設戰線上最美麗的風景。
正能量:愛心奉獻“暖心水”
文明在行動,公德在心中。在市區學園南街一家裝飾公司門口,愛心商戶自備飲水機,設立了一個“免費為環衛工人提供熱水”的保溫桶;給環衛工人送去溫暖的同時表達了對他們的感謝和尊敬!這是志愿者精神:“愛心、奉獻、真誠、互助”的精髓所在,也是一座文明城市的暖心熱度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