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民
面對雙休日,我們意識到我們是在休閑了么?
觀念這東西有時候就頑固得可愛。多少年來,繁忙總是被視為充實的同義詞。這個世界上不只是商人在忙,領導、明星、記者以及上班族們,沒有不忙的。他們一天疲累下來,癱坐在沙發上,心理還頗為自得:忙是好事。
忙乎了幾天的“大忙人”們,到了周末,就又突然覺得無事,覺得閑著無聊,雙休日反而帶來了某種失落感。我就親耳聽到一位朋友感嘆道:雙休日我該去哪兒啊?
在某個雙休日的早晨,我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書,是趙鑫珊的《科學·藝術·哲學斷想》,里面還夾著數片樹葉。葉片呈褐色,不知是被什么東西啃噬過,鏤空的地方自然形成了不規則的圖案,一片一種花樣,別有意趣。我將它們一一排列在書桌上,端詳了半天,才記起來是1986年夏天在北京香山參加一個學術討論會的間隙采集的樹葉。10年過去了,我卻從未拿出來細細欣賞過。我突然意識到,它們其實也是蠻可愛的風景,也是挺浪漫的詩意,只是被我無端地錯過了。
是的,我們錯過了太多的東西。我曾經在廈門念了幾年書,卻一次也沒有去過萬石植物園,因為想著反正很近,以后再說。一個“以后再說”,一晃到現在也快20年了,至今仍然是一個闕如。我由此常常想起一篇小說里的人物說的,天空就在我們的頭上,月光常常照在我們的窗沿,但是能夠享受它們的人還不多呢。
也許因為我們太忙,也許因為我們完全沉浸在事業與工作中,因此吝于抬一抬頭,停一下腳步。那么,在休閑的日子,我們難道就不能讓心情在凝神的片刻,去享受身邊的風景的恩賜嗎?為什么非得到人頭攢動的熱鬧地方去擠一身臭汗不可?為什么就不能去欣賞一下門前的那一條小巷,那一棵古榕,以及陽臺上那一片花草?晚年的海德格爾一直待在一座小山上,他只是為了傾聽落葉的聲音。他的那種閑靜,帶來了對存在意義的一種具有永恒價值的思索。海德格爾沒有錯過自然對于他的一種厚愛,沒有錯過生命中的風景對于他的一種問候。
有一位女孩子曾在日記里寫道:天空還不曾定量分配,我很快樂。這句話讓我想了好久。是啊,我們怎么就錯過了天空,錯過了看一看天空的機會。于是,我常常在休閑的日子,或者在案牘勞形之后的片刻歇息里,走到陽臺去看一看天。這時我看到的,既不是屈子所問的歷史的“天”,也不是荀子所講的“列星隨旋,日月遞炤”的自然的“天”,而是一種天人感應的剎那,一種生命情感的敞亮,一種遐想的奔馳,一種精神的漫游。
學會休閑,學會欣賞身邊的每一種風景,你就不會錯過自己的感覺和自己的思考,你就有了一種閑靜而充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