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鴻賓
出身與覺醒
汝良先生祖籍莆田縣平海鎮,全家定居莆城金橋巷。他出生于1913年,曾與解放后中共十二大設立的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尹林平,以及1937年6月犧牲于福州的閩中特委書記王于潔結成生死之交。逝世前任湖南省政協兩屆常委。其父系基督教牧師,英年早逝,遺下六男三女。其大兄汝藩追求南洋華僑小姐往馬來西亞,漠視大家庭貧困,很少匯款接濟。其二兄汝漢系文盲,在馬來亞作苦工維持自己生活,無法接濟大家庭。汝良是老三,因家庭貧困在哲理中學初中部畢業后,改學當時新興的無線電通訊技術,以此作為他終生職業,并以其收入維持家計。
1931年他在駐漳州的國民黨軍新編49師師部任無線電報務員。1932年4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紅一軍團紅軍,從閩西出發襲擊漳州,擊潰49師,占領漳州。師長張貞亡命逃走,汝良也糊里糊涂逃難回莆城。不久后莆田軍閥何子揚在莆仙收編民軍,成立偽剿匪指揮部于莆城。汝良受聘為偽指揮部無線電報務員。我因一共青團員泄密暴露我的政治身份而被捕。偽指揮官何子揚長子何尚志早已同情我的革命活動,與其母共同要求何子揚釋放我。何子揚顧忌莆田各界說他包庇共產黨,提出釋放我后不得在他統治的莆仙二縣再活動。我經過莆田中心縣委書記王于潔同意后答應這個名存實無的條件后,由莆城虎頭監押解去偽指揮部暫時拘留。汝良因漳州逃難,對紅軍如此神奇地擊潰新編49師,心存好奇,訪問拘留在偽指揮部的我。我借此機會擴大宣傳。他有問我必答,答必詳盡透徹。經過4個月的二人傾談,成為同齡情如兄弟的摯友。因此他了解我黨革命綱領,和紅軍根據地水乳交融的軍民關系,以及紅軍為何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游擊戰術,共產黨員為何不惜犧牲自己以求革命勝利的宗旨。他說:“我少年念哲理初中時,聽說哲理高中有一位老師陳國柱是共產黨員,他教導的學生陳天章、吳承斌、張如琦、王紀修、戴夢澤等也是共產黨員,但我年少愛玩不感興趣,糊里糊涂地過這幾年,現在我明白了,決定和共產黨成為朋友,追求革命真理。”
繼續接受我黨教育
我被拘留4個月回仙城,他想與我再聚也由莆城到仙城。我招待他于我二兄主持的仙游紅十字醫院宿舍。這個醫院是仙游縣委地下交通站和重要干部免費長期醫療院。在這里長期住院的有共青團省委書記蔣聲(化名)和仙游縣委書記小邱(原名邱清泉)以及經常來匯報工作的團仙游縣委書記許彧青(許國經)等。空余時大家談論民族危機,我黨已號召全國抗日,紅軍即將北上創造敵后根據地抗日,以及必勝的抗戰戰略及戰術。汝良在側旁聽,覺得大家談論條條有理,因此他更加覺悟,決定自己一生作革命同路人。
與黨干部結為生死之交
1934年春,福州中心市委在召開會議時受敵逮捕,唯一逃脫的莆田中心縣委書記王于潔,逃回莆田后建立閩中特委,冒著敵人通緝他的危險,急忙來廈門尋找上級組織。他先來廈大宿舍找我,我招待他膳食但宿舍不能留宿外人,于是我帶領于潔去汝良處住宿,以便找上級。汝良明知于潔是“要犯”而膽敢留宿他十幾日,又供應他伙食,還關心他有沒有找到上級。于潔沒有找到上級要回莆田時,汝良怕他在廈門汽車站會被捕,于是同他拐道到集美才讓于潔上長途汽車直達莆田。這是二人間深有感情的生死之交才能做到的。
1937年5月,汝良從報上看到于潔等同志被叛徒秘密誘騙,在會議地點被預先埋伏的憲兵全部逮捕的新聞,焦急得像熱窩螞蟻,一面電告流亡南平的同志,希望他們以僑團名義營救于潔等同志,一面自己請假上福州,希望以美國基督教勢力營救他們。最終營救無望,他欲哭無淚地回廈門,遵照于潔警告,堅決離廈,轉往香港,當中國航空公司機上報務員。
尹林平,江西蘇區興國縣人,貧農出身,年青參加紅軍,由戰士升至營長。紅軍攻占漳州時,他留下作為支援白區游擊戰爭的軍事干部。1933年領導安溪、南安、永春、德化邊境活動的抗日游擊支隊,化名尹利東,任司令員,運用游擊戰術,多次擊敗敵人“圍剿”。廈門各報幾乎每日有尹利東和他抗日支隊的戰訊。敵人氣急敗壞地懸賞銀元1萬元購尹利東頭顱,活捉尹利東的,賞給銀元2萬元。1935年夏因叛徒出賣情報,抗日支隊受敵人大軍包圍襲擊后失敗。尹利東安置好失散游擊隊員后,化名林平來廈門找中心市委。但中心市委領導人有的已經被捕犧牲,有的是臺灣人逃臺灣隱蔽。林平無法,只好到廈門大學,通過助教任伯君找到隱蔽在廈大作旁聽生的我。我通知王于潔由莆田來廈,介紹于潔與林平接頭,此后林平與肖林建立廈門地下工委,和以于潔任書記的閩中特委,形成平行的黨組織關系。我因為已在廈大隱蔽一年,已經暴露,怕影響廈門地下工委的安全,轉移往漳浦當小教,并擬專心學習馬列理論。往漳浦前為了林平與于潔在廈門聯系時較便利和安全,把林平介紹給汝良。此后于潔多次來廈與林平共同討論國內政治形勢,交流兩大組織的工作情況及經驗,都利用汝良海后路宿舍作為聯系地點。廈門地下工委如肖林等也利用汝良宿舍為聯系和討論工作的交通站,群眾救亡團體領導人要向林平匯報和請示工作,也先來汝良宿舍找。這期間出入汝良宿舍的人員,如旅社旅客那么密集;與汝良同房的同事陸北鵬(上海籍)也因此同情革命。汝良明知林平就是敵人懸賞要消滅的赫赫著名的尹利東,卻用自己的生命掩護他安全和工作,不怕受株連遭逮捕,反認為自己與尹利東是共患難的同志。
1937年汝良就業于中航公司,任機上報務員。林平轉調往廣州任廣東省委軍事部長。兩地鄰近。汝良下機后即趕車去廣州找林平。林平因公赴港時也往九龍中航公司招待所找汝良,二人像兄弟般時時團聚。廣州淪陷后,林平復姓復名一一尹林平,奉派往廣東東江任東江抗日縱隊政委,東江縱隊之下還有港九支隊,尹林平因公到港時,住進中航公司九龍招待所,汝良以美味膳食招待老尹,又讓老尹放松指揮作戰時的緊張精神。東江抗日縱隊軍費經常困難,尹林平已與他愛人余慧結婚且已生育子女,生活更加困難,汝良時時予以接濟;還特地在香港買一架高倍數望遠鏡,作為尹林平指揮作戰工具。
1941年底日寇南進,香港淪陷,大批民主人士滯留香港,若遭日冠逮捕,非常危險,而且是國家巨大損失。在重慶的周恩來急電尹林平,要求東江縱隊想盡辦法營救這一大批民主人士撤離香港。尹林平也急如星火地直奔淪陷后的香港,指揮港九支隊,分水陸十幾條路線日夜保護何香凝、鄒韜奮、郭沫若、茅盾、柳亞子等100多位民主人士安全離港后,又護送他們順利抵達桂林。中央為此給尹林平和東江縱隊記了一筆大功。1945年抗戰勝利后,國共談判和平建國方案時,蔣介石否認我黨在敵后根據地發展起來的抗日武裝,還否認南方存在抗日東江縱隊堅持抗戰五年的事實。周恩來來電令尹林平去重慶作公開演講,以堂堂正正的政委身份列出戰勝日寇的累累戰果,揭穿蔣介石陰謀。事后還密約重慶的汝良會面。1945年冬毛澤東在關于廣東工作的批文中另加批示:“林平的歷史、能力,請查明告我,此人似很有辦法。”此時的尹林平,不僅是東江縱隊政委,還可以列入祖國抗戰英雄之一。解放后黨十二大成立中央顧問委員會時,林平因為營救許多著名愛國人士立了大功和毛澤東關注而成為中共許多英勇將領之一。因此被選為中顧委委員。英雄和英勇將領之功不能抹煞,但汝良十幾載輔助林平之功也不可沒。
無微不至地支援張兆漢夫婦
1944年日寇西進湘黔時桂林淪陷,張兆漢夫婦逃難去重慶后,既無職業又無黨的接濟,生活無著,汝良給予長期接濟。兆漢愛人陳冰生下女兒張左燕,為了便利他夫婦堅持地下活動,汝良夫人自愿當張左燕保姆,日夜無微不至照顧左燕,與陳冰像好妯娌一樣。夫婦一起支援兆漢夫妻的地下革命。張左燕長大后每次因公去長沙,都要拜會林伯母林伯父。抗戰勝利后,兆漢東調去新加坡,參加華僑統戰工作,但兩袋空空無法南下,急中生智賣掉汝良的小紗廠為路費,事后才告訴汝良。汝良說:“錢財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賣就賣吧,我毫不計較。”這之前兆漢還指示汝良利用昆緬航線,建立我黨的秘密空中交通線,飛行時夾帶密件,溝通中共與緬共兩黨關系。當時的昆明,是西南聯大等高校和民主教授民主人士密集的城市。汝良以飛機報務員的身份,建立我黨的渝昆秘密空中交通線,溝通在重慶的中共南方局與昆明大學及進步教授掀起的反內戰要和平愛國運動的情況,使這個大運動形成解放戰爭的第一條戰線。有一次兆漢把宣傳品一大卷交汝良由昆明飛往重慶時交給重慶地下黨員散發。在當時重慶密布國民黨特務和軍警林立的環境下,是非常危險的,汝良勇敢地闖過這一“鬼門關”,兆漢事后對此心有余悸。
回廈門任職和在香港領導起義
汝良于1948年回廈門,任中航廈門分公司經理。舊地重住,他有滄桑之感。覺得蔣家王朝快要潰滅,新中國誕生在即,但地下黨活動方式更靈活更隱蔽,使汝良暗中尋尋覓覓未見地下黨的蹤影。以他的社會地位可以混進國民黨軍政要人之流,但他恥于與他們為友,寧愿下班后驅車回寓閱讀進步報刊。適逢閩中地下黨員林文豪同志赴香港籌款援助閩中游擊支隊軍費,所得的都是美鈔或港幣,當時通貨膨脹之勢如黃河決口,法幣如同陰間流行的冥紙,只好兌換為金條,但又要闖過廈門海關的檢查,于是文豪找中航公司廈門分公司經理林汝良。汝良利用中航公司的名義,幫助文豪夾帶金條,順利通過廈門海關的檢查。事后汝良感到這是他回廈門后幫助我黨的唯一事件以為自慰。
1949年,蔣介石收拾殘部竄逃臺灣,下令所屬中航公司及央航公司(前身為歐亞航空公司)所有飛機及全部飛行人員集中香港,或在反攻大陸時運兵,或飛往臺灣,不讓我方合法接收這二大企業的國家財產。當時正值全國革命已經勝利,萬民歡騰之日,被迫流亡香港的二航空公司工作人員郁悶寡歡,無計可施。汝良秘密串聯同情我黨的同事11人,發起12人領導的起義行動,駕駛全部飛機飛回大陸交還人民解放軍,使蔣介石盜竊二大企業國家財產的陰謀全部泡湯。在廣州的尹林平見到汝良時說:“我估計你很可能會飛回祖國的。”
后來,尹林平認為像汝良這樣的黨外人士應該繼續為國家任用,讓他可以繼續發揚優秀品德,于是向中央統戰部推薦,邀請林汝良為湖南省政協委員。福建省委統戰部長張兆漢回憶到自己在白色恐怖嚴峻的重慶,還能得到汝良的無微不至的幫助,同時也向中央統戰部推薦。中央統戰部認為林汝良被兩位要人同時推薦,于是提高一級,請湖南省委統戰部,邀請汝良任湖南省政協常務委員,然后連任兩屆常委,共十年。尹林平和他夫人余慧與汝良一家結為世交,叫自己兒子每年春節去長沙向林叔父和林嬸母拜年。
晚年生活及逝世時的哀榮
1980年汝良離休后,單位領導以他的政治地位高,分配給他寬敞裝修好的住宅,但當時的離休待遇不高,收入少,他只能過粗茶淡飯生活,但他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我和汝良都認為我倆是50年患難與共的老友,友情難得。因此我去信他必來信,他有信來我必復。在長期通信中,有幾次他來信中說他有小病痛,林夫人催他住院,她才會安心,他因安慰她才住院。1998年9月28日,林夫人忽然來電話說汝良因高血壓腦溢血住院急救無效逝世。這噩耗如驚雷在我頭頂上一炸。
一周后林夫人來信說,汝良逝世,長沙省政協委員們大為震動,認為汝良品德這么優良,為什么不能享受壽星的幸福,留給人間更多的良德。于是省政協在政協會議所設立汝良靈堂,供各界人士告別遺容后開追悼會。出殯時送殯人達到千人,長沙各報記者要求撰寫《汝良傳》,于是我勉強寫下這一篇汝良傳略以告慰汝良地下之靈。
2003年9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