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雞角仔
一只雞角仔①,尾掀掀②。
君讀書,奴葉扇。
葉③一支甚么④扇?葉一支紅菊扇。
頭插甚么花?頭插紅菊花。
身穿甚么衫?身穿紅菊衫。
腳穿甚么鞋?腳穿紅菊鞋。
奴十八歲成人,倩一個老公大出人前⑤。
人生大標致,無矮也無高。
逐榀⑥都好,諾⑦嫌伊一講讀書腳手垂⑧。
逐日⑨卜持⑩老嬤⑾齊⑿,奴給氣目垂垂。
一只雞角仔,尾掀掀。
君讀書,奴葉扇。
葉扇啊葉扇,勸君厄緊⒀兆⒁變厄緊兆變⒂。
【注】①雞角仔:小公雞。②掀掀:音“硯硯”,甩來甩去。③葉:借用字,煽。④甚么:什么。⑤出人前:出眾。⑥逐榀(pìn陰去):每一樣,各方面。⑦諾:只。⑧垂:白讀hié陽平。⑨逐日:每天。⑩卜持:就要、必須。⑾老嬤:老婆。⑿齊:陪同。⒀厄緊:趕快。⒁兆:要。⒂變:白讀“并”。
這首歌謠以自述的口氣,敘述一個賢惠少婦在炎夏,因怕丈夫讀書辛苦流汗,就一直陪在他身旁,為他扇風取涼,規勸夫君勤奮讀書的故事。歌謠使用了四個排比句,從四個問答式的排比句中的“身穿紅菊衫”,“腳穿紅菊鞋”,卻又“頭插紅菊花”,還有“手搖紅菊扇”,可猜出這個少婦應為小家碧玉,并且酷愛紅菊花。
接著,歌謠敘述了她自己和丈夫的基本情況。這個少婦十八歲就嫁人(成人)了,而且自認為嫁的丈夫相當出眾(大出人前),相貌俊秀(大標致),身材適中(無矮也無高)。什么都滿意(逐榀都好),只是有一樣討人嫌,那就是一說讀書就垂頭喪氣腳酸手軟(腳手垂)。不但如此,而且整天還要老婆陪著不離左右,你說氣人不氣人?當然氣,氣得少婦眼皮都垂下來(目垂垂)。
歌謠從“一只雞角仔,尾掀掀”開始,到快結束的時候又再重復一遍,意在起興。意在重點突出少婦勸告夫君,連小公雞(雞角仔)都懂得伸長脖子,張開翅膀,擺動尾巴(尾掀掀)學打啼,難道你連一只小公雞都不如,就不懂得勤奮讀書嗎?也就是勸丈夫趕快轉變(厄緊兆變厄緊兆變)。“勸君厄緊兆變”是這首歌謠的落腳歸結點。至此,一個懂事理的少婦形象活生生地躍然眼前。
歌謠大量使用方言俗語,口語化強,營造了濃厚的莆仙方言氣氛,使這首歌謠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陳文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