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委網信辦主持人小婉:
各位網絡媒體的朋友,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莆田市委網信辦主持人小婉,“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社會和諧穩定,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不管是作為食品生產經營者,還是消費者,許多市民對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識、政策措施、舉報投訴等情況還不是很了解。為此,莆田市委網信辦特地以“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為主題舉行網上新聞發布會,這也是莆田市委網信辦舉行的第十四場網上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了莆田市食安辦的負責同志在這場網上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網絡媒體記者提問,歡迎大家關注。下面,請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簡要介紹一下全市食品安全的基本情況。有請。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各位網絡媒體的朋友,各位網友,大家好!感謝大家對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現在我簡要介紹一下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情況。
2016年,國務院食安辦將我市列入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試點城市,成為全省繼福州、廈門后第三個列入創建試點的城市。幾年來,我市食品安全形勢總體是穩定的、樂觀的,并保持向好的趨勢,沒有出現大的系統性風險,連續幾年全市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具體體現在三方面數據上:一是食品抽檢數量逐年增加。2019年全市共抽檢食品18106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91批次,合格率98.8%,抽檢數量達到6.2份/千人,均超過國家要求(98%和4份/千人)。二是案件查辦力度逐年加大。案件查辦數量從2015年的561個下降到2019年的458個,下降18%;罰沒款從2015年的188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691萬元,增長267%。違法案件逐步減少,執法力度持續加大。三是群眾滿意率逐年提升。2016年至今,群眾對食品安全總體滿意度從70.38%提升到75.42%,對我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的知曉率從54.42%提升到63.8%,對創建工作的支持率達98.6%。
▲莆田市委網信辦主持人小婉:
感謝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所作的簡要介紹!各位網絡媒體記者一定想了解食品安全方面更詳盡的情況,好,現在就進入網絡媒體記者提問環節。請各位網絡媒體記者直奔主題,直接提問;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直接回答。提問現在開始,有請。
▲莆田網記者:當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風險有哪些?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當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風險有:
一是源頭風險:環境污染導致食品中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超標的問題以及種養殖環節農獸藥殘留超標、違禁使用高毒劇毒農藥、過量使用抗生素等。二是過程風險:食品產業總體“小散亂”突出,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非法添加、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添加劑、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問題依然存在。
▲莆田廣播電視臺新媒體部記者:圍繞群眾關切的食品安全問題,監管部門有哪些監管措施?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我市食品監管部門圍繞群眾關切的食品安全問題,開展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一是推動行業共性隱患問題得到解決。建立風險隱患排查處置制度和轄區食品生產經營重點風險問題清單,采取明察暗訪、投訴舉報、檢驗檢測等各種手段主動排查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嚴重危害食品安全的各類行業共性隱患問題,確保行業共性隱患問題得到及時發現揭示,有效治理。二是加大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力度。進一步強化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進口單位的主體責任,明確并強化第三方平臺經營者和相關方以及廣告發布單位的法律責任。此外,還將加強對農村食品安全、食品小作坊小攤販、餐廚廢棄物等重點品種重點環節的監管。三是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在春秋開學季開展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實行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將校園食品安全作為學校安全的重要內容,落實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大力推進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明廚亮灶”和實時監控工作。
▲莆田晚報網記者:發現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要如何舉報?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市民若發現相關食品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可撥打“12315”熱線進行檢舉和揭發。
▲莆田僑鄉時報網記者:如果舉報屬實,能得到多少獎勵?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按照《莆田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依據舉報人舉報的具體情況和舉報獎勵級別,并參照涉案貨值數額的大小,給予舉報人一次性貨幣獎勵。具體獎勵標準如下:屬于一級舉報的,按該案貨值的4%及以下給予獎勵;屬于二級舉報的,按該案貨值的2%及以下給予獎勵;屬于三級舉報的,按該案貨值的1%及以下給予獎勵。每起案件的舉報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人民幣10萬元,最低不少于人民幣500元。生產經營單位內部人員舉報的,獎金按照上述標準計算后再加50%。舉報人有特別重大貢獻的,獎勵額度可以不受上述限制,但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人民幣30萬元。
▲莆田發布記者: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加工食品需要取得什么資質?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食品生產活動,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食品生產許可實行一企一證原則,即同一個食品生產者從事食品生產活動,應當取得一個食品生產許可證,即通常我們講得“SC”證。
▲網幫幫記者:如何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可登錄莆田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網上政務大廳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辦理可分為:核發、變更、延續、注銷。目前,我市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辦理可實現全程網辦,企業可根據辦理事項中的辦事指南進行網上申報。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記者:對食品生產企業,職能部門是如何監管的?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一是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督促轄區食品生產企業開展自查自糾,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并報告市場監管部門。二是開展關鍵環節檢查。重點對食品生產企業的原料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情況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三是開展隱患排查等專項整治行動。根據社會反映的情況,不定時開展各類隱患排查等專項整治行動,排查食品安全隱患。
▲東南網莆田站記者:什么叫食品加工小作坊?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是“三小”之一,是指有固定、獨立的生產加工場所,從業人員較少,規模較小,生產條件簡單,從事傳統、低風險食品生產加工(不包括食品現場制售)的生產者。對允許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實行目錄管理。
▲仙游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目前,哪些品種的小作坊可以辦證?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2012年以來,我市已先后批準發布了三批小作坊品種目錄,凡是品種目錄中的小作坊,能夠符合相關的生產標準和條件,都可以辦證。第一批品種目錄有米粉、豆腐、米糕三個產品,第二批品種目錄有手工線面、腐竹、泗粉三個產品,第三批品種目錄有白粿、宴皮(燕皮)、西天尾扁食、土筍凍四個產品。當前,我市正在征集、起草第四批品種目錄,擬將7個類別18個產品列入品種目錄,待市政府審批后發布,擬列入第四批的品種目錄分別為濕面條、餛飩皮、餃子皮、春卷皮、赤餅皮、魚丸、魚片、肉丸、桂圓(桂圓干)、荔枝干、枇杷膏、地瓜粉、木薯粉、粉絲、豆腐泡(油炸豆腐)、紅團、寸棗、肉餅。
▲荔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我們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外包裝上的哪些信息?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1)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2)成分或者配料表;(3)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4)保質期;(5)產品標準代號;(6)貯存條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8)生產許可證編號;(9)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應當標明的其他事項。
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其標簽還應當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
銷售散裝食品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明示食品名稱、產地、生產企業、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城廂區融媒體中心記者:什么是食品添加劑?食品中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劑嗎?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確保食品安全,不是要消滅食品添加劑,而是將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防止濫用、誤用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不等于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把一些非法添加劑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劑的頭上是不公平的。
▲涵江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日常我們在購買食品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一是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SC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二是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三是要注意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四是要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五是要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秀嶼區融媒體中心記者:眼下天氣漸漸炎熱,各種螺類深受消費者歡迎,但是為什么不能銷售和食用織紋螺呢?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等,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約為1厘米、寬度約為0.5厘米,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沿海。食用織紋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貝類毒素或河豚毒素,食用后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重癥者出現呼吸困難、神志不清,最后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
▲湄洲島融媒體中心記者:購買進口食品應該注意什么?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一是購買有合法來源的進口食品。進口食品,國家海關部門要審核相關企業的資質。還會對進口食品實施檢驗檢疫。因此,所有市場銷售的進口食品都應具有出入境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消費者可以向經營者索取進口食品的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明,經營者有義務提供證明。
二是購買有合格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消費者在選擇進口食品時應觀察是否具有中文標簽,查閱甄別標簽內容是否符合我國法律法規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食品,請不要購買或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三是要索取購貨票據。消費者在購買進口食品時,最好選擇正規商場,并索取購物票據。如發現所購買的食品出現質量問題,可以憑購物票據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湄洲灣北岸融媒體中心記者:網絡訂餐要注意什么事項?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首先,要選擇合法正規的供餐單位,優選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餐飲企業,品質上會比較有保障。其次,在訂餐前要了解供餐單位的名稱和經營地點,建議選購距離較近可以短時送達的訂餐單位,保證食品新鮮。第三,要查看平臺上的商家是否有相關資質(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切勿訂購“無證”單位加工制作的視頻或來歷不明的外賣食品。同時,建議訂購前看一下顧客的歷史評價,以便進一步了解其食品衛生以及信用情況。
▲莆田網記者:網絡訂餐遇到變味、過期、數量不足、實物與包裝不相符等現象,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訂餐時要有意識跟商家索要發票,當出現問題時,要保存好小票收據,并保留好網上訂餐截圖,盡量維持所購食品原狀,以作證據。如果問題比較小,可以先和商家協商,要求賠償,協商不成的話,可以選擇到外賣商家所在的平臺投訴;如果出現嚴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可以到市場監管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撥打消費者投訴電話“12315”。
▲莆田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記者:疫情當前,網絡訂餐商家如何保證食品配送安全?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第一,配送員要每天檢測體溫,有異常情況需暫停工作;第二,對保溫箱進行酒精消毒,完成消毒之后要貼上標簽;第三,實行無接觸配送,配送員送到指定地點后,聯系顧客自取,避免顧客與配送員直接接觸。
▲莆田發布記者:疫情期間,作為餐飲服務單位,對工作人員要做好哪些措施?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疫情防控慎終如始,對于餐飲工作人員的健康管理和個人衛生管理仍需繼續加強。要嚴格落實晨檢、體溫檢測、洗手消毒、規范穿著佩戴工作衣帽和口罩等個人防護制度,禁止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及有礙健康疾病的從業人員進入餐飲服務經營場所。
▲網幫幫記者:什么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適用于0月齡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和適用于1歲以上人群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我國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實行嚴格的注冊審批管理。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標簽和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作用,不得宣稱保健功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需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使用。
▲仙游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如何選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消費者應嚴格按照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意見選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購買時要看清楚產品標簽標示內容。
一看產品名稱。產品標簽上標示的產品名稱應為產品注冊批準的名稱,如×××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氨基酸配方食品(粉)等。
二看產品注冊信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必須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注冊。合法的產品標簽上會標注產品注冊號,格式為“國食注字TY+8位數字”。還可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的“服務”板塊中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詢”中查詢核實已獲批的注冊產品信息。沒有標注產品注冊號的或者查詢不到相關信息的,千萬不要購買。
三看適宜人群。合法正規產品標簽中應明確標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類別和適用人群。如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類別(適用人群)有: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乳糖不耐受嬰兒)、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過敏高風險嬰兒)、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食物蛋白過敏嬰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早產/低出生體重兒)、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氨基酸代謝障礙嬰兒)和母乳營養補充劑(早產/低出生體重兒)。
四看貯存條件和保質期。產品標簽上都會標注產品貯存條件,特別是提示開封后貯存條件。消費者要根據家庭所能具備的貯存條件購買相應產品。要購買保質期內產品,優先選擇生產日期距購買日期較近的產品。
▲荔城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如何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重要的事情要重復講,消費者不能自行決定購買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一定要在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購買產品后要重點閱讀掌握標簽上標示的食用方法和使用說明,了解如果配置和使用不當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警示說明。使用過程中如出現不適癥狀,或未達到預期效果,應及時向醫生或者臨床營養師咨詢。
▲福建日報莆田觀察記者:什么是固體飲料?如何區分固體飲料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固體飲料是用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供沖調或沖泡飲用的普通食品。其產品配方、生產工藝、標簽和說明書等不需要產品注冊審批,不能為特殊醫學狀況人群提供營養支持,不能標示適用人群,也不需要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如果用固體飲料替代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長期食用,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東南網莆田站記者:什么是無公害農產品?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產品標準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
▲湄洲灣北岸融媒體中心記者:什么是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指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強制性標準,在嚴格執行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礎上,對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自行開具并出具的質量安全合格承諾證。
▲湄洲島融媒體中心記者:什么是化肥零增長減量化行動和農藥零增長減量化行動?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化肥零增長減量化行動主要是測土配方和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通過土壤檢測,了解土壤養分狀況,根據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養分狀況,提供施肥配方,做到缺咱補咱,優化肥料結構,達到減量目標。農藥零增長減量化行動主要是采用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更新藥械等辦法,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達到減量抗害的目的。
▲秀嶼區融媒體中心記者: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水產養殖業主應當做好哪些方面工作?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一是積極參加每年市水技部門舉辦的水產養殖技術培訓,掌握科學養殖、育苗方法,精準規范減量用藥,實施精準投喂(餌),在水產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做好疫病防治。二是認真落實“三項記錄”,及時真實記錄養殖、用藥、銷售等情況。三是積極注冊水產品質量安全“一品一碼”可追溯平臺,錄入相關信息和賦碼銷售,為下一步嚴格落實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做好準備。四是主動接受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配合各級主管部門完成抽檢監測和執法檢查工作。五是嚴格遵守水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嚴禁使用違禁藥品和出售疫病水產品等。
▲涵江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農業生產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根據來源不同,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農業種養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農產品保鮮包裝貯運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農產品自身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產生的危害、農業生產中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潛在危害等四個方面。
一是農業種養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包括因投入品不合格使用或非法使用造成的農藥、獸藥、硝酸鹽、生長調節劑、添加劑等有毒有害殘留物,產地環境帶來的鉛、鎘、汞、砷等重金屬元素,石油烴、多環芳烴、氟化物等有機污染物,以及六六六、滴滴涕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二是農產品保鮮包裝貯運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包括貯存過程中不合理或非法使用的保鮮劑、催熟劑和包裝運輸材料中有害化學物等產生的污染。
三是農產品自身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產生的危害,如黃曲霉毒素、沙門氏菌、禽流感病毒等。
四是農業生產中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潛在危害。如外來物種侵入、非法轉基因品種等。
▲城廂區融媒體中心記者:生產過程中如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
生產過程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明確提出要嚴把三道關:
一要依照規定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的規定,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防止因違反規定使用農業投入品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要依照規定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如實記載使用農業投入品的有關情況、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以及農產品收獲、屠宰、捕撈的日期等情況。
三要對其生產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檢測。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自行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其生產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檢測,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不得銷售。
▲ 莆田市委網信辦主持人小婉:
今天,莆田市食安辦負責同志就網絡媒體記者關心的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并就食品標簽、配方食品、網絡訂餐、生產許可、監管措施等30個問題作了詳盡的回答,在此,特表示衷心感謝!這場網上新聞發布會回答30個問題,許多信息很有實用性,網友們可以在這場網上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的真正含義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識。對此,也感謝網絡媒體記者的積極參與和網友的關注!今天由莆田市委網信辦舉行的第十四場網上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