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和網絡主播一道現場直播推介農特產品
“三江茶唐代已有生產,滋味醇厚甘爽,‘打油茶’則是侗族同胞的飲茶傳統,也是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5月20日上午,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和網絡主播一道,在莆田市的三江農特文旅產品推介會上,向網友現場直播推介當地農特產品,4名廣西侗族姑娘到場獻歌助力。
去年6月,該站與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塘水村“結對子”,實施“精準扶貧”建設籃球場等基礎設施和菌包廠項目,推動特色農產品進食堂、進商超、進民警職工家庭。疫情防控期間,網絡直播帶貨潮逐漸興起,該站通過舉辦三江農特文旅產品推介會,“線上+現場”精準推介,提升農產品產銷全鏈條數字化水平,不僅減少了傳統農產品市場銷售的中間環節,也聯通了市場供需信息,為三江農特產品展銷搭建全新的對接橋梁。
決戰脫貧,時代使命。當日,該站通過電商平臺直播“接力”推薦包括大米、茶葉、茶油、臘肉等三江農特產品。同時,莆田市200多名群眾和30多家口岸共建單位、企業公司參加推介會,現場了解三江、走近三江,共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計策,為促進深山貧困群眾增收,提供一個實際有效的探索路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線上+現場’精準推介,是我站積極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的有益舉措。”該站劉用峰站長表示,站里也多次去三江的企業或種植基地調研、察看、幫扶。這些農特產品他非常熟悉,自己平時也常購買,以購代捐奉獻愛心。
據介紹,塘水村屬高寒偏遠山區,山地多石,海拔860米,為八江鎮海拔最高的村莊,種植業主要有茶葉、油茶、竹子等,人均水田面積僅180多平方米。全村616戶2346人,以侗族居民為主,有少量苗族居民。(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