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海事局秀嶼港海事處通過完善海事服務渠道、建立相關工作制度和流程,突出服務重點等措施,積極營造良好的海事營商環境,取得較好效果。
該處制定《秀嶼港海事處優化海事側營商環境實施細則》、《秀嶼港海事處關于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工作指南》,建立包含機構職能、權責清單、依法行政、服務承諾等方面的海事信息公開清單,并制定了該處權責清單、政務公開指南等內部管理制度,形成優化海事營商環境的長效機制。同時,推出“海事便捷服務”舉措,結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實施24小時預約、綠色通道、等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實現口岸審批和港口建設費繳納無紙化電子申報、“不見面”審批,縮短船舶在港時間,打造便捷高效的通關環境,創造了“莆田通關速度”。
為深入推進疫情防控和服務復產復工工作舉措,助力轄區港航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該處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第一季度轄區船舶進出港750艘次、貨物吞吐量約200萬噸、征收港口建設費670萬元,各項數據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時減免港口建設費約80萬元,實現第一季度港口貨物吞吐量開門紅。此外,突出工作重點,做好重點船舶、重點水域安全監管和海事服務工作,實現對臺小額貿易每周一航次,推進新建福廈高鐵湄洲灣特大橋等重點水工項目第一時間復工,中原港務集團單月完成10艘次載酸船舶共計9.8萬噸硫酸出口運輸,以及20艘次LNG船舶載運66萬噸液化天然氣平安無事故,復工復產勢頭強勁。(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楊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