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宋玨《荔枝圖》立軸紙本設色(網絡提供)
明萬歷二十九年辛丑(1601) 二十六歲
是年,江南民眾不堪稅賦紛紛反抗,徐州發生趙古元起義。
是年,史學家查繼佐(1601-1676)生。
陳洪綬四歲,過婦翁家,見新堊壁,登案畫關壯繆像,高八九尺。
是年,吳彬作《層巒重障圖》軸,現藏于南京博物館。
明萬歷三十年壬寅(1602) 二十七歲
是年,因邊餉缺,朝廷詔令各地嚴催賦稅。
史可法(1601-1645)生。
是年,萬歷(1602)冊使給事中夏子陽、行人王士貞出洋,媽祖一路保佑,“忽現神燈,異雀來集,東風助順”。
是年,烈風連五日,莆田冬禾大損。
三月,殷都卒于家,年七十一 。時唐時升從京師歸,至淮聞訃,哭于舟中,悲痛萬分。
夏,宋玨客建州,觀方求仲扇上畫荔枝,寄程孟陽。
【按】宋玨《壬寅夏日客建州觀方求仲扇上畫荔枝寄程孟陽》云:“去年數騎楓亭宿,渴飲饑餐嘆不足。今年有家苦不歸,畫餅望梅捫空腹”。
【按】清代汪灝編《御定佩文齋廣群芳譜》載《宋玨札記》云:“因憶壬寅夏日客建州僧舍,亦不得歸荔支,偶見新安程孟陽墨寫荔支,間以素馨數朵,一面書殷司馬坐上飲荔支酒歌。畫雖不類,而歌奇古有韻,堪為荔酒傳神,且能以素馨相掩映,此其人豈尋常也哉。予憐其意,口占一歌附方求仲,往今七年矣,不知此扇已達孟陽,及孟陽見歌以為何如也?”
明萬歷三十一年癸卯(1603) 二十八歲
冬,宋玨等族眾重修宋封大理評事宋諴公墓,宋玨手書《有宋封大理評事宋公墓》:“公諱諴,字仲誠,世居烏龍之龍坡,明萬歷癸卯冬,世孫玨族眾重修。”
是年,王士驥時任吏部員外,因涉皇室爭儲,被削籍。
丘集卒,年八十。
是年,鐘惺中鄉試。李流芳好友王志堅中舉。
花鳥畫高手周之冕(字服卿)的弟子武林顧炳纂《歷代名公畫譜》(也稱《顧氏畫譜》),畫譜選輯精致。
是年,福建莆田詩人陳昂卒于金陵,林古度與兄懋得其五言今體一帙。
明萬歷三十二年甲辰(1604) 二十九歲
是年,努爾哈赤略地葉赫。
以白蓮教眾為主體的福建甌寧吳建、吳昌起義。
十一月初九夜,地大震,自南而北,樹木皆搖有聲,棲鴉驚飛,城崩數處,城中大廈幾傾,鄉間屋傾無數,有傷人者。洋尾下柯地、港利田皆裂,中出黑沙,作硫磺臭,池水亦因地裂而涸。
初十夜,地又震。
【按】馬元調評鷺“嘉定四先生”曰:“叔達才子,孟陽詩人,長蘅名士,吾師學者 。
明萬歷三十三年乙巳(1605) 三十歲
明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6) 三十一歲
是年,宋玨負笈金陵入太學(南京國子監),遂寓居金陵。
八月初七日,福州大風,陽岐江五舟并覆,興泉漳應試儒生溺死千余人。
冬,李流芳入京會試,婁堅作詩相贈。
婁堅棄科舉。
【按】張燮《宋文學比玉》:“宋生起莆右,攬衣萬尋巔。含風揚妙曲,踵武繼昔賢。靈臺既已峻,文府亦屢牽。劍拭武都泥,切玉弄藍田。”(見張燮《霏云居集》所載五言古詩,約1606-1611年所作。)
明萬歷三十五年丁未(1607) 三十二歲
春,李流芳入京參加會試,與錢謙益一齊落榜而歸。過滕縣,飲酒賞花。
是年,六七月,浙江及京畿大水。
莆畫家曾鯨作《吳北海小像》。(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