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聞功
俗云,“不識風云事,休在山里行”,“出門不知風浪事,怎能打得大魚回”。說明四季節令對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莆仙民間蘊藏豐富的方言俗諺,這是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的智慧結晶。本文專就氣象方面選些常見俗諺,以饗讀者。
四時節氣
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凍腳手。
正月蝦蛄二月蠘,三月省(瘦)幾幾(意差)。
春分秋分,暝日平分,夏至冬至,日夜相比(相等)。
春霜三夜透,低田可種豆。
驚蟄播種不算遲,清明插秧正當時。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倒春寒)。
谷雨前后,栽瓜種豆。
芒種濩(雨),日曝路,芒種火燒街,西北(雷陣雨)十八個。
五日節(端午節)粽,破祅古伓肯放。
白露水,厄毒鬼(兆洪災);白露南(風),可出航。
只驚七月半水,無驚七月半鬼。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無雨是空秋,影響谷物一半收。
九月紅,大豆種落壟;九月烏,大豆種落埔。
冬至月當央,無雪又無霜(冬暖);冬至在月尾,寒凍正二月(春寒);冬至在月頭,寒凍年暝兜(冬寒)。
風雨云霧
春海(天)孩兒臉,一天十八變。春天“呆囝面”,一日變幾面。
燕子低飛,蛇過道,山戴帽,蟻搬家,雞遲宿,雨將到。
魚跳水,有雨水,蜻蜓低飛,雨水相隨。
雞曝腿,會大水,雞曝翼,會晴日。
蜜蜂出窩天放晴,雞不入籠陰雨臨。
飛蛾撲燈,大雨相連。
魚鱗天(卷積云),不雨也瘋(風)顛。
天上鯉魚斑,地上雨淋淋。
有雨山戴帽,無雨云攔腰。春壺山戴笠,夏筆架縛腰。
蜘蛛結網,久雨必晴。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鳥兒搭高窩,今年雨水多。
灶煙向下踩,不久有雨來;灶煙直向上,云雨也空想。
春夏東南風,不必問天公。
春季西風、云霧翻,夏季西風、日曬田,秋季西風、霜露生,冬季西風、天寒冷。
春天東風雙流水,夏天東風旱死鬼。
春南(風)夏北(風),無水磨墨(預旱)。
五月南風做大水,六月南風溪無水。
六月東風過午,七月西風過午,就有臺風狂呼。
六月風“無江”(無空閑),十二月風找空。
霧厄虧(散開),汗結堆,霧勿會虧,穿棕雖(蓑衣)。
霧里日頭,曝破石頭(暴熱)。
烏云入河溪(銀河),西北(雷陣雨)十八個。
交夏無風,四十天田缺不要關。
西北濩(雨),勿會過路(意只下局部地區)。
北風送夏至,早谷無大致(無風險)。
南風吹過西,早稻堆滿間(意豐收)。
雹下一條線(約3里長)。
日月星辰
日照罩(午飯時),雨就到;日照晚,雨就晴(息)。
日出胭脂紅,無雨便是風;日落胭脂紅,非雨即是風。
日頭暈過午,無水洗腳肚。
月戴笠,雨噼噼。
地濕出星,雨落不晴。
河溪(天河)向“厝琴”(邊、屋檐),米盎(甕、缸)凌啊凌(滿),河溪向厝角,米盎迷身扒(歉收,缸底朝天)。
虹霞雷電
虹高日頭低,大水滿過溪;虹低日頭高,溪里無水挑。
東虹日頭,西虹雨;高虹風,低虹雨;沒尾虹,做臺風。
朝霞雨,晚霞晴。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雷打秋,布袋“卻松丟”(倒立,意歉收)。
雷聲大,雨點細。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雷鳴未雨水,有雨盛無水。
雷打罩(午飯時),雨就到;雷打午(午飯后),無水洗腳肚。
雷響未驚蟄,雨落四十日。
五月十九響雷,番薯大過秤錘。
白露,雷去厝(意雷季過了)。
鳴峰“籃射治”(閃電),抱兒跑“黃鐵”(疾雨,跑來不及)。
天中“籃射治”,雙腳跑“黃鐵”;東閃無靈味,西閃北閃三日里。(林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