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經濟作為一種創新型的商業模式,正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發改委、平臺辦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為平臺企業送政策上門,一對一幫助平臺解決防疫物資、融資困難等問題,有力促進平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全市平臺企業于2月27日率先實現100%復工。今年1-2月份全市平臺實現交易額超40億元,稅收近1億元。
為加快推進平臺經濟發展,市政府專門出臺了平臺經濟十條措施。同時,疫情期間,我市也積極向省里爭取線上經濟相關方面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做大做強莆田平臺經濟總量。
我市建立“白名單”機制,開展重點平臺企業“白名單”認定,對列入白名單企業給予享受相關優惠扶持措施,目前已認定了29家。同時對新引進的重點平臺還可以實行“一企一議”。創新平臺服務模式,通過開發平臺經濟集群服務系統,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異地個體戶工商登記掌上辦理,平臺上的主體可以通過手機就能線上辦理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加大獎補減稅力度,設立市級平臺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扶持平臺項目發展,支持平臺企業對零星分散稅收實行委托代征,對符合條件的平臺交易所產生的江海堤防工程維護管理費執行免征。
破解資金困難瓶頸,為幫助白名單平臺企業緩解資金周轉困難,支持各縣區政府(管委會)通過籌措專項資金、貼息等方式支持白名單平臺通過融資解決涉稅資金周轉問題,對受疫情影響,確實有特殊困難的平臺,可以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我市還提出對列入白名單平臺企業不得采取簡單封殺,比如停供發票或關停網絡等方式,而應該幫助解決問題,引導其健康規范發展。當然,對涉及非法經營的,則堅決予以查處。 (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