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糾察廟一角
近日,仙游縣啟動第九批次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和評審工作,以助力推進莆田市創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工作。該縣政府辦已下發通知要求各鄉鎮(街道)要積極推薦一批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和優秀近現代建筑等單位申報,做好文物級別提升工作,提高全縣文物保護管理水平,為下一步的文物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千年古邑仙游縣從唐圣歷二年(699)設縣迄今已1300多年,文化積淀深厚,境內文物點多面廣,擁有非常豐富的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提高干群對文物、民間文化的保護意識,一直以來,該縣重視抓好文物普查及申報保護工作,將文物保護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鄉建設規劃,堅持在保護文物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建設,促使古建筑、古墓葬、古遺址等縣級以上古文物保護點基本做到有保護范圍、有標志說明、有記錄檔案、有專門機構和專人負責管理,還對文物走私、偷盜等非法行為大力打擊,加強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力度,多方籌措資金對仙游文廟、無塵塔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
“全縣現存的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和優秀近現代建筑,蘊含著豐富的仙游人文底蘊,既是體現我縣歷史文化發展的生動載體,也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資源。”據該縣文管辦主任連慶光介紹,“縣里在實施追趕戰略中,充分發揮地理、生態特色優勢和文化資源,推動全域旅游與文化、生態等產業融合,打造出獨具仙游特色的鄉村生態游、紅色游、休閑養生游等文化建設品牌!”目前,全縣共有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涉臺文物單位在內的古建筑、古墓葬、古遺址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近200處,其中國家級4處,省級19處,縣級171處,還有莆仙戲、楓亭元宵游燈習俗和“仙作”技藝3個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遺名錄,石蒼鄉濟川村更被評為全市唯一一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另有一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是蓋尾鎮前連村。
據悉,根據“價值優先、突出重點、確保質量”的原則,此次該縣將精心遴選出縣域內具有較高價值的歷史建筑、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和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革命舊址、烈士故居、烈士墓和紀念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價值突出的革命文物,及已公布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的重要文物點以及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等,盡可能把該縣獨具特色或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遴選和推出,為全縣下一步加大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力度奠定基礎。
據了解,在新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推薦申報的評審程序上,各鄉鎮(街道)在組織專業人員認真篩選的基礎上,將《仙游縣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申報表》、文字資料、圖紙、照片、拓片(摹本)等申報材料于8月1日前報縣文旅局,然后縣文旅局組織專家實地勘察核實、評審論證,并提出推薦初步入選名單,最后經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通過后,依照程序報縣人民政府研究最終確定并正式公布。(陳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