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國慶“千百十”城建獻禮項目系列報道之五
圓夢安居 溫暖百姓
——170多戶困難家庭國慶喬遷廉租住房
陳靜,荔城區鎮海街道長壽社區居委會殘疾青年,今年春節前,她和母親許淑蘭同其他19戶低保家庭一起喬遷政府為他們蓋的廉租住房。日前,筆者來到莆田城區荔園小區C區15幢陳靜新居采訪。只見屋內窗明幾凈,裝飾一新;屋外綠草茵茵,流水潺潺。“住在這里心情很舒暢”許淑蘭熱淚盈眶,無比激動地說“感謝黨,感謝人民政府,為我們孤兒寡母送溫暖,謀福祉!”
陳靜母女倆并不是我市第一批住進廉租住房的困難家庭。我市自2006年7月起就啟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2008年新春伊始,經過改造和裝修的荔城區倉后路市建委職工宿舍樓迎來了莆田市第一批15戶城市低收入困難家庭。近年來,為確保住房保障這一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到實處,我市加快推進廉租住房建設,抓緊落實廉租住房各項保障政策。據統計,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正在實施住房保障的對象有1246戶,其中實物配租148戶,貨幣補貼586戶,租金核減512戶,含退保家庭在內,累計實現住房保障1589戶,逐步解決低收入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
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將廉租住房建設作為“保民生、保增長、保穩定”的一項工程的指示精神,市建設局和各縣(區、管委會)建設部門不斷加大廉租住房建設力度。今年,我市通過經濟適用住房小區配建廉租住房、回購安置區的剩余安置房改造為廉租住房等多渠道籌集房源,計劃投資2.1億元,建設廉租住房2880套,建筑面積144.4萬平方米,已經取得中央補助2880萬元,地方政府債券6020萬元。作為市委、市政府國慶“千百十”城建竣工獻禮工程,我市第一批178套廉租住房(其中市直16套、涵江區70套、秀嶼區20套、仙游縣72套)已基本完工。國慶前夕,一批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將喬遷新居。其它的廉租住房有的正在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有的正在抓緊施工hellip;hellip;國慶節過后,一批批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將陸續搬入居住。
加快廉租住房建設,關鍵在于措施的落實。市建設局每季度都組織各縣(區、管委會)建設部門和部分項目業主召開住房保障分析會。局領導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難點、熱點問題認真分析,查找原因,對癥下藥。各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密切合作,建立了保障性住房月通報、項目跟蹤督查和統計等一系列制度。市(縣、區)建設部門指定專人負責跟蹤項目建設進度,定期向省房改辦、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項目進展情況。市建設局每月還組織有關人員實地督查,及時為項目業主排憂解難,確保廉租住房保質保量按時交付使用。
市建設局有關領導還告訴筆者,下一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將圍繞提高保障水平、擴大保障范圍、租售并舉,實現有機銜接等三方面做好工作,爭取用3年時間解決8000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逐步實現我市低收入住房困難戶應保盡保,為促進港口城市建設,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朱玉清 陳忠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