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中)與周穎南夫婦
巴金與周穎南合影
中國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冰心老人1995年9月曾應(yīng)我的約請賜題墨寶“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此聯(lián)一直激勵著我砥礪前行,終生受益!
今天,也是影響我為人為學(xué)“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我最尊敬的校友、忘年交周穎南先生逝世六周年的日子。
昨夜翻開舊相冊,睹物思人,徹夜難眠,周穎南先生的風(fēng)采令我永別難忘。
周穎南先生才品高古,他橫跨中、新兩國的文學(xué)藝術(shù)與中華美食,宇內(nèi)仰止者,傾慕其“一手文學(xué),一手算盤”游刃有余于商海文淵。連北京大學(xué)副校長季羨林老教授也曾感嘆:
“我生平還沒有遇到一個既是企業(yè)家又是文學(xué)家的人,有之自周穎南先生始。在我眼中,周穎南先生是一個奇人,可以入‘奇人傳’的。”
我有幸神交先生于仙游師范(校友),結(jié)識于北京飯店,當(dāng)時先生出席1990 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
之后,我們在北京飯店重逢時,一起慶賀我策劃的“周秀廷畫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辦取得圓滿成功。我與周穎南先生交談甚歡,印象深刻。
1990年初春,周穎南先生即在百忙中自星島頻繁給我信函,指導(dǎo)“周秀廷畫展”事宜,并告知已邀請了程思遠、艾青、廖靜文等首都各界名人共同出席“周秀廷畫展”開幕式。“周秀廷畫展”在北京亞運會期間成功舉辦,初戰(zhàn)告捷。周穎南等先生帶給我的所見所聞,讓我信心倍增,勇敢邁出人生關(guān)鍵的第一步,也激勵著我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來,不遺余力地為福建興化鄉(xiāng)賢搜集、整理、出版閩中畫派畫集的信念和追求。
2011年仲夏,我赴星島求教,周穎南先生在病中接見、指導(dǎo),《閩中畫派》人物畫在2012年首次出版,要特別感恩他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周穎南先生生前系新加坡作家協(xié)會名譽理事長,與冰心、巴金等中國文壇前輩關(guān)系十分密切。
冰心老人曾作《一飯難忘》,以懷念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曾親自用心招待她,令她一飯難忘。
其實,周穎南先生在印尼雅加達萬隆會議期間以記者身份曾采訪過周恩來總理,并撰文在南洋報刊發(fā)表。值此,我亦有《一飯難忘》小文懷念周穎南先生。
記得2011年的一個仲夏日,我在新加坡伊麗莎白醫(yī)院拜見周穎南先生,他在病中堅持和我一起欣賞校友《胡進曦畫集》和《閩中畫派》初稿。
第二天中午,我在馬來西亞雙塔參觀時,突然接到周穎南先生長女周家萍打來的國際長途電話。家萍姐說,周穎南先生今天上午一直用手指輕輕不停在敲桌板,因周穎南先生生病住院講不出聲音,家人不停猜測他需要什么東西,可是他一直搖頭。
家人都很著急,幸好家萍姐見到桌面上擺放的畫冊,問是否要找俞宗建先生?周穎南先生欣慰地點點頭。家人們也都高興了起來,但不知道找我有什么急事,就拿著筆和紙,讓周穎南先生書寫,只見他寫道:
“由何玉鳳(周穎南夫人)代表我邀請俞先生返回新加坡時,一定要招待俞先生在我們家經(jīng)營的同樂餐飲集團酒店吃一頓飯。”
我當(dāng)天即與在新加坡的好友林春新先生聯(lián)系,請他第二天幫忙引路赴約,此時,我才真正領(lǐng)會冰心先生所作《一飯難忘》的意義:
一個人越成功,他的腰彎得越低,此乃稻穗哲學(xué),周穎南先生之為人為學(xué),不正是這樣的嗎?
中國《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黃發(fā)興先生曾撰聯(lián)贊揚周穎南先生:
引高人為友,尊能者為師,極盡謙恭,身處文壇稱大將;
施貧士以金,贈寒門以火,十分良善,聲播環(huán)宇做圣賢。
俗話說: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中國現(xiàn)代杰出畫家劉海粟曾應(yīng)周穎南先生之邀為其百年母校仙游師范學(xué)校題詞“百年樹人”。
作為周穎南先生福建省仙游師范學(xué)校的校友(簡稱仙師人),我們仙師人永遠懷念您!
周穎南先生神游千古!
周穎南先生流芳百世!
2020.2.27
(俞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