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縣大濟鎮坑北村馬峰生產組正有序復工、大興農田水利工程,目前工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施工現場,機械車輛揮動著長臂,運載車輛忙碌穿梭,工人們揮汗如雨,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一年之計在于春,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為了做好今年糧食豐收,仙游縣大濟鎮認真貫徹精準防控的需求,統籌“兩手抓”,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抓緊修好水利促進春播工作持續進行。
為提升農村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大濟鎮黨委政府及村干部的密切關注春耕生產工作,對馬峰生產組的農田水利建設改造給予大力的支持,抓緊修好水利促進農田增效、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致富。
據了解,大濟鎮坑北村馬峰生產組有村民163戶,總人口652多人,耕地面積24多公頃,農旱地較多形成耕地貧瘠,旱時缺水沒水灌溉,多年來部分農田造成減產減收以致絕收,農業效益不佳農民收入不高,是靠天吃飯的“望天田”,俗語說田瘦栽松拍(馬尾松),許多田園拋荒無法耕作,為了養家湖口部分農旱地只能栽馬尾松、杉木林或其他林產。在解放初期,在政府的關懷下興建了馬峰生產組第一條引水渠,促進了該生產組幾百畝農旱地得到了水利灌溉,那時農旱地成了有水的良田,得到了旱澇保收農民受益大量增加經濟大幅增長。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馬峰引水灌溉渠道年久失修出現堵塞沖毀,水庫被石渣填滿成為廢庫,生產組多次投工投勞組織村民修復只是杯水車薪得不償失,并且再次用水管鋪設以濟燃眉之急可是收效較微。
在大濟鎮黨委、政府與坑北村“兩委”干部經過精心謀劃,耐心引導,細心操作。在工程建設中該村支部勇于擔當,發揮了黨員戰斗堡壘作用,積極組織群眾共同修好這條“生命”之渠。
在村民們積極的努力下,該工程計劃投資12萬多元(部分資金還未到位),修建渠道全長650多米,寬60公分,高50公分。工程計劃于3月中旬全面峻工。 (陳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