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鐘馗殺瘟神》 王清梅/雕刻
黃葉精心制作的抗疫主題書畫
連日來,仙游縣文化館組織非遺傳承人運用書畫、竹根雕、漫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創作“抗疫”主題作品,或捐款捐物,表達對武漢、對湖北的關切,為打贏疫情防抗阻擊戰鼓舞民眾眾志成城,共渡難關,同時表達對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廣大醫護人員的崇高敬意。
據悉,仙游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全縣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5名及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幾十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接近70%。
“疫區內外,共同戰疫”。在縣文化館號召下,該縣廣大非遺傳承人以文化使命共擔抗擊疫情重任,發揮各門類的特點,利用各自非遺項目宣傳優勢,積極創作抗疫宣傳主題非遺作品。福建省文史館館員、仙游縣李耕國畫研究所原副所長、仙游壁畫藝術顧問黃葉,結合抗擊疫情的主題進行構思,精心繪制鐘魁畫像“揮利劍,斬瘟神,揚正氣、佑斯民”,并賦七律一首“誰與浮生數日閑?宅家能使闔家安。禮疏權作移風俗,情急共來戰困難。決勝更須憑硬核,深思何止在新冠。敲詩許不追風雅,只為心存一寸丹!”他告訴筆者說,“總是有一大批英勇的中國人在保護著民眾,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以八十多歲高齡奔赴疫區前線的鐘南山院士就是2020年最可愛的人,是活著的‘鐘馗’!”,于是他用自己手中的毛筆精心構思描繪出心目中的英雄“巍巍鐘南山,聳立天地間”,謳歌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鐘南山院士帶領醫護人員共同抗擊疫情的事跡。
仙游傳統竹根雕制作技藝傳承人王清梅、王益賓父子,也積極響應號召,聯袂創作的兩件作品《斬疫神》《鐘馗駕到》,以抗擊疫情為主題,表達對當代鐘馗——抗疫老英雄鐘南山院士的無比崇敬,為抗擊疫情、營造氛圍助力。此外,天然植物染色技藝傳承人謝海心,以老家書峰鄉特產枇杷作為形象,繪制一組形象生動、淺顯易懂的“小杷人”漫畫,充盈著滿滿正能量,為武漢“戰疫”助威,為防控疫情做抗疫宣傳。據該縣文化館工作人員李冰雁介紹,謝海心的“小杷人”漫畫經縣融媒體推廣上線,迅速爆表朋友圈,走進千家萬戶,極大提升了群眾的科學防抗意識,注入“口罩一戴 福氣常在”“少聚一餐 幸福平安”“經常消費 壞運消除”“不吃野味 好運翻倍”這些通俗易懂的宣傳口語,伴隨著張張可愛逗人的“小杷人”水果動漫形象被群眾口口相傳,如今這套“寶貝別怕”主題的“小杷人”耳熟能詳。
眾志成城,同心戰“疫”。在了解到各地抗擊疫情醫療物資短缺之后,該縣一些非遺傳承人通過慷慨捐款、捐物等方式助力抗擊疫情,積極貢獻力量。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黃福華以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名義在疫情發生后,一直密切關注,積極響應并快速行動,分別向市紅十字會、縣工商聯各捐助10萬元人民幣助力武漢抗擊疫情;傳統天然香制作技藝傳承人陳劍鋒捐香結緣,共送出2100桶降真香線香,并組織發動福建省天然香文化協會常務理事會捐款,共募集資金13020元采購口罩,捐獻給榜頭鎮政府與縣公安局的一線抗戰人員,此外,非遺傳承人莊明芳捐資50000元、王良達捐贈1000個醫用口罩及捐資10000元、林洪英捐資5000元、吳玉伯捐資2000元、陳金林捐資2000元等等,他們積極捐資捐贈用以支援疫情防控,凝聚力量,堅定必勝信心。(陳國孟)